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场】任崇喜 | 清雅有致

 老鄧子 2019-09-15

秋,与清字极其亲密,可谓词语中的闺蜜。

翻阅古诗词,你随时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绰约:“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个清字,极其令人喜欢。它与“浊”相对,与澄澈、高洁为伍,超尘拔俗。

比如,清泉。泉水叮咚,潺潺不绝,有诗意的灵动在,有丰富的内容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独处幽篁的感受。辋川难现,这个季节,容易望到的,是一川秋水。秋天辽远,秋云飘荡,秋风清冽,看茫茫秋水,你能想到什么词来形容?瘦?淡?澈?寒?远?静?幽?愁?怨……每个字看似距离很近,却总嫌味道不够醇厚,不能深得其韵。一个清字飘飘而来,顿时秋水弥漫身心。

比如,清坐。能“素心遥对,杖屦诗酒,呼吸相通”的,尘世上能有几多?更多的时候,人的内心是孤独的。孤独的时候,是适宜清坐的。一个人,不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上头,或在林石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崖上”,要的是风清月朗,“心不外想,气血和平”,可“抬头望云,低头看花”。

最好的清坐,是在自己的庭院里。一房,一床,一椅,一窗,一门,简单,留白里有大空间。房前花丛簇拥,房后菜蔬郁葱,藤蔓爬过窗台。有月的夜晚,高天之上,澄澈的月亮在望着,撒下吉祥的光芒,始终不说话。露水湿了衣裳,人也不说话,闭目静思,或对着月亮仰望,甚至发呆。任猫狗绕膝穿梭,让风在月光下晃荡,照拂往事的时光,快乐或忧伤,“与神合灵,与道合妙”,十分美好。

比如,清谈。这清谈,魏晋名人雅士,承袭东汉清议,一时间风行世间,风头无二。只是,尚空谈,弄玄虚,逃逸,吃药,佯狂,分裂,他们做作的成分太重。我说的这清谈,多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要的是“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谈把卷”。谈爱好,聊兴趣,忆旧事,念故交,悲欣交集。空山鸟语、浮云梦影,寥寥数语、絮絮长谈,话里话外,抵达的是魂灵,暖的是人心。

清谈,需要清茶相佐。“绮阴攒盖,灵草试奇。竹炉幽讨,松火怒飞。水交以淡,茗战而肥。绿香满路,永日忘归。”陈继儒极懂得饮茶之乐。“此意偏于廉士得,之情那许俗人专”,他直言茶韵与雅士间的缘分。

“品茗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契合徐渭的观点。徐渭在《煎茶七类》说:“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领其人与茶品相得。”他虽说的是煎茶,道的亦是人品。

现实中的陈继儒,比徐渭会生活。“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是他的处世秘诀。二十多岁时,他“隐居昆山之阳,构庙祀二陆,草堂数椽,焚香晏坐”,求的是“意豁如也”。

他山里的日子,的确令人羡慕:“三月茶笋初肥,梅花未困,九月莼鲈正美,秫酒新香。”晚年,陈继儒在东佘山购地,“构高斋,广植松杉,屋右移古梅百株”。梅影横窗,陈继儒“点来直是窥三昧,醒后翻能赋百篇”。

他的幽窗里,看似小文章,却是大乾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