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斯科保卫战期间,大批警察参军,街头出现哄抢现象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9-09-20






1941年9月30日,纳粹德国集中200万大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起了代号为“台风”的猛烈攻势,形势一度岌岌可危。尤其是10月份,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维亚济马会战中一次歼灭苏联西方面军65万人,莫斯科上下坚持防御的决心开始动摇,全城人心惶惶。

莫斯科市内逐渐混乱

10月10日,莫斯科电台广播德军已经突破近郊莫扎伊斯克的防线,更是加剧了紧张气氛。市内的各级政府部门开始焚烧大批机密文件,紧张进行撤离准备,许多重要工厂和部门向东迁移。受此影响,一些居民也开始扶老携幼准备撤出城区,形势一度极其混乱。

随着大批警察被武装起来送上前线,街头治安无人维持,无政府状态在一些街区开始呈现,许多市民打砸路边的商店仓库,抢夺生活物资。一些工厂的领导人为了保命,也擅自离开了领导岗位,消失的无影无踪,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出现,市内一家香肠生产厂被一次哄抢5吨香肠。

关键时刻,斯大林选择留下

面对内忧外患,苏联政府内部对是否坚守莫斯科也产生了巨大分歧。在莫斯科至高尔基铁路线的一个岔道口上长期停放着斯大林的专列,以便其可以随时撤离。关键时刻,接任西方面军司令的苏军名将朱可夫站了出来,在他的苦苦劝说下,斯大林决定继续坐镇莫斯科指挥作战。消息传开,蔓延全城的撤离行为开始刹车。

为了解决莫斯科的无政府状况,苏联国防委员会发布城市戒严令,同时宣布从半夜到早上5时实施宵禁。1941年10月20日,莫斯科市委在全市张贴布告,动员市民共同维持城市秩序,并组建工人纠察队在街头展开巡逻,一旦发现参与哄抢、造谣等行为及违反戒严令者,立即送入监狱,

后方秩序安定,有力支援前方

很快,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刊登报道:“法院开始调查莫斯科市第二制鞋厂厂长及其他领导人逃跑的案件。厂长瓦尔拉莫夫、车间主任叶夫帕洛夫及其他工厂领导人都逃离了自己的岗位,并侵吞了巨额国家财产。因此必须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对这种擅离岗位者实施严厉打击。”

社会秩序、生产秩序的逐步恢复,让莫斯科市民的不安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这座集中了苏联三分之一工业潜力的城市迅速发挥出了巨大效能,大批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苏军手中,帮助稳定了前方战线。1942年初,苏军在西伯利亚援军和冬将军的帮助下,终于一举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