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地铁开启了刷脸乘车的测试招募,通过将郑州地铁官方APP“商易行”更新到最新版本,然后即可通过相关入口参与限量的试乘招募。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招募计划是9月7日之前试乘总量不超过10万人,目前经过测试用户仍能参与注册试乘。 郑州地铁刷脸支付过闸最大的亮点是创新性地将刷脸乘车与扫码乘车进行了兼容。 如何开通刷脸乘车? 实际上早在去年年底,郑州在其地铁创新之路成果展上便展示了人脸识别乘车的项目,彼时乘车需要拿二代身份证、银行卡在自助终端上进行人脸识别绑定注册,开通之后便能使用刷脸乘车。 而今年2月份,郑州地铁全网线开通了扫码乘车服务,此次的刷脸乘车服务也能依托“商易行”APP来进行注册开通。开通步骤比较简单: 第一步:用户注册登录“商易行”APP,找到刷脸乘车入口(APP首页以及扫码乘车界面均有注册提示)。新用户在开通刷脸乘车之前,需要同时开通“二维码乘车”服务,通过龙支付、微信、支付宝三种方式实现实名认证和免密扣款。目前通过龙支付(即绑定建行银行卡进行免密代扣)开通免密支付可享受5折优惠。 第二步:阅读相关“开通协议”,其对人脸识别支付与人脸信息作了细致的规定,不过对于人脸识别个人信息的保护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进行规定。点击“同意”后即可进行人脸信息的“录入”,可以看出运营方通过“眨眼、点头”的方式来确认用户人脸信息的真实性,但在手机没有3D人脸技术的加持下,单纯动作形式的活体验证仍然存在着一定风险。 第三步:开通成功提示,告知用户使用刷脸乘坐地铁时,其扣款渠道以默认的优先支付方式为准,并与扫码乘车的优先支付方式一致。另外,在刷脸界面有着显著的“更换人脸信息”与“关闭刷脸乘车”的入口,以方便用户随时更新和关闭刷脸功能。 从整个注册步骤而言,开通速度快体验比较好。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刷脸目前不支持支付宝开通)的方式可以非常快捷的进行认证,龙支付应该还需要输入相关个人信息以及绑定银行卡。 刷脸兼容扫码,郑州地铁首创 开通刷脸乘车之后,用户只需前往安装有刷脸设备的闸机通道,将脸对准刷脸设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即可验证通行。由于小编不在郑州本地,因此无法体验到郑州刷脸乘车的速度与辨识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地铁创新性地将刷脸乘车与扫码乘车进行了兼容。 目前郑州地铁仅1号线全线支持刷脸乘车服务,通过刷脸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进入1号线各个站点,而用户想要在其它线路出站只需要打开“商易行”APP进行扫码即可过闸出站了。同样,用户也可以在5号线任意站点扫码过闸,然后换乘到1号线任意站点刷脸出闸。 通过这样一套系统和应用,扫码与刷脸形成了互补,用户可以自行选择乘车支付的方式,这在目前国内的地铁刷脸支付应用方面应该是首次运用了。从用户体验和产品创新上而言,也是比较值得称赞和借鉴的一个方式。 交通刷脸支付的前景与挑战 刷脸支付是继二维码支付之后的又一大热点,随着支付宝、微信在线下场景的大力推广,其火爆程度非同一般。但是在交通领域,刷脸乘车试点测试不断,但却少有全面普及的例子,这也反映了交通刷脸支付仍然存在着技术和体验上的诸多问题。 地铁及轨道交通而言,是交通领域相对稳定与优秀的通行场景,相对而言也更加利于刷脸等各项新技术的试点和落地。就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除了济南地铁、郑州地铁、上海张江有轨电车实现真正开放使用之外,诸如深圳地铁、福州地铁、北京地铁等多地的刷脸支付乘车服务都在测试中。 就在昨天,广州地铁刷脸乘车上线测试,目前仅支持APM线广州塔站。用户可以在广州地铁APP或广州地铁乘车码小程序进行刷脸乘车的注册开通,开通之后即可在APM线的广州塔站体验人脸识别过闸。 刷脸乘车在地铁领域应用的难点主要在于,高流量所带来的识别速度要求、1:N的云端检索方式带来的网络和服务器要求以及人脸识别精准度与安全要求等。 而精准度与识别速度本质上其实是人脸识别算法的不断优化过程,某种程度上而言两者甚至是对立的关系,因此有些方案商为了适应快速通过的交通支付场景,只能通过降低人脸识别精准度阈值的方式来加快识别速度。另外,地铁高峰期庞大的负载也对刷脸乘车的全面落地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再拿公交领域而言,实际上相比于地铁场景,公交刷脸更加不乐观与不可取。因为,公交刷脸除了具备上述地铁场景所有难点之外,还有更多的问题: 1、不稳定的支付环境。公交场景不同于地铁环境,灯光、角度、网络各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不稳定性,而且不同于地铁闸机较为有序的排队支付,高峰期的公交支付比较混乱,对于刷脸这种显性的支付方式并不友好。尽管通过某些技术手段能够解决灯光、网络的问题,但是仍然治标不治本。 2、分段计费带来的问题。在公交原本就复杂的环境下,许多地方的公交都采用了“分段计费”的方式来进行收费,不同的地方则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比如北京是采用前后门刷两次卡的方式,而深圳则是采用人工手持终端进行收费。尚且不说上下两次刷脸有多麻烦,总不可能让阿姨拿着手持设备对着乘客进行刷脸扣费吧?因此,目前已经落地的公交刷脸应用大多都是在中小城市的部分一票制线路,体量小、收费单一。 当然目前多地的刷脸乘车服务都并非独立进行推行,在刷脸的基础上也均支持二维码、NFC等多种支付方式。 随着5G的逐渐商用,刷脸支付或许将迎来更加良好的环境。交通领域的刷脸支付尽管问题不少,但是在大趋势面前,挑战与机遇永远是并存的。 2019年,央行拟定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监管规则,在此新形势下,移动金融机构如何做好个人信息收集和保护、开放模式下的信息和数据安全如何保障、刷脸支付如何平衡好安全与便捷? 藉此,北京移动金融产业联盟、移动支付网将于11月5日在深圳举办以“安全合规 面向未来”为主题的——MFSC 2019第四届中国移动金融安全大会,主题演讲及报名通道已开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