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1023~1085),字淳夫,河南温县(今河南孟县东)人。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其画于宋仁宗嘉祐年间已为人所知,神宗时期被召入画院,任待诏直长,画艺随着年龄增长越见精进,至哲宗时,虽然郭熙已年逾八十,但依旧能作巨幅山水。以山水见长,师法李成,尤其是在临摹李成六幅骤雨图过程中受到极大启发,又跳出前人牢囿,独创“卷云皴”(又叫“云头皴”)、且所绘树枝劲挺,状如蟹爪。郭熙不但以绘艺见长,在山水理论上也有突出成就。其子郭思将他的艺术见解整理成《林泉高致》一书,其中提出的一些山水画观点依然沿用至今。存世作品较多,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幽谷图》等。 《秋山行旅图》 绢本设色 纵141.6厘米 横9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山石先用湿笔勾出轮廓,线条柔浑圆劲,形如云层,复在阴凹处以片状或卷曲之笔墨密皴,或如乱云,或似鬼脸,因而被后人称之为“鬼面石”“乱石皴”,黄公望《写山水诀》中也说“郭熙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图画是也”。其实这是画家根据火成岩型的山石,观察提炼而成,这种皴法特别适宜表现光影变化,并成为郭氏特有的艺术符号。 近景中间和右侧数棵大树长满虬枝,用笔瘦劲屈曲,主干瘦长多用中锋,画小枝则多用草书法,略带侧锋,上仰似鹿角,下垂似鹰爪、蟹爪,自有一种萧瑟之感。其树法承李成的枯木纹而进行发挥,经过马远、夏圭而流广。整幅气势雄浑,中央山峦螺旋上升,朦胧中楼宇若隐若现,山路上点以行旅人物,乃“卧游”之上品。郭熙为山水画新增了一个表现程式,将画面表现推向更加真实细腻的微妙变化境地,并赋予它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此画是其晚年画作的精品。 (声明:传播收藏知识为宗旨,本文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