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45001:2018颁布以来,SGS举办了多次内审员培训。从中发现,大家对各类与职业安全相关的词语理解起来很困惑,有很多概念意思相近从而导致理解混乱。 例如:危险/危害、危险源、危险因素/有害因素、(事故)隐患、漏洞、缺陷、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举动、危险物质/致害物、有害物质、事故、事件、风险、伤害方式等等……今天就来剖析一下其相关的联系与区别。 安全基本理论 首先,很多人由于不了解安全的基本理论,而无法准确分辨安全相关的概念,因此,我们先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开始分析。 事故发生是由两个方面引起的:1、能量意外释放;2、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存在缺陷或漏洞;前者构成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后者构成了事故发生的外因。 1、能量意外释放 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2、奶酪模型理论 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 各名词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1、危险源 危险源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像快速运转的机器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光、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即源头、或根本原因)。 例如:高处作业或在高处作业(因为具有能量-势能)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例如: 无护拦或护栏损坏 (物的不安全状态); 未戴安全带(人的不安全行为) 高处作业处无护拦或护栏损坏(能量与状态的组合) 高处作业时未戴安全带(能量与行为的组合) 2、隐患 vs 事故隐患 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国标中“事故隐患”定义: 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与危险源的差不多,只是比危险源的定义稍窄些。 “隐患”一词其含义的汉语解释就是: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隐患”是指第二类危险源,因为这类通常都是带有一定的隐秘性。 3、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害因素: 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危险和有害因素: 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危险因素侧重于人员伤亡或物突发性损坏;而有害因素侧重于身体健康以及慢性损坏;前者表现得稍严重,后者稍轻微而以,基本意义差不多。 4、危险源、隐患/事故隐患、危险和有害因素、漏洞/缺陷、有害物 以上几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图来表示: 假如以上危险物质是一个煤气瓶,那么各项之间分别是: (第一类)危险源:10瓶 装满50KG气的煤气罐(能量物质、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 ▶接口处密封不良;气罐未定期检验 (物的不安全状态,有时候此种微量泄漏情况不易察觉,这就是一种隐患); ▶装接头时,未拧到位;或者使用完煤气后未关阀门(人的不安全行为) ▶放煤气罐的房间无报警装置;无浓度探测装置; (这也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无通风或通风不良;环境温度不当 (这是环境因素) ▶管理不完善 (这是管理因素) 我们在辨识危险源时,如果只识别能量物质而不识别其他危险、危害因素,那么仍然是不能预防事故发生的,管理就会有很大遗漏。 5、风险 不确定性影响-ISO45001:2018 注:风险通常以事件的后果与相关的事情发生的可能的组合来表述。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GB/T 28001:2011 6、事件 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有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GB/T 28001:2011 注1: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注2: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 例如: 未遂事件:发生火情,但未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火灾,造成多人死亡;风险:可能会发生火灾,造成人员死亡; 从以上例子可看出:风险范围最大,事件范围其次,事故范围最小。 严格意义上说:风险包括很多领域的,质量的、环境的、财务的、职业健康安全的,而即便是职业健康安全的风险,也包括两面,正面的和反面的。 综上,我们可以用一个图表示所有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