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比癌症更可怕,更折磨人的疾病就是尿毒症。 随着生活的发展,肾病的发生率却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人染上肾炎、肾衰竭、甚至是尿毒症。 《柳叶刀》研究报道称,我国约有2.5亿的慢性肾病患者,其中2%的人可能患有尿毒症。 一旦下肢有4种症状,多半是肾脏问题,若都有,离尿毒症就不远了!1、严重浮肿 当眼睑、脚踝处发生浮肿,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肾脏出了问题。 浮肿说明身体水的代谢异常,而肾脏主要就是调节体内的水平衡。 若用手按脚踝处,一按出现一个坑,叫做可凹性水肿。 当持续性或全身浮肿时,说明病情严重了。 2、小脚趾干瘪无华 古代中医理论认为:足部厚实肥大者长寿,足部干瘪无华者主夭。 而和肾脏有关系的是小脚趾,因为足少阴肾经起源于小脚趾。 因此小脚趾头干瘪无华者是肾气不足的表现,也预示着肾脏健康出了严重问题。 3、下肢冰凉怕冷 下肢皮肤比较苍白,没有血色,经常出现怕冷症状,多是肾脏亏虚。 并且经常有疲惫不堪,烦累,精神萎靡的症状。 一旦身体出现异常,及时的检查,不要拖延,小心肾衰竭,尿毒症的发生。 4、皮肤严重瘙痒 一旦,肾脏严重受损,会导致血钙严重流失,血磷指数升高。 过多的血磷,就会引起皮肤瘙痒。 瘙痒症状会加重,有时皮肤痒起来,怎么也无法缓解,甚至无法入睡。 一旦出现这种症状,就要警惕肾脏出现问题。 有三个习惯的人,会让肾慢慢"坏掉",趁早改掉!一、经常熬夜 有些人是熬夜工作,有些人熬夜追剧,有些人熬夜发呆。 无论是熬夜工作,还是熬夜玩乐,对身体损伤都是巨大的! 熬夜会让身体免疫功能损伤,对肾脏的损害很大,还会令内分泌紊乱,导致细胞突变。 二、抽烟酗酒 香烟中含有很多有毒物质,肾脏又是身体的"过滤器",难免要受其毒害。 酒精会影响机体中氮的平衡,增加蛋白质的分解,增加血液中尿氮素的含量,必然会增加肾脏负担。 三、不重视血压 人到了中年,或多或少的会出现血压的不稳定,高血压是普遍疾病,很多人都不在乎,不控制。 长期高血压的环境,肾脏受损,导致肾缺血,肾小球功能受损。其受损程度取决于高血压患病时间的长短和严重程度。 预防肾病,关键控制好血压水平,预防高血压。 养护肾脏,远离尿毒症,做到“三多三少”!三多: 1、多黑色 中医讲,黑色入肾,肾喜欢黑色食物,经常吃点黑色的食物,可保护肾脏健康。 黑豆,被誉为“肾之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 桑葚,营养极高,经常吃一点,有益肾脏健康。 中医药典籍中,公认桑葚有滋肝、补肾、明目、滋阴、养血、黑发、延缓衰老等功效。 2、多喝水 肾脏是水脏,适当的补水会促进肾脏的排毒等功能 平时也可在水中加入以下小植物,如白鼓丁,番麦须搭配玉竹,玫瑰花,制成白鼓丁番麦须茶,泡水喝即可。 白鼓丁,可利尿通淋,素有''尿床草''之称,有很好的利尿之效,还可促进排毒,减轻肾脏负担。不仅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同时对调节血糖、血脂。 番麦须,入肾、膀胱经,具有利尿、利胆等作用,可改善肾炎、泌尿系感染,有利于慢性肾炎,促进肾脏排毒的作用。 玉竹,就是常说的玉竹。《大明本草》:玉竹,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玫瑰花,性质温和,起到中和调节之用。 几者搭配,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减轻或消退浮肿,降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有利于改善慢性肾炎,促进肾脏排毒。 3、多排尿 憋尿,会使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诱发尿道炎、膀胱炎,甚至会损伤肾脏。 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压力升高,而膀胱压力反射紊乱和憋尿肌功能下降等会导致尿液反流,诱发肾盂肾炎,损害肾脏功能。 所以,有尿及时排,尽量不要憋尿,最长时间憋尿不要超过1个小时。 三少: 1、少喝饮料 人们生活丰富,各种的饮品也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很多人甚至拿饮料,果汁,咖啡代替水分。 长期喝饮料,含有大量的糖分,会增加肾衰竭,糖尿病的发生。 并且饮料中的食品添加剂,也会抑制有毒物质排毒,增加肾结石,尿毒症的风险。 2、少夫妻不节制 中医讲“夫精者,生之本也”。 不“节制”的生活,会严重伤肾精,对其他脏腑也没有益处。 肾脏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生殖器官便会长期充血,没有休息和恢复的时间。 长此以往,不仅免疫力会下降,还会出现功能性紊乱,肾功能和其他功能,也可能出现不同的障碍! 3、少口味太重 “肾为水脏”,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 盐吃得多,吃得太咸,或是一些酱油,熏制食物摄入的多。 都会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引起身体部分水肿,甚至会导致血压升高。 当肾脏血流量不能维持正常流量时,很容易诱发肾脏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