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的最后十八年:悲歌南明(十九) 延安还是潼关救延安还是救潼关?两相权衡之下,李自成还是觉得潼关比较重要,于是改变行军路线,增援潼关。 十二月二十八日,李自成亲率增援部队,到达潼关。 清军早就到了,十二月二十二日,多铎的南路军就已推进到了距离潼关只有二十里的地方。 然后,一连六天,一仗也没打,连大营都没出。 这是整的哪一出呢,不应该是趁潼关城内援兵未到,立即攻城吗。 多铎在等,在等一样利器,有了它,无论多坚固的城池都会被轻易攻克,这样东西,是当时世界顶尖的战略武器。 红衣大炮红衣大炮,本来叫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600年左右制造使用的大炮,原本是安装在军舰上使用的舰炮,到了天启年间,传入中国,被成功仿制,由于是由葡萄牙人传入,所以得名红夷大炮。 这种炮在明军与后金的对抗中发挥极大作用,八旗兵一度在红夷大炮前被轰得人仰马翻、无计可施,袁崇焕就是仰仗红夷大炮,在宁远和锦州击退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至于它的威力,当时的记载是“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似兹火器,真所谓不饷之兵、不秣之马,无敌于天下之神物也!” 后金军在早期还是一支冷兵器军队,纵然有些许火器,也多是缴获的明军装备。红夷大炮这样的重型火器,成为他们的梦魇。 转折发生在崇祯六年(1633年),背明投金的明朝叛将孔有德为皇太极带去了二十尊红夷大炮和大量其他火器,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精通技术的工匠,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专业技术人才。 不管在21世纪还是17世纪,人才同样宝贵。关外之地,物产丰富,铁矿、煤炭、木材,一样不缺,缺的就是人才。 有了人才,加上孔有德等降将的手把手指导,后金的重炮营得以快速发展,并且在工艺上加以改进,超过了明军的造炮水准,很快就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强到什么地步呢,在崇祯十六年的时候,锦州、盛京已经成为了清军的火炮生产基地,驻扎在锦州的清军已经拥有大炮百门。由于“红夷大炮”中的“夷”字犯了满清的忌讳,所以改名为“红衣大炮”。 甚至,清军成立了专门的兵种——乌真超哈重炮部队。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这么强,直接拉出几百门大炮,轰平山海关,清军入关不是易如反掌? 这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清军有大炮,明军也有大炮,两者性能相近,但一个是架设在城头,一个是架设在城墙下,从射程上说,城头的大炮显然更容易击中地势低处的大炮,攻城方的炮兵容易被摧毁,也不易瞄准高处的城防炮。 另外,当时的大炮,耐久度很差,也就是说,不经用。如果一门大炮长时间连续发射,很容易不堪重负而报废,甚至发生炸膛的危险,这一点,直到清朝中期都没有得到什么改善。大炮作为重型武器,从制造到运输到操作,成本很高,清军在随后的战争中还要依仗这些大炮,以他们那时的国力,还无力承担大批量火炮报废的成本。 而潼关城的大顺军,并没有红衣大炮。 大顺军是一支农民武装,被官军称为流寇。 这个称呼很形象,他们的作战特点,就是流动作战。 既然是流动作战,那就必须尽可能轻装行军,大炮这种笨重的武器,即便给农民军缴获,也不会带着上路。 另外,李自成的战略眼光,局限了火器在大顺军的推广使用。也就是说,大顺军既缺少热兵器,也缺少技术人员。 作战十几年,李自成当然也拥有一些火炮,但只是诸如虎蹲炮等便于携带的火炮,同清军的红衣大炮相比,无论是射程还是杀伤力,都不可同日而语。至于自己造炮,那就更是痴人说梦了,不要说大炮,就连大顺军使用的火枪,也都是从明军手中缴获,并且由于技术兵种的缺乏,大顺军也缺乏成编制的火器兵种,对火器的使用,还远远不如明军。 所以,红衣大炮在大顺军面前,是一种恐怖的战略武器,攻城野战,无往不利,之前坚守太原的陈永福,可以凭借坚城固守二十多天,清军红衣大炮一到,立即败下阵来,就是前车之鉴。 如今,潼关比太原城防更加坚固,清军如果直接攻城,就算能拿下潼关,也必将死伤惨重,所以多铎要等,等红衣大炮运到前线。 任你李自成派来多少援兵,在大炮面前,一样化为齑粉。 潼关之战十二月二十九日,潼关之战正式打响。 首先发动攻击的是大顺军,李自成率领大军驰援后,潼关城内的大顺军队兵力已经充足,李自成觉得有把握把清军消灭在潼关城下。 大将刘宗敏带领二万精锐骑兵出战,直冲清军大营。 由于大炮还未运到,清军坚守不出,多铎镇定若定,指挥弓箭手、火枪兵等兵种在远距离就给予打击,刘宗敏带兵冲锋三次,都被打退。 制将军刘芳亮随后出战,结果如出一辙,硬是无法冲破八旗兵的强弓劲弩。 李自成急了眼,主动出击是希望能尽快击败多铎,从而将兵力得以调动到陕北,抵挡阿济格的北路军,如今自己反而损失惨重,如果不能再潼关击退清军,两条战线都要溃败。 在这个时候,大顺军其实还有机会,机会在哪呢,就是立即集结主力,在清军的大炮还没运到时候,出城同清军决战,务必在大炮运到前线之前就将多铎击溃,这样,大炮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多铎这一路清军失利,李自成的压力立即缓解一半,回头再集中兵力对付陕北的阿济格,胜算就大了许多,顾此失彼的,将变成多尔衮。如果弘光能在这个时候再出兵北伐,画面简直有点太美。 李自成确实打算出城决战,可是,他又足足修整了四天,直到正月初三,他才亲自精选五万精兵,出城同多铎决战。 看到对面的黄龙旗,多铎明白,李自成亲自出马了,大顺皇帝的份量还是有点重,再不出阵,恐怕无法坚守下去。多铎披挂上马,指挥手下镶黄、正蓝、正白三旗的兵力全军出击,同大顺军正面硬刚。 这是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也是当时中原大地上两支力量最强的军队之间的对决,对于双方都意义重大。 在山海关,李自成的失败是由于吴三桂和八旗军的联手攻击,那么现在,没有吴三桂,大顺军与八旗军单挑,能否获胜呢? 最后的结果证明了,即使没有红衣大炮助阵,八旗军的战斗力还是要高出大顺军的精锐。 激战半天,大顺军终于不支撤退,撤回关内。当然清军也损失不小,仅在高级将佐上,就有骑都尉昂锦、三等轻车都尉许友信、云骑尉辉山等当场阵亡。 其后两天,大顺军改变战略,发动夜袭,都被熟读《三国演义》的八旗军多次击退。 李自成的失策李自成或许是没能料到清军坚守不战的原因,如果他明白红衣大炮运到后,等待着他的命运将是什么,哪怕损失再大,他恐怕也会倾尽全力出城死战,拼死也要将多铎击溃。 之前四天,加上之后两天,六天时间,大顺军没有再发动大规模攻击。或许是意识到野战难以击败清军,选择凭借城池坚守。 正月初九,红衣大炮运到。 接下来的战斗,几乎没了悬念。孔有德、耿仲明亲自统帅乌真超哈,大炮依次排开点火,在隆隆炮声面前,潼关坚固的城墙岌岌可危。 李自成这才反应过来,他连续命令刘宗敏、马士耀等分别率领骑兵,从不同方向出城,企图包抄清军炮兵阵地,这早在多铎预料之中,刚出城的大顺军就被大炮送上了半空。 炮火准备之后,城头的农民军死伤惨重,但他们战斗意志同样坚决,用落后的火铳弓箭抵抗攻城的清军,仍然坚守了两天。 到了正月十一,陕北传来坏消息,另一路清军,阿济格率领的北路军已经攻破延安,正在朝西安进军,兵力达到了八万多。 西安和潼关哪个重要,这笔账李自成还是会算的。大顺军将士的大部分家眷都在西安,那里还有他这么多年抢来的无数金银财宝,这是在政治和经济上来说,从军事上来说,西安如果丢失,自己在潼关的坚守就失去了意义,将被两路清军包了饺子。 在这样的局面下,放弃潼关的决定很容易做出,当夜,李自成就率领主力撤离潼关,回防西安,潼关只象征性地留下了马士耀和几千兵力留守。 李自成的主力尚且难以守住潼关,何况这点人马,正月十二,马士耀就投降了清军,潼关宣告陷落。 盘点一下潼关战役,李自成率主力救援潼关,应该说是正确的选择,但在战术上,他犯了致命错误。 最重要的,是没有准确判断多铎的意图。 清军早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就已抵达潼关,比李自成还早了六天,却直到正月初九才发动进攻,中间整整间隔了十八天,这其中的原因,不知道李自成是没想明白,还是选择性地忽略了大炮的作用,没有抓住他到潼关之后十二天的机会,这十二天里,大顺军真正的大规模进攻只有正月初三李自成亲自率领那一次,出师不利,大顺军立即选择龟缩城内,不肯再出战,白白失去了宝贵的战机。 潼关战役,是清朝灭亡大顺朝的关键一战,此战失利的意义,在于李自成错过了最后一次重振军威的机会。如果说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主力尚存,但潼关之战后,大顺军已被两路清军压缩到了陕西有限的空间内,地盘、人心、战力等都向清朝大幅倾斜,很快,他连自己的老家陕西也无法保全,将重新成为流寇。 (本文为系列文章,持续更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查阅之前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