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8月底开始,华西地区遭遇绵绵不断的秋雨袭击!目前,秋雨仍在持续。 ▲华西秋雨的范围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左右,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黄淮西部等地区将有持续性阴雨天气,其中四川盆地北部到陕西中南部降雨时间长、累积雨量较大,局地可能达到150毫米至250毫米,具有一定极端性。 今年华西秋雨来得早,势头也不弱。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实况监测数据和华西秋雨监测标准,华西地区于8月27日进入秋雨季,较常年(9月9日)偏早13天。 什么是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主要在9~10月)多雨的特殊气候现象,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关中和陕南、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带,尤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贵州西部和北部最为常见。 8月27日至31日,华西大部地区降水量普遍在10毫米至100毫米,其中重庆东部、贵州东北部局地达50毫米至100毫米。从9月6日左右开始,陕西、四川盆地、甘肃等华西地区降雨持续不断。 什么原因造就华西秋雨? 持续时间长,是华西秋雨最显著的特点。一般,由于秋季暖湿气流不及盛夏,因而降雨强度不及夏季,大多数是阴雨连绵的情况。平均来讲,华西秋雨降雨量一般多于春季,仅次于夏季。 进入秋季,副热带高压南退,西北太平洋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西地区,使得这里具备了比较充沛的水汽条件。与此同时,冷空气势力逐步加强,能够到达南方,冷暖空气在我国西部地区频频交汇,便形成了连绵不断的秋雨。这就是华西秋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华西秋雨天气的形成是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每年进入9月以后,华西地区在5500米上空处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之间的低气压区内。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或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西地区,使这一带具备比较丰沛的水汽条件;同时,随着冷空气不断从高原北侧东移或从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倒灌,冷暖空气在我国西部地区频频交汇,于是便形成了华西秋雨。 每年的华西秋雨性格也不同,偶尔会“暴力”一下,出现极端情况,比如1983年10月,汉江流域出现区域性暴雨;2017年华西秋雨降水量为1984年以来最多,多地遭受暴雨洪涝及地质灾害,经济损失惨重。 目前来看,今年华西秋雨强度总体接近常年,暂未出现极端情况。 不过专家提示,四川盆地、甘肃、陕西等地较强降雨天气持续,这会造成部分地区土壤含水量较大,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险情,山区景区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巡查与排险工作不可掉以轻心。 华西秋雨为何还频频夜里来袭?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灵感突现,写下了《夜雨寄北》的诗词。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除彰显了可观的降雨量,还揭示了华西秋雨的另一个天机——带来的夜雨多。 《大气科学辞典》曾有记载,重庆、成都、达州、乐山、泸州一带夜雨量占总雨量的72%。这是因为巴山一带正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西部边缘,强大的西南暖湿气流常与西风带槽引导的冷空气交锋,加之云贵高原对南下的冷空气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尤多准静止锋,在准静止锋滞留期间,锋面降水出现在夜间和清晨的次数占相当大的比重,夜雨率也就相应增加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四川盆地周围被群山环绕,盆地内接受太阳照射时间较短,加之分布有长江及其支流、堰塞湖等水面,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受到一定的限制,到了夜晚,周围山上辐射冷却加快,冷空气重而在盆地下沉,盆地内暖空气轻而上升,加之夜间在云层的上部,由于云体本身的辐射散热作用,使云层上部温度偏低。这样,在云层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便形成了温差,大气层结构趋向不稳定,偏暖湿的空气上升极易形成不稳定降雨,使得夜雨的频次增多。 当然,我带去的夜雨并不是巴山独有,亦非四川独有,湖南的“潇湘夜雨”也不逊色,还有云南、青海、甘肃等省特定的盆地河谷地形中,大多都有夜雨发生。 图片来自百度搜图 综合自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等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