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江南苏州、无锡一带,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方传统,自南宋以来就是经济、文化的重镇,渐居全国先进地位。 进入明代以后,江南文教高度繁荣,以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为中心的苏州地区,文人才子层出不穷,由此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一时传为佳话,经久不衰。 在文化事业和市场活动高度昌盛的背景下,苏州地区的经济空前繁荣,当地人们从物质享受转而进入精神追求,品赏字画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书画艺术家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职业画家已经出现。 苏州自春秋时期就是吴国所辖之地,“吴”地便成了苏州的代称,明朝宣德年间吴地画家沈周横空出世,上承传统,下启新风,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有名的“吴门画派”,家喻户晓的“江南四大才子”其中有三,即祝枝山、文徵明和唐伯虎,都出自其门下。 ”芳华别我漫匆匆,已信难留留亦空。 万物死生宁离土,一场恩怨本同风。 株连晓树成愁绿,波及烟江有幸红。 漠漠香魂无点断,数声啼鸟夕阳中。” ——沈周 沈周自画像(绘于公元1506年)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又自号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吴门画派”创始人,“明四家”之一,江苏长洲人(今苏州)。终身未仕,专事诗文、书画,明代著名画家。 沈周《庐山高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周《苍松片石图》 沈周《山水》 承家世传统以继学 沈周出身于士大夫诗画及收藏世家,曾祖是“元四家”王蒙的好友,父亲则师从当地著名山水画家王绂、杜琼,在家庭和亲友前辈的教育熏陶下,沈周自幼便培养了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 沈周《丹枫秋光图》 沈周《高岭嵯峨曲涧幽》 沈周在绘画上造诣精深,以山水、花鸟成就最为突出,兼工人物,在画法上主要取法“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等,并由此上溯五代董源、巨然及北宋诸家,画风沉酣厚远,意趣淳实。后又参以“南宋四家”笔意,刚柔并济,沉实劲健,晚岁形成粗笔水墨的风格,自成一家。 沈周《山色秋光图》 沈周《渔家乐》 身为职业画家的沈周一生不仕,早期寄情山水之间,浪迹形骸之外,先后游历了吴中太湖流域附近各地。一览江南美景尽收眼底,加之良好的学识素养,沈周笔下的山水、花鸟散发着鲜活的气息,给人以强烈的生活面貌。 沈周《松石图》 沈周《秋叶吟行图》 画风蜕变,历久弥精 沈周的作品,早年多为盈尺小景,尺幅虽不大,但画面浑朴清素之气甚为充实。不时可见细笔青绿山水,多为对吴中当地大自然真切而生动的内心感受的客观体现,显示了沈周开阔的胸襟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 沈周《山水册页》 沈周《卧游图册》 约四十余岁之后,沈周开始将创作形式拓展为巨制大幅,长林巨壑,一气呵成,画风严谨秀丽, 用笔沉着稳练,内藏筋骨,在同时代画家中己崭露头角。 沈周《铜官清远图》 沈周《蜀道难图》 晚岁之后,沈周画风趋向阔大雄浑,用笔洒脱,益见简练,其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飞泉幽人图》 沈周《古木高人图》 意境通幽,传势深远 江南一带的佳景胜迹在沈周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创作包含有卷、轴、册页等形式,表现手法均真实质朴而富含细腻的情感。 博采众长,善于融会贯通的沈周,巧妙地将北宋山水画雄润壮丽的特点和南宋山水画苍茫浑厚的特点揉合于一体,所作画景气势恢弘,风度不凡。 沈周《山水》 观沈周之画,时常给人以意境通幽、传势深远之感,时人有言,沈周“作画必题一诗”。沈周以诗文与书画相结合,使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地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将文人的思致和情怀把握和规范了绘画的审美,使诗、画互融为一体,借画抒情,自遣情趣,其山水画更显艺术含蓄的效果。 沈周《仿巨然笔意图》 遗貌取神写花鸟 于山水之外,沈周的花鸟画亦是一绝。 受宫廷花鸟画派的影响,当时的花鸟画领域多为奇花怪石、珍禽异鸟等作为描绘对象,而沈周则另辟路径,将创作焦点大多集中在庭园、大自然中常见的动植物之上。沈周贴近生活,善于观察自然景象,花木植物及翎毛走兽等莫不取之入画,扩大了文人花鸟画的题材。 沈周《朱草秋深图》 沈周《花鸟》 沈周的花鸟画总结了五代徐熙及两宋以来用水墨表现花鸟的经验,以点线相结合,配以浅绛或花青,给人以素雅清逸之感。 在花鸟的造型上,沈周不拘泥于形似,强调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注重在形的基础上传神。通过主观抒情,不为形所囿的表达方式,沈周通常会运用浪漫的表现手法,突出花鸟的性格,使画面保持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传神写照。 沈周《荷花野鸭图》 沈周《苍树老鹰》 以书入画,相辅相成 沈周于书法也用功颇深,从目前现存的沈周书迹来看,其四十余岁前的书法面貌尚有明初沈度的台阁体风格,隽雅匀整但失于活泼。 沈周《声光帖》 沈周《致唐寅书札》 四十岁之后开始转而专攻北宋黄庭坚,以黄庭坚大开大合、遒劲奇倔的书风配合自身粗枝大叶、天真烂漫的画风,以书入画,更显其豁达性情。 需要注意的是,与黄庭坚以篆法入行草不同,沈周以提按顿挫之法仿黄庭坚,狂怪怒张之力过之,但古韵之气去之较远。 沈周《书法》 沈周《化须疏卷》(局部) 沈周的作品在当时就备受世人推崇,时人竟相争求,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时就有不少伪造沈周画作的造假者,祝枝山就形象地记录下了这一有趣事件,“片楮朝出,午己见副本,有不日到处有之,凡十余本者”,早上刚画完的画,到中午就已经有仿品出现了,到了晚上基本上市面上已经充斥不下十余件山寨货了。但从侧面反映了沈周画作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也是大众 对沈周作品的一种 认可。 近年来,沈周画作在书画拍卖市场的价格也持续走高,中国嘉德拍卖2017年秋拍上,沈周的一幅山水画《送吴文定行图并题卷》以9500万元起拍,1.29亿元落槌,最终含佣金以1.4835亿元成交,创下目前沈周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事实证明,沈周的画即使迄今己有五百年,但其艺术价值依然深受肯定。 沈周《送吴文定行图并题卷》 作为“吴门画派”的魁首,沈周立图从明初推崇仿古的传统气息中跳跃出来,在画作中阐明自己的主题意旨,在师宋、元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并在因袭守旧的大环境背景下做到开时代新风,推动明代文人水墨山水的发展,已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属于他的一席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