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猪附红细胞体高发:这样防治最有效!

 Toddingy 2019-09-16

夏季多发竟与蚊蝇叮咬有关: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病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因为主要寄生在血液中的红细胞中,破坏溶解红细胞体,因此而得名。每到夏秋季节,附红细胞体病就变的多起来,发病原因与这几点密切相关。

1.附红细胞体主要是血液寄生虫,蚊蝇叮咬是主要传播方式;蚊蝇越多的猪场,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越高;

2.应激是主要发病诱因之一: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下降的猪,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天气、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容易爆发此病;尤其是夏季,猪群更容易发生各种应激。

3.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临床症状主要体现这几点

临床诊断要点:发热、贫血、黄疸、毛孔出血点

1、全身尤其是耳根后出现大量针状出血点,出血点比较小,呈现弥漫性,从毛孔渗出(这一点很典型);从远处看全身通红;看猪的腹部,可见铁绣色出血点;

2、慢性发病过程较长,粪便干燥、尿黄,眼睛分泌物成红色泪斑样,体温忽高忽低,逐渐消瘦,皮肤先发红,再发白(贫血造成),最后开始出现黄疸;猪群消瘦,生长迟缓;

3、在解剖时,血液稀薄,伤口止血慢;肾脏、脾脏肿大,脾脏表面有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有弥漫性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

4、全身黄疸,慢性病例皮下黄染,解剖内脏有黄染。

总结:该病的主要特点是贫血、黄疸、呈稽留热(打针就吃食,不打针就继续发热)。针状出血点;发病早期皮肤发红,后期苍白(贫血造成),最后发黄,出现黄疸,消瘦,尿液从黄色最后变为酱油色(溶血造成)。

科学防治附红细胞体,只需这5点

1.消灭罪归祸首蚊蝇:蚊蝇叮咬是附红细胞体的主要传播途径,尤其是蚊子更为厉害。这2年,猪场老板已经开始重视消灭蚊蝇工作,可以考虑使用蚊香,尤其是猪舍里的苍蝇,可以考虑使用蝇蛆净,效果很好。

2.执行日常保健净化:因为附红细胞体病也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在猪群抵抗力下降或受到各种应激时,在猪体内增生速度加快,破坏红细胞,从而导致发病。在夏季到来之际,定期添加多西环素进行保健,可有效预防附红细胞体。现在最流行的预防附红细胞体病的兽药是多西环素,而非其他药物,这个已经成为共识。

3.防止任何形式的交叉感染:附红细胞体会通过接触传播,在注射疫苗,断尾、打针等时候,必须做到严格消毒,尽可能的防治交叉感染。

4.改善猪舍条件,防止应激:在夏季要注意改善猪舍条件,减少猪舍密度,在秋季防止温度骤降、减少转群应激。夏季,在饲料中定期添加VC和碳酸氢钠。

5.治疗时,目前一般采取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和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这2个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产品,也是效果最好产品。

6.搭配复方磺胺与弓形体一起防:附红细胞体在整个高热病过程中,起着传导作用,大家应该高度重视。而附红细胞体往往与弓形体,链球菌混合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