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分型、症状、检查及诊断和治疗 来源脊柱是支撑颈部和躯干的中轴骨,主要作用是容纳并保护脊髓和神经根,其中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神经根从脊髓发出,经椎间孔穿出脊柱,形成神经丛和周围神经。 椎管位于脊柱内,由椎骨的椎孔、椎间盘和韧带环形围成,包含及保护脊髓、马尾神经及相关供应营养的动静脉。 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迫,继而引发相应临床表现,都可称为椎管狭窄症。其中颈椎和腰椎椎管狭窄症最常见。 今日重点讲解腰椎椎管狭窄症 一、流行病学 有报道显示,腰椎管狭窄患病平均年龄为66岁,且年龄的增长是患病人数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为1.7%~8%,而且腰椎管狭窄(LSS)的发生率是颈椎管狭窄的 4 倍,每10万人中有约 5 例 LSS 的患者。因下腰痛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多达14% 存在椎管狭窄。 二、病因 1.先天发育异常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椎管矢状径变小,脊髓、脊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引发一系列神经症状。 2.退行性变化 这种病因比较多见,退变发生的时间、程度,因年龄、职业、劳动强度、生活习惯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 3.创伤性 遭遇外伤时,破坏了椎管的骨性、纤维性结构,使得骨折块凸向椎管,从而引发脊髓神经受压迫的临床表现。 4.医源性损伤 主要因手术引起,如手术创伤,手术瘢痕、粘连压迫脊髓,椎板切除范围过大,造成椎体不稳,引起继发性、创伤性结构改变等。 5.其他椎弓峡部裂并椎体滑脱等所致的椎管狭窄 由于腰椎峡部不连或退变而发生脊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同时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更加重椎管狭窄。 6.其他 如感染、肿瘤、脊柱侧后凸畸形等。 三、分型 1.根据病因学分型,可分为:
2.LEE等将腰椎管狭窄分为:
此种分类方法对手术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SIMOTAS等将此病分为:
并以此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 4.近年来,根据 MRI 横截面 T2WI 影像,马尾神经束在硬膜囊中的分布和硬膜外脂肪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分类:
CT 可将腰椎管狭窄分为4 种类型:
四、症状 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功能障碍,包括间歇性跛行、坐骨神经痛等,严重者出现马尾综合征。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所具有的症状,多数患者先有反复的腰痛,此后出现腿痛。 2.坐骨神经痛 疼痛多为逐渐发生,具有放射性,疼痛由臀部向足背部放射。 3.马尾综合征 椎管狭窄可压迫马尾神经 (马尾神经是指在脊髓圆锥以下的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急性发病时应作为急症手术的指征。 4.神经源性间歇性玻行 为腰椎管狭窄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患者行走一段路程后,出现一侧下肢或者双侧下肢麻木、疼痛、酸胀、无力等感觉,休息后可有所减轻,骑自行车运动不受影响。 体征 主要是马尾神经受压而出现的多个节段损伤。主要表现为下肢、臀部和会阴部的感觉减少,下肢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肌腱反射下降。 五、影响学检查 1.腰椎X线片 判断腰椎有无骨质增生和侧突、腰椎前突是否存在、侧方是否有滑移、腰椎矢状面或侧方滑脱; 2.腰椎CT检查 观察腰椎有无峡部裂、骨质在矢状面和冠状面滑移程度、有无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 3.核磁共振 观察腰椎椎间盘有无退变、突出。腰椎管狭窄的程度来自于椎间盘突出或黄韧带肥厚,核磁共振可以看到椎体变化。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应将病史、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其中临床表现是基本的诊断手段。 若仅是单纯的影像学上的狭窄,不能称为 LSS,而只是腰椎管狭窄。如果伴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例如间歇性跛行,则可被称为 LSS。 腰椎狭窄症的诊断流程 鉴别诊断
七、治疗 1.基础干预 基础干预以卧床休息、理疗和自主腰背肌锻炼等为主。 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无菌性炎症反应、消除充血、水肿、增大椎管体积、减轻神经压力和缓解肌肉痉挛等症状。 腰椎狭窄症的治疗流程 2.药物治疗 降钙素可通过降低血管内血液流动,降低马尾神经血液循环,进而有效地改善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等神经症状。 建议在入院早期应用加巴喷丁等神经源性止痛药,但由于疗效的不确定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建议长期使用。 3.封闭治疗 推荐影像引导下行硬膜外注射治疗,提高药物治疗的精准性。 在影像引导下,经椎间孔行类固醇多部位注射能缓解患者的下肢疼痛或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并维持疗效3~36个月 4.手术 手术方案是对责任节段进行彻底减压,解除局部压迫,同时保证脊柱的稳定性。 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有限减压手术上,既能消除临床症状,又能减少创伤,避免术后脊柱不稳定。 其中椎间孔镜技术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椎间孔镜的适应证也从软性椎间盘突出症发展到了对 LSS 的治疗。应用微创内镜技术治疗 LSS,尤其是侧隐窝狭窄症,疗效良好。 5.中医疗法 包括中药、针灸、手法等。
八、康复注意事项 1.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椎受外力压迫; 2.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的强度,避免椎间盘受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和肌肉的保护。 九、预防 1.生活方面
2.工作方面
3.体育锻炼 腰背部的适当锻炼和按摩,如仰卧起坐等。每次10~15遍,3~5min,2~3次/d。 养成打太极拳或练气功的习惯,增强体质。 4.既病防变 如果患者已经患病,注意不要使其加重,比如定期复查、针对性的治疗原发病或者是避免诱因。 材料准备 ①取巴戟天60g、杜仲40g、续断40g、牛膝40g、乳香30g、没药30g、独活30g、川芎30g混合后超微粉碎,所得药粉密封保存;②将纯艾绒搓捻成紧实的梭形(3cm×2cm);③取生姜1750g,用粉碎机打碎成细姜泥,挤压出多余姜汁(姜汁备用),使之干湿适中,加热至适宜温度;④准备30cm×4cm、20cm×4cm桑皮纸各1张。 操作 嘱患者取俯卧位并暴露腰背部,选取十字线(脊中至十七椎和双侧志室连线),沿施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均匀撒上药粉10g(宽约1cm),上方铺桑皮纸,用无菌干棉球蘸取姜汁并于桑皮纸上轻轻挤压使之浸湿整个桑皮纸,沿桑皮纸铺上细姜泥,垒成高约3cm、宽约4cm的十字形,并在中间压一个凹槽(深约1cm),将搓好的艾炷依次叠放于凹槽中,见图1。用线香点燃四端及中间,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燃,共施灸3壮,完全燃尽后撤去姜泥,用无菌干棉球擦净艾灰和姜泥,整个施术过程约1.5h。灸后嘱患者多饮温开水,禁食生冷辛辣食品,注意保暖,避受风寒。每周1次,4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和间歇性跛行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 30例DLSS患者治愈2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 体会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病位在腰椎,肾主骨生髓,古代医家多认为本病与肾联系密切。《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贯脊属肾……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因此督脉、脊柱、肾、腰相互联系,故于脊中穴至十七椎和双侧志室连线施以灸法治疗本病。《神灸经纶·卷之一·说原》云:“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督脉总领诸阳经,为“阳脉之海”,灸之能激发全身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充则筋骨调柔,故疼痛得除。命门穴属于督脉,作为十字灸的中心点,灸之可固本培元、调和阴阳,以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玉龙歌》曰:“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于肾俞、志室处施灸能补肾强腰、祛寒除湿。而施灸所用药粉选用巴戟天、杜仲、续断、牛膝以补肝肾、强筋骨;乳香、没药以活血化瘀;川芎“为血中气药”,与独活合用可祛风湿、止痹痛。灸药结合共奏补肾强腰、温肾助阳、化瘀止痛、祛寒除湿之效。 推荐阅读: 李蔷薇教授(曲阜李氏骨伤科第五代学术掌门人)正在分享“腰椎管狭窄的特效诊治”
与腰椎管狭窄症进行的一场战役2019-09-15 来源 本人最近刚结束为期三个月的医院临床实践,所以这段时间会陆续出品一些比较典型的临床案例,结合着一些热门话题分享给大家,还请各位老师多多赏脸,多多支持。那我们闲话不多聊,进入正题。 今天要给各位老师分享我的一个腰椎管狭窄患者的康复案例。提到椎管狭窄症,一定是很多私人教练从未敢触及过的一个领域,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形式的椎管、神经根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包括软组织(如黄韧带肥厚、后韧带钙化等)引起的椎管容积改变及硬膜囊本身的狭窄。由于椎管狭窄造成对脊髓及神经、血管卡压和刺激从而引起椎管狭窄症的发生。腰椎管狭窄症早期表现为腰痛、腰胀、腰紧束感。随着疾病的发展,腰部的症状减轻甚至消失。并出现下肢麻木、疼痛、无力、发凉、皮肤感觉减退、甚至肌肉萎缩。典型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后期出现下肢腿部肌肉萎缩、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患者主诉:男性年龄43岁,职业为某企业管理人员。患者主诉腰部不适已有十余年之久,多年来四处就医,尝试过各种保守治疗方式,效果总是不太理想,症状易反复。在我接手病人时,病人主诉已无腰痛,只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站姿约15min,走路约300步开始出现左侧小腿外侧酸乏胀痛,坐姿休息即可缓解症状,如此反复。 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显示腰4、5椎间盘突出,为右侧旁中央型突出;后纵韧带、黄韧带增生,椎管狭窄。 常规实验: 直腿抬高(-),左侧椎间孔挤压实验(+-),颈静脉压迫实验(-),屈颈试验(-),四字实验(-)。 静态评估: 骨盆右侧移 右回旋 左侧髂骨旋后 右侧髂骨旋前 动态评估: 弯腰70º无疼痛,后仰45º无疼痛,左侧屈45º无疼痛,右侧屈45º无疼痛,左回旋30º无疼痛,右回旋35º无疼痛。各活动均未诱发下肢症状。 诊断结果: 患者非椎间盘突出症,为典型的椎管狭窄症状,无肌肉紧张和损伤。 接下来通过与患者交流得知,由于患者家庭条件不错,平时工作也不需要有任何体力劳动,所以除非患者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否则坚决拒绝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只要有效果就会坚持做治疗。 运动方案: 1、骨盆位置调整 2、髋关节屈曲能力强化 3、胸椎回旋调整 4、单腿站立模式调整 5、脊柱逐节屈曲能力调整 6、核心稳定性练习 三个月内,患者间歇性跛行的症状由300步诱发—600步诱发—1000步诱发—1500步以上诱发—不再诱发,目前这名患者已无任何腰部下肢的不适症状,步行3公里以上无任何不适。很多老师可能不敢相信,这么多年的症状,三个月就能练好? 在这里我要回答各位老师,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评估准确,思路清晰,康复方案有效履行,一定会出现你想要的效果!接下来给各位老师分享两个知识点:一、什么样的椎管狭窄病人可以运动康复;二、上述运动方案的设计原理。 一、什么样的椎管狭窄病人可以运动康复 1.无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症状的患者 2.无明显的下肢肌肉萎缩、瘫痪、大小便失禁的患者 3.非急症期,症状较为稳定的患者 4.患者自愿同意接受周期较长的保守治疗 二、上述运动方案的设计原理 1.骨关节排列调整 我们都知道骨盆是腰椎的地基,当骨盆出现排列上的问题,势必影响腰椎的排列,所以骨盆的位置非常的关键,而很多时候骨盆的位置问题我们又可以追溯到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甚至足底。 2.通过干预相邻关节避免腰椎的代偿 关节相间原理定义腰椎为负责稳定的关节,当相邻关节出现功能受限时,腰椎容易产生代偿,为了避免这一点,应保证相邻关节髋关节和胸椎关节的灵活度,对其加以训练。 3.还原于生活的功能性训练 我们最终的治疗目的一定是想让患者回归正常的日常生活,所以功能性训练一定是最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功能性训练是需要我们精心去设计的一个环节,因为每一个病人的生活工作不同,所以每一个病人的功能性训练也是不同的,要针对于患者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去着重训练一些姿势或动作。该病人平时有走路的习惯,故设计单腿站立模式的调整动作。 4.脊柱逐节卷曲,适度牵张后纵韧带、黄韧带 从影像资料上可以清晰看到患者有后纵韧带、黄韧带的增生肥厚,而两者的增生可明显减小椎管容积,脊柱屈曲时,上述韧带会被牵张,减少褶皱,从而增加椎管容积,减少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卡呀。 5.增加腹压、强化“软脊柱” 腰椎位于人体中间的位置,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既需要它有足够的灵活性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又需要它强壮有力量来完成各种负重动作,于是,神奇的人体在腰椎一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装置,叫做核心,核心围绕腰椎一圈,形成严密包裹,从而产生腹压,正是这样神奇的构造,使得腰椎既可稳定有力量,又可提供大范围的的灵活度。通过强化腹内压,可以帮助分担腰椎所要承担的压力,从而降低腰椎的载荷。 任何一个方案的输出都离不开“评估——诊断——治疗”的过程 所以务必鉴别清楚具体案例的真实缘由 在诊断清楚是什么原因之前 请务必不要动手 脑比手快才最科学 全世界骨科和影像界的错误认识—腰椎管狭窄中西医学资料 2016-07-23 脊近完美脊杰号 在这里说腰椎管狭窄是全世界的骨科和影像界的认识错误,不是狂妄,而是事实。 首先我们简单地说一下什么是椎管和椎管里的东西。脊椎骨的椎体、左右两个椎弓根和左右两块椎板共同围成一个骨环叫椎孔。椎管是脊柱每个脊椎的锥孔连接起来与颅骨相通的骨性管道。骨与骨之间的间隙由椎间盘和韧带连接和弥补。这个管道中有硬膜包裹的脊髓神经。在胎儿阶段,脊髓与椎管是几乎等长的。脊髓在出生时就基本完成生长,随着脊椎骨的生长延长,脊髓在椎管内逐渐上移。成人时,脊髓的尾部基本与胸腰交界的脊椎平齐,比椎管短很多。包裹脊髓的硬膜囊比骨性椎管略短一些。因此硬膜囊的下半段里没有脊髓,仅有脊髓发出的神经根,这些根漂浮在硬膜囊包裹的脑脊液里。 再说一下临床上被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的病人的情况。这种病人都具有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一侧或双侧的下肢沉重感。甚至是一侧或双侧的疼痛和麻木。出现这种情况后,通过坐下休息或下蹲休息,疼痛或麻木能够消失,并能继续行走。这种情况可重复出现。去医院检查时,部分病人没有任何异常。另一部分病人直立位做身体后仰或保持后仰一定时间(大约行走几十米的时间),会出现行走时出现的疼痛和麻木感觉。临床对此还总结出:症状重、体征轻、直立后伸阳性的顺口溜。 影像科检查,在椎管内注入造影药物,可以看到椎管在两个椎体之间的位置造影药物有束腰样的改变。据此,有人提出黄韧带肥厚的诊断。认为黄韧带压迫硬膜囊引起疼痛和麻木。后来有了CT,可以从水平切面方向观察椎管,又有人根据腰椎管形态呈三角形,又提出侧隐窝狭窄的诊断。 骨科医生据此诊断设计了开门式手术。将病人的椎板全部切除,打开所谓侧隐窝。经过这种手术的病人仅有部分人症状得到改善,另一部分病人没有任何变化——手术白做——终生继续痛苦。 上面说了椎管狭窄的情况,下面逐一说明这个认识的错误。 一椎管狭窄的概念的提出,是一个解剖部位不清楚的含糊的诊断,本身就是认识错误。椎管狭窄致病产生的应该是持续的全身的体征,病人的表现却是时有时无的局部的神经根体征。我们已经知道椎管是一个与颅脑相通的管道。管道内的神经浸泡在脑脊液中。如果是急性椎管狭窄,根据液压传递原理,必然首先引起颅脑内压力增高。病人会出现脑、脊髓在压力下损伤的全身体征。如果是慢性椎管狭窄,必然引起脑脊液数量不足,脑和脊髓发育会受影响,脑和脊髓容易受到体位变换时的惯性冲击震荡,这在婴幼儿时期就会出现问题。青少年和成年人骨性管道不再变化,不可能出现局部骨性狭窄(骨折除外)。从这一点上说,对成年人而言,椎管狭窄致病之说不能成立。 二腰椎管的三角形形态是发育中逐渐形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不会引起任何不适。 腰椎管的三角形态是脊髓上移后,椎管内空虚,仅有脑脊液和漂浮的神经根,椎骨的椎弓根在周围肌肉的挤压下,椎弓根向中心线倾斜生长形成的。在幼儿时期形态已经固定,要发病那时候就开始了。因此不可能到成年才因此致病。提出侧隐窝狭窄的人,胚胎发育这门课没有学好。 三任何人的椎管形态都是自然发育的结果,不可能千僧一面。 曾经有人统计测量过人体骨性椎管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并以此来断定是否致病。他们不知道,统计的数值对每个具体的人没有意义。就像人有五官,同一对父母生出来的孩子,面目都不一样,怎么可能用一个单位的尺子量所有的人呢?任何人椎管的发育都适应其自身,若有问题,根本不可能成人。所以那些测量统计的数值仅能用来说明群体的属性,不能用来诊断是否有病。 四椎管造影所见的造影药物影像呈受压迫的束腰状,前面来源于椎间盘突出,后面来源于增厚的黄韧带瘢痕。这是硬膜囊的变化,不是骨性椎管的变化。这两种压迫都不是骨性和急性压迫,仅是下腰部局部的小变化,不会引起脑脊液压力变化。因此也不会致病。只有在前面的椎间盘突出碰触到硬膜囊前面发出的神经根时,与这个神经对应的部位才会出现疼痛和麻木。后面的黄韧带即使增厚,因为隔着硬膜囊,碰触不到前面的神经根,所以不会引起疼痛。 五据此理论设计的后开门手术或侧隐窝手术几乎没有任何效果。这“几乎”是说有时有效。因为这个“几乎”有时候会“歪打正着”地解决了病因。想知道怎样“歪打正着”请看后面解释。 六有人试图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椎管狭窄。广义的方面是任何骨性狭窄和内容的增多都是椎管狭窄。这真是一种糊涂思维。急性骨性狭窄除了骨的破坏(外伤、肿瘤、感染)不可能存在。慢性骨性狭窄是发育生长逐渐形成,是自然的本来面目,机体已经适应,不是病态。椎管内容物增多,都自有明确诊断,就像颅脑的血肿、肿瘤不会有人说颅骨狭窄一样。 关于“腰椎管狭窄”病人情况的解剖原理解释。 这种病人之所以会在行走一段时间出现一侧或双下肢疼痛和麻木,休息后能缓解,是由腰椎的解剖结构决定的。是人类直立行走后必然要出现的问题。 在解释之前再说说脊椎的解剖结构。 腰脊椎骨由椎骨体、左右两个椎弓根和左右两块椎板围成锥孔。两个椎弓根与两块椎板连接处分别生出向上和向下的关节突及向侧向的横突。两块椎板在中线聚合处向后生出一个棘突。因此椎骨有一个体,两个根,两块椎板,两个上关节突,两个下关节突,两个横突和一个棘突。 每两个椎骨体之间有纤维组织形成的椎间盘连接,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搭在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上呈叠瓦样连接。这样上下两个椎骨的椎弓根、关节突和椎骨体间的椎间盘组成了椎管开向侧面的孔——椎间孔。脊神经根就是穿过这个孔走向身体的。 椎间孔是近乎上下径大、前后径小的椭圆形。前面是上下椎骨体和椎间盘,上面是上位椎骨的椎弓根,下面是下位椎骨的椎弓根,后面是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和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 神经根从硬膜囊发出时(接近椎体上缘水平),比相对应椎体的椎弓根高,出椎间孔前与椎弓根有一定距离,进入椎间孔时靠近椎弓根的内下缘,进入椎间孔后位于椎间孔的中上位置,神经根周围有脂肪结缔组织衬垫,避免与上位椎骨下关节突、椎弓根、上位椎体的下缘和椎间盘的接触。 根据上面的解剖结构,我们就可以知道所谓“腰椎管狭窄”的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行走一段距离一侧或两侧下肢沉重、疼痛、麻木了。原因出在腰椎间盘(孔)的高度改变。 我们知道每两个椎体之间的最近距离由椎间盘的高度决定。不同脊椎节段的椎体之间的最近距离是不同的。颈椎、腰椎节段的脊椎呈前凸形态,椎体间的最近距离在椎体后部(有脊柱侧弯时,会有左右的偏移),胸椎节段在前部,颈胸和胸腰的交接部分是在中间。 青少年人的椎间盘含水量多,弹性好。成年后椎间盘含水量逐渐减少,弹性逐渐变差。椎间盘高度逐渐下降(这也是人老了身高降低的原因之一)。我们骨盆以上身体的重量从头部开始向下逐渐叠加,承重最重的就是最下面的椎间盘。所以出问题的都是最下面的一到三个椎间盘。通常椎间盘的高度等于基本高度(不变)加弹性高度(可变)。 长时间直立或行走时的上下颠簸震动,逐渐让椎间盘的弹性高度降低(比卧位时的高度),椎间孔上下径变小,上位椎骨的椎弓根向下卡压支配下肢的神经根,因此会出现一侧或双侧的下肢疼麻。这种椎间隙的改变不是固定不变的,仅在长时间直立或行走出现,卧位时则逐渐恢复原状。 为什么在出现疼麻后经过下蹲或坐一会儿就可以缓解呢。这与腰椎的生理弯曲有关。直立时,腰椎向前弯曲。腰椎的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的关节面重叠接触比较多,脊柱后仰时接触最多,椎间盘高度最低,椎间孔上下径最小,椎间孔截面积小,椎间孔内容物间压力增高。下蹲或坐位时,腰的生理弯曲变直,关节突的关节面重叠变少,椎间盘高度接近卧位的高度。椎间孔上下径相对变大,椎间孔截面积大,椎间孔内容物之间压力小。神经根不再受到上位椎体的椎弓根压迫。所以疼麻可以消失或减轻。 根据上述的原因,我们可以知道所谓“椎管狭窄”不是椎管狭窄,应该是下位腰椎的椎间孔的动态狭窄。 身体的任何不适,只要找到原因,就有可能改变。下面说一下这种不适的治疗(下腰部椎间孔动态狭窄的治疗)。 这种疾病有两种方法可以考虑,一是手术,二是随时保持舒适体位。 随时保持舒适体位的方法就是所谓非手术的保守方法。适用于发病时间不长或症状不严重的病人。 手术的方法适用于行走距离很短,比较严重的病人。手术的目的是切除(打磨掉)椎弓根的内下部分,扩大椎间孔截面的上部,使椎弓根下移时不压迫经此走行的神经根。 目前治疗的问题 这种疾病目前的治疗多是脊柱椎体融合、椎板切除和所谓侧隐窝扩大。由于认识的错误,使这种手术治疗不是经常有效,有效的也是歪打正着。 椎体融合,固然可以固定卧位时的椎间隙,但让脊柱活动范围变小,增加了活动的不适。指导理论是脊椎不稳的晃动,不是椎弓根的下移。因此算是歪打正着。 椎板切除和侧隐窝扩大,都要切除部分关节突,相对地扩大了椎间孔的上部,减轻了椎弓根下移导致的椎间孔内容物压力,间接地减轻了神经根受压的程度。其指导理论是侧隐窝狭窄和椎管狭窄,因此还是歪打正着。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通常的椎管狭窄的理论是错误的。只有在外伤或肿瘤引起脊椎骨折时才有可能出现某一节段的椎管狭窄(骨性改变)。 附言: 一个粗浅的常识,教科书上没有,所有医生都不知道(这可是我的发现哦)。骨头和椎间盘都没有长神经,因此骨头和椎间盘突出都不会疼痛。 群内专家点评: 柳健(中国椎间盘病专家):椎管狭窄这个称谓没有意义,它往往成为手术的借口和疗效不好的托词。其实是没有仔细研究造成的。比如:椎管横截面积小于50%就是手术指征,可是当是渐进性狭窄的时候即使狭窄达到80%也不一定有症状。这说明什么呢?其实是“宽容效应”的结果。临床还需要把发育性和获得性狭窄区分开来,还要结合病史、体征综合分析。如果真的想搞明白,仅仅靠影像学根本不可能搞清楚。 张宗恒(脊柱微创):衣服小,人也小,穿着就不感觉瘦。发育性椎管狭窄占少数,对获得性椎管狭窄,包括中央管、侧椎管狭窄及椎间管狭窄,现在处理这部分逐渐靶向化、微创化,更安全、更有效,并损伤更小。
腰椎管狭窄症中医诊治策略及经验分享2020-05-23 来源
2021-10-26 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