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练---中基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9-14


1.出血形成的病机是(单选)
A.血热   

B.血虚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导致出血的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和瘀血内阻等。气有固摄血液的功能,气虚则收摄血液无力,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病症。而血热则血流薄急,易灼伤脉脉,迫血妄行,有动血出血的特征。


2.痰饮停于胸胁者称为(单选)
A.痰饮   

B.溢饮   

C.支饮   

D.悬饮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饮邪停留于胃肠为痰饮。饮邪停于胸胁为悬饮。饮邪停于心包为支饮。饮邪流行,归于四肢为溢饮。


3.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作用的是(单选)
A.十二经别   

B.十二经筋   

C.十五别络   

D.十二皮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经筋多附于骨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的功能。《素问·痿论》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4.肺与大肠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单选)
A.肺气肃降,以助水液于大肠
B.肺气宣发,布津于大肠
C.肺气肃降,以助大肠传导
D.肺主治节,调节大肠功能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肺与大肠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肃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两者之间相互为用。


5.“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的关系(单选)
A.气与血   

B.津液与血   

C.气与津液   

D.津液与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血与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血溢脉外化为津液,津液渗注于脉中,又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称为“津血同源”,因汗为津液所化,故又称为“血汗同源”,当血与汗的任何一方丟失过多,可致另一方的亏损,故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家不可发汗”等理论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