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子,往往是被父母打骂出来的!​

 hgq888 2019-09-14
逆子,往往是被父母打骂出来的!

【陈萍专栏】

逆子,往往是被父母打骂出来的!

原创作者|陈萍(河南方城育新学校教师)

01

清代王中书在《劝孝歌》里写道: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其实,不孝的儿女,岂是不如草木?那些打骂父母甚至弑杀父母的逆子简直连禽兽都不如。

但是逆子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正如三字经里所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孩子最初来到世上,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纯洁得像一张白纸。之所以后来变成忘恩负义的逆子,甚至是丧尽天良的魔鬼,少部分原因来自于社会的影响,大部分责任在于父母的教育。可以说,逆子都是父母自己养出来的!

有很多人认为“慈母多败儿”,逆子都是因从小被父母宠溺过分,所以渐渐长成为所欲为的小霸王和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但我觉得逆子有一部分是被宠溺型父母娇惯出来的,而另一部分逆子则是被暴力型父母打骂出来的。

02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曾说过: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可是很多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习惯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他们认为娇子如杀子,棍头出孝子。特别是对于顽劣的孩子,他们坚信:不打不成器。

逆子,往往是被父母打骂出来的!

相信大家还对去年“湖南沅江12岁少年弑母案”记忆犹新吧!2018年12月3日沅江市公安局民警接到群众报警,说泗湖山镇东安垸村发生一起命案,邻居陈某被人杀死在自己家中。

经过民警调查发现,杀害陈某的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吴某康,一位六年级的在校学生,年仅12岁。被警方审询后,吴某康对杀害自己母亲的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在前一天晚上,吴某康在家吸烟,被母亲发现,其母亲就用皮带抽打他。吴某康一怒之下冲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将母亲砍了20余刀,母亲当场死亡。

吴某康说:他产生弑母的念头是因为母亲平日里对他的管教太严,而且经常动手打他,让他心生怨恨才造成的。

03

类似的惨剧还有很多:2014年12月15日,江西南昌发生了一起“13岁少年掐死母亲并抛尸”的惨案。

逆子,往往是被父母打骂出来的!

惨案的起因也是少年何林因为不堪母亲打骂,暴怒之下失去理智造成的。

案发当天,何林由于写作业到深夜疲惫不堪就不知不觉睡着了,母亲并没有体谅儿子的辛苦,而是一边骂着“烂泥扶不上墙”,一边将何林打醒。

这让何林极度不满,就与母亲起争执。母亲见他敢顶嘴更加愤怒,就打了他几下。当时他将母亲推倒在地,没想到母亲火气很大,还不断用言语激怒他,说了一些“居然敢动手打妈妈,有种就打死妈妈”之类的话,于是他就豁出去了,上前掐住母亲的脖子,起初是想让母亲闭嘴不要继续骂他,却没想到后来不受控制将母亲掐死。

事后何林也感到一丝害怕,为了毁尸灭迹,他将母亲的尸体抛进玉带河,并打电话给父亲谎称妈妈失踪了。

虽然案件最终告破,何林也因为未满14岁被释放,但是“弑母抛尸”的罪名也必将影响何林的一生……

04

近年来类似的案件不胜枚举,追根溯源都是因父母经常对孩子采取打骂教育造成的。可以说孩子的叛逆是积蓄已久的,当有一天不堪忍受专制父母的暴力镇压时,他的怨恨与愤怒就会犹如火山下的岩浆突然爆发。

莫里斯说过:亲子关系上的专横是最最疏忽不得和最最普遍的一种专横。在爱的名义下它播下了仇恨和挫败的种子。

但现实中很多父母并没意识到打骂孩子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他们总以爱的名义,打着“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物品,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虽然父母打孩子很少会往死里打,都是为了想用打骂对孩子产生震慑,让其收敛或改正错误行为的,但打的次数多了,就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逐渐千疮百孔,对父母的爱和眷恋也渐渐消退。

而且父母经常对孩子声嘶力竭地怒吼斥骂,并带着凶神恶煞般的表情责打孩子,孩子在恐惧的同时,还会对父母缺乏教养的言行产生鄙视和厌恶之感。

一个打心眼里不尊敬你的孩子,怎么会对你的教育心悦诚服?又怎么会理解你的良苦用心,对你心怀感恩?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自己就是权威型、暴力型的父母,在你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必有暴力倾向,也容易学会“以暴制暴”。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长期对孩子进行武力教育,不仅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日渐淡薄,还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内向的孩子会变得更孤僻软弱,倔强的孩子则变得叛逆怪戾。由于孩子是带着仇恨的心理成长,极易造成心理扭曲。长大后孩子就会变得愤世嫉俗,很容易报复别人,祸害社会。

不仅孩子将来难有光明的前途和美满的婚姻,与此同此,那些总以爱的名义来对孩子打骂教育的父母,也往往会品尝到自制的“打骂出逆子”的苦酒。

当有一天孩子挥舞着暴力的“利刃”砍向自己的父母,这不仅让父母始料不及,更让父母痛心疾首。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便是如此。

05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粗糙轻率的家庭管理作风,是最贫乏、最无教育智慧者都能采用的。最不开化的野人和最笨的农夫都会想到用打几下或骂几句作为惩罚。”

所以说,对孩子经常打骂教育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虽然在当时孩子由于怕挨打收敛或终止了错误行为,那也是屈服,而不是信服。

教育孩子应该循循善诱,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让他真心地改邪归正,也能让他对父母更加心悦诚服。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正值叛逆期,他们成人意识逐渐明确,自尊心特别强,讨厌被父母过分管束。即使他明知犯了错,也不堪忍受父母用打骂方式来责罚。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注意要理性沟通,别暴怒打骂。

理性沟通指教育孩子的时候注意说话的方式和场合,不要过分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批评的话,轻重适度,还要点到即止,不必喋喋不休,非逼着孩子认错不可。

一个被父母尊重和理解的孩子,自然也会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又怎么会成为逆子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对孩子好好说话,懂得尊重孩子的开明家长,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待人处世都显得理性而成熟,更懂得孝敬体贴父母。

对孩子百依百顺、娇惯纵容的父母虽然不够睿智,但对孩子严苛至极的父母也是愚蠢而失败的。

那些用粗暴的打骂方式来教育孩子的父母,请停止对孩子口不择言的责骂,放下动辄举起的拳脚,否则你的望子成龙、用心良苦最终盼得的却是“养子成狼”,更甚至是“养子成魔”!

作者简介:陈萍,河南省方城县育新学校教师,擅长各类体裁的文学创作。在报刊和十多家大公众号发表作品近两百多万字。

(本文为陈萍老师原创投稿)

逆子,往往是被父母打骂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