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阻三焦怎么办?

 中医聚会图书馆 2019-09-18


前文讲过:三焦不通是万病之源,如果湿热阻滞,三焦不通,自然会有各种疾病出现。

上焦位于膈肌以上,湿热阻于上焦,胸部之气不再顺畅,会出现胸闷的症状,中焦位于胃脘部位,湿热阻于中焦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进食减少,食欲缺乏,甚至出现脘腹胀满,呕逆症状。下焦大致位于小腹部,湿热阻于此会出现大小便都不顺畅,大便黏腻,小便短赤等等。


湿热阻于三焦有时还会有午后身热的症状,午后是阳气需要下降收敛的时候,如果不能正常地下降就会出现身热,一般有两种原因导致不能顺利收敛,一个是阴虚,一个是通路上遇见阻拦,阴气亏虚的人对阳气不能形成有效的吸引,使阳气不能内藏而发热,所以午后会出现发热的人要考虑自己的情况属于那种。

如果湿邪从外袭入,还会出现一些表证,所谓表证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身体体表的症状,比如:怕冷,湿邪刚侵入人体的时候,还没有化热,本身又属于阴邪,攻击体表的阳气,这时候会出现怕冷的情况,再进攻猛烈一些,就会出现身痛,寒邪侵犯体表也会出现周身疼痛,不同点在于,湿邪引起的疼痛是沉重性的疼痛,痛的时候感觉肢体发沉,这是由湿重沉的性质决定的。


如何治疗呢?叶天士指出要“分消上下之势”。三焦上下纵深,它受阻后主要是上下的通路不通,所以治疗也要对它进行上下分消,三仁汤就是不错的调理思路。

三仁汤:杏仁、白豆蔻、薏苡仁、半夏、滑石、通草、竹叶、厚朴


杏仁、白豆蔻调上焦肺气,杏仁能入肺经,有开宣肺气的作用,而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通利以后周身之气就顺畅,湿邪也就容易化开,白豆蔻芳香质轻,能够和杏仁一起调理上焦之气,,调理中焦的药物选择了厚朴,半夏,这两味药都是苦温辛燥,古人常用来运化中焦脾胃的气机,在腹部胀满时使用。调理下焦选用了滑石,薏苡仁,通草来淡渗,使湿气从下排出,本方还有一味竹叶甘淡微寒,既能通利小便,也能清热,可见本方是以化湿为主,清热力度并不是很强,适用于湿重热轻的情况。


那么湿热型皮肤瘙痒,皮疹就适合用本方,舌红,苔白腻,脉结代不整,辩证适合三仁汤的患者,加入金银花、连翘,应对皮肤瘙痒,皮疹是很好的调理路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