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乐学楼 2019-09-13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办于1949年,是中国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学术最高、美术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2019年将举办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面展示、检阅近五年来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成就,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而作为一名下乡知青、退伍军人对艺术充满热爱,对祖国充满崇敬之情,本次张晓东创作的作品不仅入选1套(10幅)连环画,还入选了1幅油画,1幅水粉,共计12幅作品入选。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初升的太阳》油画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初升的太阳》油画 局部

对话张晓东:

JX:请问您今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这12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张晓东:油画《初升的太阳》可以说是一幅派生品。去年,《建党百年美术工程选题》公布,我正想画一幅与“土改”相关的绘画。在这期间,我查阅了大量的文字与影像资料。在翻阅的同时我越发的感觉到,这其中的素材完全可以呈现出一幅非常地道的油画味十足的作品的元素。其内容十分感人。于是便忙里偷闲的随手小稿。我尽力在构图上把握古典油画的通用法则;包括黑白灰面积的设计、明度节奏的转换、画面色调的控制等。人物安排与设计上赋予了一定的文学性,使画面具有可读性。形象与造型上真诚地塑造,并以我所应手的油画技术由衷地表现,在春节前后的一两个月里一气完成。

连环画《待到格桑花开时_平息西藏叛乱始末》,可以说是一套尽兴之作。2017年手头儿正在为民族美术双年展创作油画《格桑花开-十八军进藏》作品完成了。可惜,兴犹未尽画的不过瘾。正好《第六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征稿(当然,平息西藏叛乱的故事,我也是蓄谋已久了)就把这个故事用木板油画的形式画成了连环画。虽然是要尽油画之兴,但在作品的形式与风格上还是用心体现了连环画特有的样式,叙述性与文本感等。

水粉画《沂蒙》确为有感而作。偶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一部影片《沂蒙六姐妹》。其中表现沂蒙山一村几代妇女,在民族大义面前顽强,坚韧,隐忍。倾其全力支援抗战。几度感动,故事可歌可泣,当然也成画。正好这年夏天去意大利访学。看到很多壁画。大师们创作那种永恒感,史诗般歌颂性,十分震撼。由此画面的样貌,形式便朦胧于胸中。回到画室呈现于纸上时觉得影视中演员的形形象明显缺少历史感与厚重感。便是沉下心来查找资料。去寻找真实,可信,厚重的沂蒙。以表现我心中的沂蒙。除了在画面的构成上形象的塑造组合上强调壁画般建筑式的纪念碑性与永恒感,还在色调儿的设计上采用了土橙红色,使其更赋有歌颂性。以作品的完成表达我对“沂蒙”的敬意。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沂蒙》水粉

JX:那请问您是如何走上绘画这样一条道路呢?

张晓东: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绘画儿。即便是最早远的记忆里,都有与绘画有关的事儿。几年前,有一次与我的朋友于小冬闲聊说起,我都这个岁数了,还乐此不疲地学习着绘画儿,当着学生,到底是喜欢绘画什么?想来想去就是喜欢“学习绘画的过程”。十足一个胸无大志。记得很小的时候儿(大概小学一、二年级吧)就看到一本儿《给初学美术者的信》。便开始按照书中的内容给自己“安排绘画教学”,安排绘画任务,由于找不到石膏几何体,多年以后一直耿耿于怀,直到今天,我的两个工作室都摆放着石膏几何体。这可能已经成了我的心结。然而,今天摆放石膏几何体的意义并不仅在于怀念童年。

几年后,我又看到了一本儿前苏联的《高等美术教材》,挺厚的一本书,记得是1970年的那个寒假,我将其全文抄写。之后很长的一段里一直沉浸在书中所描写的课堂教学中。画起素描来就无尽无休地分块分面……,那时已经能找到工农兵形象的石膏了,我就按着书中所教学要点把它当作西方石膏名作来画。后来在学工劳动时,书包里装着那本《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作为劳动后,给自己最丰厚的犒劳。之后就是下乡参军。无论是在知青农场,还是在部队的宣传画创作中,我的画可能都带有浓厚的前苏联绘画的教学要求的痕迹。因为他们老说我的画太灰了。

从部队回到展览馆后,我真正感到了如鱼得水,因为展览馆有非常好的专业环境,非常好的资料室,能看到当时社会看不到的国外原版的美术期刊资料,画册。当然也是在这个期间,我开始喜欢上了历史绘画,开始着重研究历史绘画的表现样式,历史绘画的语言味道历史感等等……

由于工作的关系,一晃近20年没有画上画儿,重新拿起画笔时,已是天命之年了。之后我来到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孔喜先生的古典油画技法与材料高研班研修。之后一直在刘孔喜先生的写实油画工作室研修学习。一晃就是八年了。在这里重新去找画感,找手感。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找到了如何认识绘画的品质。如何通过完备的技术来完成高品质的绘画。

JX:您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及现状的看法?

张晓东:这个问题完全是个人化的。即便说,也是个人的一管之见。纯是个人的好恶和个人的审美取向。就我个人而言,我始终认为。“绘画性”是绘画的核心价值所在。以完备而精彩的技术所呈现的极具绘画意味的作品(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低端的形而下的一种表现。但我个人还是看重技术)。完备的技术是保证作品品质的前提。高门槛才有高品质。追求高品质,必须跨过高门坎。单就造型这第一道门槛而言。在造型上追求的深入、深刻。与面面俱到,细致入微的拷贝自然形,这在艺术品质上就是南辕北辙的两回事儿,也是造型的第一道门槛儿的难宜之分,高下之见。我是个北方人。生长于寒带。所以我怕“热”怕“闹”怕“燥”。我始终认为绘画就是偏安一偶在那儿默默干的一件事儿,而不是热热闹闹的“闹事情”。

说到我喜欢的历史题材,不同的历史题材应呈现不同的“历史感”,也有不同的“画感”。我很受不了那种现在很流行的大型历史题材的“套画”,找几个模特儿,穿上服装。拍照后拿电脑组合一下儿,然后就拷贝到布上,这画出来也就是一张“拷贝的剧照”。严重的伤害了绘画创作的“核心”。也自然得不到有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高品质作品。通过精彩的绘画技术、高修养的画面组织与控制能力。已呈现出具有特定历史感的独特绘画风格并多少得有些文学性和哲学思考的作品。这虽是我的所求,但也是才疏学浅。无秉无赋。尽管一片赤诚,也是强弩之末。知不可为而尽力为之吧。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一>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二>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三>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四>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五>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六>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七>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八>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九>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 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连环画<十>

艺术家简介:

对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2幅作品入选作者 | 张晓东

张晓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8年生于沈阳

1976年下乡知青。

1978年参军入伍从事美术宣传工作。

1983年辽宁展览馆工作。1983年沈阳市教育学院美术系(现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2010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孔喜教授油画古典技法与材料高研班。

作品《刀》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祸不单行》入编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专辑短篇集锦第一集》。

作品《日本侵华战争序曲与“九·一八”事变始末》参加第三届全国架上连环画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并发表于《美术》杂志2016.02月号。

作品《晚清民国众生绘·优怜》《晚清民国众生绘·烟毒》参加全国首届插图作品展。

作品《长征——理想与信念的诗篇》参加第四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并发表于《美术》杂志2017.07月号。

作品《建党——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获“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大赛一等奖。

作品《西方基督教文明的输入——南怀仁主理钦天监》中标国家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

作品《格桑花开——十八军进藏》参加第三届全国民族美术双年展。

作品《京师大学堂》参加第四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

作品《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参加第六届架上连环画展。

作品《初升的太阳》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品《待到格桑花开时——平息西藏叛乱始末》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沂蒙》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