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手握四十万大军的托孤大臣, 却不发兵, 不然朱棣还不一定成功

 昵称散步收藏 2019-09-21

燕王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最终推翻侄子朱允炆,自己成功登上帝位,这对于手握重兵,并且又身经百战的朱棣来说看来是那么的容易,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建文帝还有一支四十万大军,若是这支军队长官出兵,朱棣还不一定能够成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长官这支军队的大臣,梅殷。

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是朱元璋的乘龙快婿,娶了朱元璋的次女宁国公主,任驸马都尉。朱元璋有诸多的驸马,但是这些驸马中只有梅殷最吃香,朱元璋曾赐诏赞美梅殷精通经史,由此满朝文武对其都非常的敬重。

在朱元璋众多的儿子中,朱元璋最看重的还是长子朱标,一心想把皇位传给他,为此还特意组建了一批武人军团来辅佐朱标。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在悲伤之中发现了孙子朱允炆有朱标身上的影子,将对朱标的思念之情寄托到了朱允炆的身上,于是就想把皇位传给孙子。

朱允炆年纪还小,朱元璋害怕那些功臣不服,对其欺凌,于是开始为孙子的皇位铺平道路,屠杀了众多的大臣。在朱元璋临死前,因为害怕自己的那些儿子回来争夺皇位,于是又下旨禁止他的那些儿子们回京奔丧。除此之外,朱元璋还留下一直四十万大军的部队,交给了自己最喜欢的女婿梅殷,让梅殷做托孤大臣,辅佐朱允炆。

等到朱元璋死后,以燕王朱棣为首的一些藩王就开始不服气这个年幼的侄子,毕竟朱棣当年也是久经沙场,是有着很多战功的人,他怎么甘于受命于这个年轻的侄子呢。不过虽然心中不服,一开始时候朱棣也没有选择造反,但是建文帝继位几个月后,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而选择削藩,一年之内就削去了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而下一个目标就是燕王朱棣。

朱棣在军事上的才能是朱元璋都看重的,因此朝廷在行动上也是非常的小心,不过这也给了朱棣准备的时间。后来忠于建文帝的几个军官抓到了燕王朱棣的几个下属,并以煽动某犯罪送往南京处死,这也给了朱棣起兵的借口,说自己要除去朝廷里的奸佞之臣,于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称自己的行为为靖难,这也就是靖难之役的开始。

靖难之役发动后,梅殷奉命镇守淮安,对防御之事都很上心,发布号令也很严明。建文四年四月,朱棣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很快就打败了建文帝的军队,接着以进香为由,欲图借道淮安。梅殷说先帝曾有禁令,如果前去上香就是违反禁令,如果违反就是不孝。

朱棣知道了梅殷的回答之后非常的生气,派使者前去劝降,说自己是清君侧,是顺应天命。梅殷一看直接割掉使者的耳鼻,然后放走他,并说“留下你的嘴巴,好让你对朱棣说什么叫做君臣大义。'朱棣非常的生气,但是无奈只能借道扬州前往南京。

而梅殷仍然镇守淮安,并没有选择出兵南京救援,结果在建文帝四年六月,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失踪。直到朱棣登基称帝,梅殷依旧是在镇守淮安,至于他为什么没有出兵救建文帝,始终没人知道,一直都是一个谜。

朱棣逼迫着宁国公主写成一封血书寄给梅殷,梅殷看到血书后才知道南京的事情之后,说'本应君死我跟着死,君生我跟着生,但我姑且忍耐一会。'接着为建文帝发丧,之后才前往南京。

按理说,梅殷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女婿,朱元璋能够让他做托孤大臣,还交给他四十万大军,他也是终于建文帝的,如果他出兵救援,朱棣还真不一定能够成功称帝,即便可以,也不会那么的容易,只可惜当时他没有出兵。最终在永乐三年,梅殷在过桥时被溺死水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