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不齐的父母,造就了不同的原生家庭,每每提到原生家庭,大家就会联想到: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原生家庭陪伴与爱的缺失、父母教育方式的欠缺等等对自己消极的影响; 为什么面对原生家庭,我们常常只看到不好的一面有些时候,我们总是把自我否定的,不合理的都归结于原生家庭,似乎是我们逃避自我攻击的一个绝佳出口,利用原生家庭这个港湾把问题推脱给原生家庭; 于是一部分人就提出“和原生家庭和解”这个梗,大部分人觉得是和父母和解,我理解的是:要从内心接纳自己的情绪,和自己和解,为自己负责。 Bowen系统家庭理论中提出,自我分化是是家庭成员必要的成长目标。分化的过程将个人从家庭的情绪混乱中部分解放出来的过程。Bowen理论将自主性和情感联结性并重作为成年人成熟的分化特征。 不自我分化的人倾向于情绪化,对他人不是顺从,就是逆反,他们没有独立自我,相反容易将自己的感受与其他人融合。很难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尤其是面对令人焦虑的事件时。 而那些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传承家庭生命信念,汲取家庭的力量,那些好的、被我们认可的部分早已融入生命,内化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事实上,原生家庭的情感支持,其实对一个人的影响更为持久。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要知道,几十年的耳濡目染,是比任何东西都要强大的力量。它就像雨滴,一滴一滴落在我们身上,开始时总是难以发觉,发现时早已湿了衣裳。“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不管我们想不想承认,基因就像是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先是影响性格,继而影响生活态度,到最后可能就影响了整个人生。 2、影响人生格局 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温柔的世界,美丽的星空,善良的人群; 那等他长大的时候,就有足够的胸怀忍受各种无趣的生活。 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世俗的生活,灰暗的黑夜,残忍的同伴; 那等他长大的时候,就会选择性忽视掉世界的美与善。 你看,人与人起点真的不一样。 3、影响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父母的相处模式,是我们最开始接触和了解爱情与婚姻的入口。 原生家庭也影响了我们后半生的选择,比如如何爱一个人,如何经营婚姻,如何对待孩子。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父母不光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也影响了我们下一代。 人生就是这样,如果开始时不够美好,就学着与生活和解。 把那些在自己看来不够正确的生活态度当成一面镜子,来督促自己; 去读更多的书,走更远的路,看更美的风景,努力形成自己的格局; 试着敞开心扉,试着学会爱与被爱,试着与爱人真心拥抱和互相取暖。 我们终此一生,不过是摆脱那些不好,再去遇见一些美好,直到找到真正的自己。 编辑:科普宣传员小科 想要了解更多心理知识,点击关注,您也可以微信搜索“太原科大心理咨询”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