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宫八卦解读——包璇玑

 陈氏中医馆779 2019-09-22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包岗辉     时间:2017-03-09      繁體中文版     

乾【卦一】乾为天乾上乾下

【题解】

此卦为天上天下、健健不息之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乾为纯阳,纯阳为太阳,由太阳的照耀,可以有天上和天下之分;从人事的角度来看,乾为男人,男人的强健,可以决定地位的高低。乾字有崇

拜太阳之象,有强健之意。杂卦传说:“乾,刚也。”刚字有开垦冈地之象,而男人则为田力,田力当有健康之体魄,因此刚即刚健之意。

【原文】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

乾:大人祭祀,有利的占卜。

彖说:“乾元”伟大啊,万物在它的帮助下开始形成,最终统御天下。云气漂流,雨水施下,吞噬物质,流转而形成形体。只有大大明白了开始与结果的道理,卦的六个爻位也就应运而生。产生时就像是乘坐在六条飞龙拉动的车子上,借此统御天下万物。天的阳刚之道改变、转化,万物各自形成自己的道以及形体。保证交合才能够谐和万物,如此才便利于占卜。首次出现在民间的灵龟与蓍草,各国感应到它们的神奇,因此而变得安静、祥和。

象说:上天的运行,就像健康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君子借此而自强不息。

【注析】

乾的卦辞,“元”、“亨”、“利”、“贞”四个字,有两种读法:一为元、亨、利、贞,一字一断;一是元亨,利贞,两字一断。一字一断为字意延伸的读法,不是卦象的本义;因为易的精义之一,就是如何天人相应,而乾卦就是最为为典型的天人相应。乾的六个阳爻具有相同的性质,但由于地位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六个阳爻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九五对于秩序的建立,因此为有利的占卜。

乾卦的彖,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对“元”字“资始”、“亨”字通达、“利”字适宜、“贞”字“庶物”的解释。“资始”在于“云行雨施”。之所以通达,在于引三才之道形成六爻之卦,通天地达人道也。之所以适宜,在于万物的形成以及保证交合而形成更多的变化,顺应“元亨”之道,如此方才适宜。贞就是占卜,用什么占卜,用老百姓都知道的东西,蓍草与灵龟。我们知道,乾坤两卦是《易经》的门户,但是由于彖与卦爻辞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理解上必然会产生偏差。卦爻辞贴近自然,贴近实事;而彖讲究一些抽象的道理,主观发挥的意愿很强。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仔细的体味。

乾的卦象就是天上的太阳,如何效法自然,从太阳得到启示?太阳象征着光明,反应在社会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去实现这美好的愿望,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也是养生健康之道。

象则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总结为自强不息,也就是勤奋并为之持之以恒。百姓之所以被称谓“小人”或者“小民”,就在于顺应自然的本性;而君子则是对勤修身、有学识、懂礼仪并且精通一些特殊技艺的人的称谓,这样的人善于完善自己,能够从自然之中领悟出许多道理,并且创造性的运用到推动社会进步的进程中。

【原文】

初九:潜龙,勿用。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彖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彖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彖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彖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龙,有悔。彖曰: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彖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译文】

初九:潜藏的龙,不要用来行动。彖说:“潜龙勿用”,因为阳爻在最下面。

九二:在田野里出现了龙,有利于看见伟大的人物。彖说:“见龙在田”,是阳刚之德实施的普及的原因。

九三:君子整日自强不息,傍晚好像警惕的样子,大的危害发生也不会出现过错。彖说:“终日乾乾”,是在反复说。

九四:龙有时飞跃在深渊之上,没有过错。彖说:“或跃在渊”,前进也没有过错。

九五:龙在天上飞翔,有利于看见伟大的人物。彖说:“飞龙在天”,大人已经造就。

上九:飞的过高的龙,有所悔恨。彖说:“亢龙有悔”,是因为盈满不可以保持长久的姿态。

用九: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吉祥。彖说:用九的意图,就是告诫:像天的阳刚德性一样的人,不可以作为首领。

【注析】

初九爻,潜为潜藏。九二爻,第一个“见”为出现,第二个“见”为看见。九三爻,终日乾乾,就是“终日乾”复又“终日乾”,自强不息之意。夕,为傍晚。惕若,为警惕的样子。九四爻,或,为有时。上九爻,亢(kang),字象为高头之几,必有所不便,因此亢有过高之意。

初九为最下面的阳爻,具有与其它五爻同样的性质,就像同为王子一样。与九二虽然最为接近,但九二却居于中位,有一定的职务,初九只是“它”的依附而已,听话会被拉拢,不听话随时会被打击。与九四是相应位置,似乎要同病相怜,其实骨子里面又相互看不起,况且位置比较遥远,因此成为不了“它”的外援。如此情形,只有潜藏起来,伺机而动。彖将“潜龙”看作是阳爻在最下面的位置的形象,既然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不作为。

九二居于下卦中位,为拥有一定实权的王子。“它”的辅佐,初九与九三皆当位,因此必然会有所建树。九二很像九五,如果九五为帝王的话,九二就是最好的王位继承人。九二出现在下卦,因此就像龙在田野出现一样。九二必然能够建功立业,所以很容易得到九五的召见。彖将龙的行为看作是德性的实施,至于在田野出现,就像德性普及到了寻常百姓身上。

九三地位有些尴尬,“它”既是九二的辅助之一,又与相当于太子的九四临近,九四与九二为最直接的对手,九三哪个也不能够得罪,因此就需要时时刻刻的谨慎小心。好在九三当位,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彖将“终日乾乾”理解为“终日乾”复又“终日乾”,反复的如此说,就是“反复道也”的意思。

九四与初九一样,处在内外卦的最下面。与初九不同的是,九四相对地位尊崇,为九五所依赖,即使有所行动,也不算过错。彖对九四这个与九五之位只有一步的人,予以很明显的鼓动——“进无咎也”。爻辞说“或跃在渊”,只是说偶尔、有时,根据需要,太子可以监国。如果按彖说的进一步,就是“飞龙在天”,那么老龙怎么办?除非相互残杀。那么,不只是“无咎”的问题,简直就是凶祸。

九五如同在天空飞翔的龙,行云弄雨,霸道威武,地位崇高,为万众所瞩目。所谓“利见大人”,就是利于民众见到伟大的人物。彖将“飞龙在天”看作是大人造就的形象,“造”就是造就、成就。

上九为太上皇,地位同九三一样需要小心谨慎。上九阳爻阴位不当,同九五一样霸气凌人,九五看好九二与九四,上九看好九三,如此必然会乱作一团。九三既没有九四之名,又缺乏九二之实;因此,对于上九来说,一步走错,下场凶险至极。上九如果要有什么言行,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必然会悔恨交加。彖将龙的“亢”理解为如水的“盈”满,龙的“有悔”,是因为“不可久”的原因。过刚易折啊!

用九为《易经》的编者有意加入的部分,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乾卦六爻,因为全部阳刚的性格,发生冲突为必然的局势。一旦冲突,就会形成如战国七雄相互厮杀的局面,最后的胜利者只会有一个。对于乾卦的六龙,幸存者也许只有“潜龙”,那时就会形成一阳来复的新格局。至于用九说的:“见群龙无首吉”,果真吗?通观六爻,也许正是九五的元首地位,方才震慑群龙,形成众龙自强不息的局面,所谓“压力就是动力”。如果群龙无首,必然各自为是,彼时腥风血雨天昏地暗,怎可言“吉”?彖似乎与用九一唱一和,用九说“群龙无首吉”,彖就说“天德不可为首”。那么,试问:天德不可为首,何德可以为首?阳刚自强不息的不可以为首,难道要依靠谦虚?尧帝欲禅位许由,许由谦虚不干,最后舜帝继位,做出了很大的成就。或许,彖中带有言外之意,你是帝王,我是帝王师,我为首。再看看用九说的“群龙无首”,好啊,不仅吉,而且大吉,终于该我大显身手了。

【总结】

乾卦讲的是刚健自强的道理。想要成就伟大的人物,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刚劲,以及自强不息的恒久之心,具备此二点,将十分的有利。初九为刚健的开始,可谓是尚不刚健,因此需要像“潜龙”一样,不断的获得滋养。如果说初九为襁褓之中的婴儿的话,到了九二已经可以爬着行动,就像“见龙在田”一样,偶尔活动一番。九三如同学步的婴儿,磕磕绊绊,在所难免,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候,因此当时时小心在意。九四就像学会了走路想要跑动的幼儿,偶尔跑跑,即使绊倒了,伤害也不大。九五就如同行动自若的儿童,活蹦乱跳,调皮可爱。上九就像有过分举动的青少年,犯了错,就会后悔不迭。用久则为至刚至健之境,筋健骨刚,体强神盛,精力饱满,可无所不为。

占得乾卦,当自强不息,方才有利。占得初九,当潜藏无为。占得九二,当偶尔在市井田野之中出现,有机会得遇贵人。占得九三,当早晚警惕不松懈,方才无咎。占得九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偶尔有大的举动,无咎。占得九五,龙腾天下,诸事有成。占得上九,过于用势,心中有悔。

履【卦十】天泽履乾上兑下

【题解】

此卦为天下有泽、履下小心之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天底下的沼泽,危险处处,当谨慎小心脚下;从人事的角度来看,内心喜悦而外表健步不止的样子,必然会行动出现差错。履字有载着躯体日复一日的行动之象,本义为鞋,引申义为踩。杂卦传说:“履,不处也。”不处就是不能相处之意。

【原文】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译文】

履卦:踩到老虎的尾巴,老虎却不咬人,应该祭祀。

彖说:履,就是柔爻踩住了刚爻。兑说响应乾健,所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在于九五刚爻中正,踩在帝位上不用愧疚,是光明的象征。

象说:天上泽下,就是履的卦象。君子借此分辨上下地位的不同,并且由此确立民众的志向。

【注析】

咥(die)字为口至,咬之意。

乾主刚健,兑为说、同悦,健步而前,内心喜悦,如同穿着鞋子行走在宽敞的大道上,故而利于祭祀。乾为重刚,形同大老虎;六三不当位,着履而走在其后,踩到虎尾。不过,六三能够与九四相互吸引,而不至于受到“它”的攻击,故而“履虎尾,不咥人”。

彖对“履”的解释就是踩,是柔爻踩到了刚爻。至于对“履虎尾,不咥人”的解释,有些模糊不清。彖用了一个“应”字。如果说到应,只有六三与上九的相应,不存在兑卦与乾卦的相应,因为九二与九五排斥。彖对于“亨”的解释,就是亨通的意思。九五中正之君,踩在帝王之位上,十分称职,没有丝毫的愧疚之感,因为“它”可以将天下的事业向光明推进,万事万物可以亨通。但是,仔细考虑,卦的主题是“履”,柔爻踩到了刚爻,不烧高香也就罢了,何来亨通呢?最好的解释就是“享祭”,去烧高香,祭拜祖宗的保佑。

象对履的解释,关键在于“上”、“下”二字,可上天,可下泽,凭借的就是履,履就是鞋子之意。当然,也有后一种可能,就是对卦象模糊的描述,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后。履卦上下不能够平等的相处,九五与九二,九五与上九、九四,时刻处于紧张的氛围中,作为一国之主,大象告诫“它”,要能够分辨上下的关系,在上九五震慑九四与上九,情有可原;在下方的九二内心和悦,就没必要过于严责,不过要主导“它”的志向,不能过度沉溺于欢乐,要“它”奋发有为则可。

【原文】

初九:素履往,无咎。彖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彖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彖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彖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九五:夬履,贞厉。彖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彖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译文】

初九:穿着朴素的鞋子前往,不会受到怪罪。彖说:“素履之往”,是初九独行的愿望。

九二:踩在坦坦荡荡的道路上,被囚禁的人占卜吉祥。彖说:九二“幽人贞吉”,在于其居于中间位置,却又不自乱阵脚。

六三:眼力不好却能够视物,腿脚不便却能够走路,踩到老虎的尾巴,老虎咬人,凶险,不过如果是武士为了效忠君王慷慨赴难需另当别论。彖说:“眇能视”,不足以拥有光明。“跛能履”,不足

以和他同行。“咥人之凶”,在于其位置的不适当。“武人为于大君”,在于“它”志向是为了刚爻。

九四:踩到老虎的尾巴,心惊胆颤,不过最终吉祥。彖说:九四“愬愬终吉”,在于“它”志向得以施行。

九五:鞋子断裂,占卜凶险。彖说:九五“夬履贞厉”,但位置却是正当。

上九:观察履卦,仔细推究,“它”的最终结果为大吉。彖说:上九“元吉”,在于有大的庆祝活动发生。

【注析】

初九爻,素履,为不着色的鞋子。九二爻,幽人,为被囚禁的人。六三爻,眇,为目少,意为视力不好。跛,为足之皮,有颠簸之意,引申为腿脚不便。武人,为习武之人。九四爻,愬愬(su),愬字为朔风寒心,有冷颤之意。九五爻,夬,为决裂之意。上九爻,考为考察、分析。祥当为“详”之误写,或者此二字通用。旋为旋转,譬如画圆,又回到起点。

初九为鞋子,在最下位、当位,如同穿着朴素的鞋子,身份地位相当,如此向前,就不会受到九二的斥责。彖的解释,初九穿“素履”,不是与人同行,而是自己想要独自行走。

九二内心充满喜悦,向前的道路上有六三辅佐,可谓道路一片平坦;在九五重刚的重压下,形同幽人,道路既然得到畅通,就能够走出困境。彖的解释,占卜吉祥,在于九二得中的地位以及不自乱的处事方针。

六三为此卦唯一的阴爻,处在重刚的包围之中,阴处阳位不当,如此情形,眼力怎么好使,腿脚怎么便利,慌乱之中不小心踩到了九四,就像踩到了大老虎的尾巴一样,让人极为害怕。处境艰险,又行动失当,故而十分凶险。对于这种极弱之势,处在重重包围之中,却能够勇敢的踩虎尾的精神,爻辞补充了一句,“武人为于大君”,武士就应该有这种为了君主慷慨赴死的决心与行为。彖的解释比较详尽。

九四不当位,跟着九五,如同时刻陪伴在大老虎身侧,稍有不慎,就会出错。不过,九四与九五为同类,能够坚持并奉行九五的意志,因此最终吉祥。彖的解释,九四的最终吉祥,在于九四与九五一体,能够将志向施展。如果将整卦看做一只鞋子,因为主导内卦的九二与主导外卦的九五排斥,最终导致鞋子的一分为二。这种情形,无疑是一种凶兆。因此爻辞以“贞厉”来下断语。彖的解释,出现这样的征兆,却不能够算九五的过失,因为九五中正的位置正当。

上九情况比九四还遭,本来十分凶险,只是仔细的推究分析,情况却另当别论。其一,因为“履”的影响,对“它”最为排斥的九五处境不妙。其二,九四为虎尾,上九就莫名其妙的成为了虎首,可谓莫大之喜。其三,整卦五个阳爻,只有上九得六三之应,可谓上天的格外关照。真可谓“元吉”啊,不大庆一下也说不过去啊。彖看的很准,上九应该大庆。

【总结】

履卦说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初九素履前往,九二被幽禁,六三受到刑罚,九四恐惧,九五决裂,上九峰回路转逢凶化吉。

占得履卦,会出现大的风险,祖宗保佑才会度过。占得初九,坦诚示人,就不会有错。占得九二,劳改犯人或者经常不外出的人占卜吉祥。占得六三,虽然凶险,也要义无反顾,视死如归。占得九四,办事出现大的差错,要意识到危害,有错知改,最终就会吉祥。占得九五,出现危机,会失去领导的地位。占得上九,意外之喜,大的升迁。

同人【卦十三】天火同人乾上离下

【题解】

此卦为天下有火、同人亲近之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天下有火,如同朗朗乾坤,一片光明;从人事的角度来看,如同夜空之下,很多人举着火把聚集在一处。同人,就是与人同在。杂卦传说:“同人,亲也。”亲就是亲近、亲切,有和谐相处的意思。

【原文】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并,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译文】

同人卦:在野外亲切地与人相处,祭祀,有利于长途跋涉,有利于君子占卜。

彖说:同人卦,六二柔爻取得内卦中间位置,并且与乾卦九五爻相应,所以叫做“同人”。同人的卦辞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说的是作为元首的行动。离主文明,以文明为旗帜,效仿九五的健健不息,位置中正且相应,这就是君子应当做的事情。唯有君子的作为能够与天下人的志向相通。

象说:天与火合并在一起,就是同人的卦象。君子借助分种类、别族群的办法,辨析事物的不同。

【注析】

野,《说文》“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就是鲜有人迹之处。

乾为天,离为火、炎上。火在天下,火势向上,就像火要与天亲近一样。火与天越近,也就表明火势越大。天的无垠,自然利于火势的任意延伸。反应在地上,就是无垠的旷野。就像要远行的人一样,利于远行。九五如同高高在上的君王,六二就像在九五庇佑下的君子,九五为六二提供了任意驰骋的空间,因此对于六二来说是有利的。

彖解释了什么是“同人”,以及君子如何实现“同人”的精神。“同人”是六二中正与九五的相应。仿佛文王与武王的故事。文王为武王扫平了统一天下的障碍,武王最终取殷代周。上下一心,元首就可以行动。为了文明,君子不懈的努力,如此,君子的地位就会确立。

象结合同人亲近的用意,推而广之,提出区分种类、区分族群的办法。系辞传曰: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同类同族的,相互亲近,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君子就要学习这种方法,分清敌我,找到朋友。

【原文】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彖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彖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彖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彖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彖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彖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译文】

初九:在门口同人亲近相处,没有过错。彖说:初九走出门户同人一起,谁又会怪罪?

六二:在宗庙同人亲近相处,为小的失礼行为。彖说:六二“同人于宗”,是艰难的道路。

九三:将兵丁埋伏于草莽之间,在高陵之上悬挂上旗帜,三年不用兴兵打仗。彖说:“伏戎于莽”,是因为敌人的刚强。“三岁不兴”,是安全的行为。

九四:登上敌人的城墙,却又不攻克,吉祥。彖说:九四“乘其墉”,本义就是不攻克。九四的吉祥,就在于围困住敌人,让敌人反而听从自己的命令。

九五:与人亲近的相处,先是嚎啕大哭,而后又笑了,这是大军攻克敌人之后相遇的情景。彖说:九五在先前与人亲近相处,凭借的是“它”得中正直的性格。后来大军的相遇,说的是相互都攻克了敌人的城墙。

上九:在郊外与人亲近相处,没有悔恨。彖说:上九“同人于郊”,但志向却未得到伸展。

【注析】

初九爻,门,为门口。六二爻,宗,《说文》“尊祖庙也”,即宗祠。九三爻,戎,为兵丁。莽,为荒草荆棘之间。升,为升高,当指旗帜而言。高陵,为高的丘陵。九四爻,乘,为登上。墉(yong),《说文》“城垣也”,为城墙。九五爻,号咷,为大声哭泣。大师,为大军。克,为攻克,克服。

初九为六二的忠实百姓,为同人亲近的开始,如同在门口与人亲近,准备有所行动。初九当位,响应号召,义无反顾,所以无咎。彖将初九的“无咎”理解为“谁咎”,意思就是没有人怪罪。

六二居于内卦的中间,就像宗族管理的地方——是很严肃的地方。六二中正,与九五相应,应该等待九五的征召;但处在同样当位的初九与九三之间,出于异性相互吸引的本性,难免会出现有些亲昵的行为。在宗祠的地方与人的亲近,是失礼的行为。彖的意思,六二的行为本身就是“吝道”。

九三为内卦火焰的最上面。如果初九是家庭、六二是宗祠的话,九三就像护卫家园的城墙。九三与外卦的九四相邻。同性排斥,且九四不当位,难免会有矛盾发生。如果要保持上下的亲近态势,内卦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或者智谋来维持这种关系。方法是疑兵之计,虚实并用。对方摸不清你的底细,就不会仓促行动。因此可以保持比较长期的相互对峙。彖认为九三之所以要埋伏起来,是因为敌人的刚强;之所以三年不兴兵,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九四不当位,夹在九三与九五之间受排挤,可又进退不得。本来情形不大好,但是在同人亲近的大环境下,也没有大的坏处。内卦火势上炎,九四做出错误的决定,迅速的攻上六二的城墙。六二与九五有交好之心,九四攻城却不破城,即可以彰显己方的实力,又不损害双方的关系,如此才会吉祥。彖认为九四的行为为围而不攻,另有目的。

九五中正之君,当九四先行之际,九五大师跟进。九四与九三拼杀,故而有嚎啕之音。九五进入城墙之后,与六二相遇,彼此互结友好,为美满的结局,因此又笑了。彖认为九五的“笑”,因为“它”的中正,爻辞的“相遇”就是“相克”。

上九为故事的结局。外卦的九四与九三兵锋相对,建立功劳;九五与六二缔结友好同盟,志得意满;而上九寸功未建,一无所得,本来应该悔恨才对,只是他本身的处境却由坐卧难安而变得与人在郊外亲近相处,简直不可同日而言。九五为王都,上九如同郊外。彖对上九的处境认为是壮志未酬。

【总结】

同人卦说的是如何与人亲近的方法。与人和谐相处,自然利于远行,利于君子占卜。初九在门口与人亲近相处,六二在宗庙与人亲近相互,九三在草莽之中埋伏伏兵,九四登上对手城墙,九五大师胜利相遇,上九在郊外与人亲近相处。

占得同人卦,当为吉卦,有利于远行,有利于得到朋友。当然,行为正直的人占问最为吉祥。占得初九,出门就会找到朋友。占得六二,会做出失礼的举动。占得九三,与人相处,要懂得虚实,要让别人对你莫测高深,忌讳与人过分亲近。占得九四,做事能够掌握分寸,谨守道义,吉祥。占得九五,先忧后喜,雨过天晴。占得上九,没有功劳,却有福利,有意外之得。

无妄【卦二十五】天雷无妄乾上震下

【题解】

此卦为天下震动、无妄去灾之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当为火山、地震等影响广大的灾害的发生;从人事的角度来看,当为震惊天下的大事发生,如黄巢起义、戊戌变法等等。无妄,妄为亡女(汝),莫名之灾害,而令汝亡;无妄当为无妄想、无妄为,善莫大焉。杂卦传说:“无妄,灾也。”灾,就是灾害。

【原文】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译文】

无妄卦:大人祭祀,有利的占卜。“它”的不正当而有麻烦产生,不利于有所外出。

彖说:无妄,九五刚爻自外前来,然后入主内卦的六二爻位,内卦震动而外卦不停止,原因就在九五刚爻得中并且与六二相应。大的亨通,借此确立正当的地位,这就是上天的命令。至于“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既然前往会有灾害,又为什么要去呢?既然上天的命令就是不庇佑,不如离开啊!

象说:天下雷行,万物参与,这就是无妄的卦象。碰到这样的情形,先王用“茂盛”的办法应对,也就是顺应时机孕育万物,让万物得以休养生息。

【注析】

乾主刚健,作为元首,就像汉武帝一样,不肯消停,没事也要找点事来。上卦纯粹阳爻,九五中正之君,缺乏良配;下卦的六二也中正,且与九五相应;因此九五展开对六二的追求。九五有所行动,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样,上九与六三相应,九四与六三为亲近邻居,初九与六二青梅竹马。九五追求六二,由此产生多个矛盾,闹得天下沸沸扬扬;天下雷行,万物皆受到波及。对于九五的择妻,本无可厚非,因此卦辞说“利贞”。九五的失策就是自己亲自前往追求六二。因此“匪正”,非正当的正确的行为。九五失策带来的后果,就像眼疾一样,病不大却不得不立马解决。即“有眚”。

彖的解释,一边说“天之命也”,一边说“天命不佑”,有些让人费解。其实并不矛盾。“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是说九五从外来想要主宰六二之地,原因就是卦象“动而健”的性格使然。“天之命也”,说的是九五“刚中”、“六二”而应,六二顺从九五,就是“天命”。因此举行“大亨”,借此确立这种地位——“以正”。后半部分的解释,是作者对“匪正有眚”意思的发挥。既然是无妄之灾,又何必前往;无妄之灾,就是上天不庇佑的表现,如此不如离开隐居。

象针对卦象无妄之灾的表现,提出休养生息的建议,借此让万物或者社会再兴盛起来。

【原文】

初九:无妄,往吉。彖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彖曰:“不耕获”,未富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彖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九四:可贞,无咎。彖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彖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彖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译文】

初九:没有灾害,前往吉祥。彖说:没有灾害的前往,是得志的表现。

六二:不去耕作却有所获得,不去焚烧却成为可耕作之田,如此好事,当然有利于前往。彖说:六二虽然“不耕获”,但也并没有因此而富有。

六三:没有灾害的灾难,或许就反应在牛的身上,行人得到了牛,就是邑人的灾难。彖说:行人得到了牛,就是邑人的灾害。

九四:可以占卜,没有过错。彖说:九四“可贞无咎”,是本来就存在的情况。

九五:没有灾害的疾病,不用吃药就会好转。彖说:有灾害的药物,不可以尝试。

上九:没有灾害,行动却有麻烦,没什么好处。彖说:有灾害的行动,是道路穷尽所带来的灾难。

【注析】

六二爻,菑(zi),字有田中焚草之象,焚烧荒地成为田地,就是菑的含义。畬(yu),乃余田也,为可耕作之田地。

初九当位,虽然与九四不应,但却与六二比邻亲近。既然“无妄”,自然“往吉”。彖将初九的吉祥归结为“得志”。

六二中正,不耕而获,在于初九的劳作;不菑畬而得到新田,在于九五的赏赐。九五高高在上,而没有阴爻相伴,六二当主动前往,那样前途将不可限量。彖的解释,六二跟着初九就不会富足。

六三不当位。如果说初九是为六二耕作的人,六三就像耕作的牛。耕作的人,当位没什么过错,而耕作的牛因其不当位却容易走失。初九是“邑人”,九四是“行人”,一旦初九与六二过于亲近,六三则容易被排斥而走失。如果六三被九四得到,就是初九的巨大损失。彖的解释,行人得到了牛,邑人就会因失去牛而无法耕作,如此就是邑人的灾难。

九四不当位,遭同性的九五排斥,就会容易出走。九四出走(行),就会得到六四。无论九五造成怎样的无妄之灾,九四总有所收获。“无咎”指九四不当位而言。“可贞”,指九四有所收获而言。彖的解释,固有,为很牢固的拥有。

九五处在三阳爻之中,难免不会对六二怀有相思病。相思苦,非药可医。一旦良缘结就,自然不药而愈。彖将“无妄”理解为灾害,“无妄之药”就成了有毒害的药。

上九虽然与六三相应,可是九四近水楼台先得月,前去必定会与九四冲突,九五倚重于九四,上九自然一点好处也捞不着。彖的解释,上九前进无路,因此受到灾害。

【总结】

无妄卦说的灾害的辟除。初九没有灾害,六二不劳而获,六三丧牛之灾,九四没有过错,九五得疾不药而愈,上九虽然无灾却麻烦缠身。占得无妄卦,当为吉卦;保持自身中正,不随便行动,就会有意外收获;如果行为不正当,就会带来不得不解决的麻烦。占得初九爻,吉祥,自己的称职工作得到六二领导的青睐。占得六二爻,吉祥却面临抉择,如果安于现状,会有所获得,但难有大的成就;如果有晋升的机会,又去主动的谋取,成就不可限量。占得六三爻,郁闷,必然有所损失;被自己人得到还好,被外人得到就会对自己人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占得九四爻,被排斥,出行却有意外之财,喜忧掺半。占得九五爻,出现问题,要对症下药,不要有病乱投医。占得上九爻,很悲催,躺着也中枪,行动就会麻烦。

姤【卦四十四】天风姤乾上巽下

【题解】

此卦为天下有风、万物邂逅之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天下有风,呼来吼去,行遍千里,与万物相遇;从人事的角度来看,巽为长女,乾为老夫,长女与老夫邂逅,而行暧昧之事,为人所不齿。姤(gou),乃女后也,后为诸侯之长,姤字本义,当为强势如诸侯之长似的女人。杂卦传说:“姤,遇也,柔遇刚也。”此意,“姤”当同于“逅”,邂逅之意。

【原文】

姤:女壮,勿用取女。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译文】

姤卦:卦象就像一个强壮的女人,不要迎娶这样的女子。

彖说:姤就是相遇,柔爻与刚爻的相遇。“勿用取女”,不可以长久相处。婚姻就要像天地的相遇一样,细细品味万物的情感,并且感受它们美好的向往。作为阳刚的男人,要以事业为重,如果遇到中正的君主,天下之大就可以任从自己行走。姤卦的现实意义重大啊!

象说:天下有风,就是姤的卦象。诸侯之长借此实施君王的命令,并且通告四方民众。

【注析】

壮,为强壮或者强势。取同娶。

乾为老夫,巽为长女,乾刚气纯粹而健康好动,巽柔顺而低伏,乾上巽下,有老夫长女交媾之象。卦气阳爻势大,但有衰落之势;阴爻虽弱,但有上长之势。女子势大,将非男子之福。因此卦象以“壮女”来形容。对于一个缺乏贞操的女子,且又心怀野心,这样的女子,怎么能够迎娶呢?

彖的解释,姤就是邂逅,是柔爻对刚爻的主动邂逅。“勿用取女”,长女与老夫只是短暂的交欢,老夫会很快的老去,长女会逐渐的强壮,难以长久的相处。接下来,彖联想了许多:人不要沉迷于鱼水之欢,应该增长自己的学识,感悟更多美好的事物;一旦得到中正的九五之尊赏识,天下还有哪里去不到,还有什么得不到?

姤卦为天下之风,与万物邂逅。风的传播,可以说无所不在。象就看重了这点,对于君王的诰命,诸侯之长要起到风的作用,让四方的民众都能够知道。君王的政令得到贯彻,就会将社会治理的太平。

【原文】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彖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彖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彖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彖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彖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彖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译文】

初六:被系缚在金属的桩子上,占卜吉祥。如果有所前往,会遇到凶险。爻象就像一头瘦猪在圈内来回徘徊。彖说:“系于金柅”,为柔爻道路的被牵制。

九二:庖食有鱼,不是过错,但却没有宾客的份。彖说:“庖有鱼”,从道义上讲,也不会与宾客共享。

九三:臀部受到伤害,走路一瘸一拐的,虽然情况十分不好,但也没什么大的过错。彖说:“其行次且”,是因为行走的时候没有别人牵引。

九四:庖食没有鱼,站起来争执,凶险。彖说:九四“无鱼之凶”,是因为远离民众。

九五:用杞柳包裹着瓜果来比喻,美好的东西虽然一时隐藏了起来,但时间久了就会从天上掉下,从而显露出来。彖说:九五“含章”,是因为地位的中正。“有陨自天”,志向就是不舍弃命运的安排。

上九:在“它”的最顶端邂逅,情形不妙,但也没什么过错。彖说:“姤其角”,是在上道路的穷尽,因此情况堪忧。

【注析】

初六爻,金柅(ni),《释文》说“柅,说文作檷”,《说文》说“檷,络丝柎也,柅就相当于缠绕丝线的木椎之类的工具。东汉马融云:“柅在车下,所以止轮”,因此又有人将柅解释为“止车木”。柅字乃木尼也,当为光杆之木,金柅,当为金属与光杆木结合而成的栓马之类的桩子。蹢躅(zhizhu),即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九二爻,包同庖,为烹饪食物的意思。宾为宾客。九三爻,次且同趑趄(ziju),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九五爻,杞,高亨怀疑应该借为芑,也就是白粱粟,“以杞包瓜”也就是用白粱粟在田里包裹住瓜。实际上,杞应该为杞柳,枝条柔软而细密,瓜果攀附在杞柳之中,时间长了就会掉了下来,“有陨自天”。况且九五之位,高高在上,若为白粱粟,明显与爻象不符合。包为包裹。章为早立,引申为美好之事物。上九爻,角,角长在头上,为最顶端的部位,一般形容上爻,而初爻一般用“趾”形容。

初六的爻辞似乎应当改为:羸豕孚蹢躅,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

初六阴爻虽然不当位,但是符合阴爻在下的性格。阴爻柔弱,又处在阳爻的位置,其形象就像一头被俘虏的瘦猪一样,只能在原地徘徊。“金柅”是对九二的形象比喻。初六只有与九二建立牢固的关系,才会吉祥。如果摆脱了这个关系,就会被众多阳爻所骚扰,如此则情况不妙。彖的意思,初六“系于金柅”,是因为初六柔爻被九二刚爻所牵制。

九二也不当位,为五个阳爻最下端的一个,按说应该是“出而无车,食而无鱼”,因为与初六亲近,阴阳得以调和,庖食就会有小鱼小鲜,以解滋味。九二与初六亲密,其关系就如吃饭有鱼一样,甘美自知。九二与九五同性排斥,九五前来,九二当然不能将初六与之共享。彖的解释,人家九二与初六的小日子,甘甜当然不会同宾客分享。

九三巽为股,夹杂在不当位的九二与九四之间;九三当位,而九二与九四不当位,难免不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被打得皮开肉绽,行走都不方便,也在情理之中。但同时也因为“它”的当位,虽然没有上九相应,也不会有太大的危害。彖的解释,九三走路一瘸一拐,是因为没人搀扶着“它”。

九四虽然与初六相应,但中间有九三与九二阻隔,难以成其好事。九二近水楼台先得月,“包有鱼”;九四却鞭长莫及,“包无鱼”。九四起而争执,泄愤于九三,但九五中正之君,必然会不满意九四的所作所为,那样九四的情形就会极为糟糕。彖的解释,其无论是“无鱼”,还是“凶”的结局,皆因为“远民”,也就是远离作为民众象征的初六爻。

九五中正,本来地位非凡,应当会春风得意,其实则是秋风萧瑟,寂寞不已。姤是内卦巽的壮大,就像诸侯之长“后”一样威风八面。九五被高高架起,就像甜美的瓜果被杞柳包裹了一样,与人没有交集。直到瓜熟蒂落,才为人发现,但已经为时已晚。这很有点像周朝绝大多数君王的处境,哪怕君王多么中正,也不敌诸伯长对局势把握的牢靠。彖的解释,九五的“含章”,是因为“它”中正的地位;作为君王,“它”的命运就是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在民众之中实现。

上九为最后的邂逅。情况堪忧,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所以不能去怪责。如果说,九五还有一天“有陨自天”,与民众邂逅;上九简直没有一点机会,处境自然艰难。彖说上九的“吝”,就在于他“上穷”——在上道路的穷尽。

【总结】

姤卦讲的是邂逅的故事。初六如同被圈养的群众,九二为自私自利的地方诸侯,九三是被九二打压的地方正直官吏,九四为贪图小利的大臣,九五为功德不显的中正之君,上九为迟到的相遇。

占得姤卦,不利于婚娶。占得初六,女子就近婚嫁吉祥,心气高则凶险。占得九二,吃饭有鱼,利于结婚,时不我待,果断出击。占得九三,有屁股受伤之虑。占得九四,对于婚姻而言,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发生冲突,处境堪忧。占得九五,婚姻迟。占得上九,婚姻难成。

讼【卦六】天水讼乾上坎下

【题解】

此卦为天下有水、百姓争讼之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天下之水,当为江河湖泊之水;从人事的角度来看,内心陷入险境,而外表不停的努力,必然有所争执。讼,乃公道之言也,有争执之意。杂卦传说:“讼,不亲也。”亲就是亲近。

【原文】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文】

讼卦:有所俘获,窒息惕惧之貌,中间位置吉祥,最终凶险。有利于见到大人,不利于长途跋涉。

彖说:讼卦,上乾刚健而下坎险陷,陷在险中又不断的争斗,这就是讼卦的含义。“讼有孚窒惕,中吉”,是说九五刚爻前来九二之所,九二吉祥是因为“它”得居中位的缘故。之所以“终凶”,是因为争讼之事不可以成功。“利见大人”,崇尚的是九五之君的中正。“不利涉大川”,那样就会陷入深渊之中,最终难以自拔。

象说:天与水的行动方向相违背,这就是讼的卦象。君子借此作为事业,在事业的开始阶段仔细谋划。

【注析】

窒惕:窒字如至身于穴中,穴中地方狭窄,呼吸容易困难,因此窒为窒息之意;惕字为心理之易变,有忐忑不安之意,引申为警惕。

乾健而前行,坎陷而后退,就像打仗,元帅说前进,有将军却后退,这就必须要说道说道了。回到帅府,把那将军绑上前来。九五就像那元帅,九二就像那将军。九二知道犯了军令,因此“有孚窒惕”,害怕的不得了。因为“它”是将军,不会被轻易取代,故曰“中吉”。但是“它”犯的不是一般的小错误,不杀不足以震慑三军,故曰“终凶”。元帅斩将军,就如君王斩诸侯。君王一怒,天下皆知,因此“利见大人”。大人就是像君王一样伟大的人物。从卦象来看,健而险,有远行遇险之兆,因此“不利涉大川”。

彖对“讼”字的理解不详。“有孚窒惕”,说的是九二;之所以“中吉”,彖的理解是“刚来而得中”,“刚”当指“上刚”,为乾上之九五爻,九五来到九二,就是“刚来”;“得中”,是九五暂居九二之位。彖对“终凶”的理解为争讼的失败。“入于渊”,是指乾在坎水之上。讼为出现矛盾之后的争执。与其在出现矛盾之后争执不休,不如在事情的开端之时,就把矛盾扼杀于萌芽状态。象的“作事谋始”,说的就是在做事情的开始时候,就开始谋划。出现矛盾,并且矛盾的双方闹的不可开交,就是不善于做事的表现。

【原文】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象曰:“复即命,渝安,贞(吉)”,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译文】

初六:不能够把“它”所做的事情一直进行下去,就会稍微受到责备,不过最终吉祥。彖说:“不永所事”,是因为争讼之事不可以长久进行下去。虽然“小有言”,“它”只要辩解一番就会为九二所明白。

九二:不能够赢得官司的胜利,回家就开始逃亡,“它”的乡人三百户没有罪过。彖说:九二“不克讼”,所以回去就逃跑了。以下诉上,是自己招掇来的祸患。

六三:依靠祖上积累的阴德吃饭,占卜情况不妙,最终却吉祥。如果是从事君王的事业,即使没有取得成就,但是也是一个好的归宿。彖说:六三“食旧德”,是顺从上面带来的吉祥。

九四:不能够赢得官司,归来就顺从命运的安排,改变的心情变得安静下来,占卜吉祥。彖说:“复即命,渝安,贞(吉)”,如此则不会失去自我。

九五:公道的言论,大人的吉祥。彖说:九五“讼元吉”,凭借的是他中正的为人和地位。

上九:即使赐给“它”命官的服饰,朝议终结之前也会三次被提到剥夺。彖说:凭借官司得到升官的服装,也不值得受到尊敬‘

【注析】

初六爻,永,为长久之意。言为责备。九二爻,逋(bu),为甫走也,有逃亡之意。眚(sheng),病生于目,为小的毛病,但对人却有迫切之忧患。六三爻,旧德,为已往的恩德或者阴德。九四爻,即为就。上九爻,锡同赐,赏赐之意。鞶(pan)带,为革做的腰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褫(chi),为虎皮之衣,十分珍贵,此为剥夺之意。

初六为润下之水,因为争讼的开始,不得不停下正在进行的事情。因为阴处阳位不当,所以会受到同样不当位的九二稍微责备;又因与九四相应,所以最终吉祥。彖的解释,利用的是常理;常理就是,争讼之事不可以长久进行下去,别人责备你,你辩解一番,事情就会明了。

九二相当于水源的掌管着,居中不正,九五剥夺他的权利,九二愤而抵抗,不过只是以卵击石罢了;再者,九二有怀璧其罪之嫌,所以只能够逃跑奔亡。有罪的是九二,九五争夺的却是他的两个阴爻,所以他的邑人却是没有一点灾难。彖的解释,你打不赢官司却得罪了强敌,还不赶紧收拾一下立马逃走;如此结局,就是以下犯上而招来的祸患。

六三为九二之臣属。九二为封邑之主,因与九五争执而获罪逃亡。六三虽然不当位,但是曾经与九二亲近为临,能够得到九二的赏识与眷顾。九二逃亡,六三失去靠山,故而“贞厉”。但是,六三同样与九五的近臣九四交好,况且与上九相应,所以其遭遇与九二完全不同,结果是吉祥的。之所以“或从王事“,就是出于六三与九四的关系而言;又之所以“无成”,是因为六三毕竟不当位的原因。彖的意思,“食旧德”,就是六三对上面九四的顺从。

九四为九五之近臣,因九五与九二有争执,九四从中与六三通言,六三与九四都不当位,难以胜任,所以对九二与九五的争执,难以平息,故而“不克讼”。九二前车之鉴,对于九四而言,同样起到了震慑作用,九四只能安守本分,才能常保富贵,故而“渝安”,方能“贞吉”。彖对九四的心态变化,认为没有损失。

九五中正之君,对因九二的不当行为而引起的争讼予以干涉,发出公道之言,从而赢得民心的支持。因此“元吉”。彖的解释,也抓住了九五中正的特点。

上九阳处阴位不当,况且与九五同性排斥,是十分不利的。不过,因为九五与九二产生争执的事情,上九起到了交好六三与平衡九四之力量的作用,对于九五来说,他却是有一定功劳的。按照常理,九五应该对上九予以赏赐,不过,上九本来已经高高在上,再予以升官,必然危及九五的地位,况且,只是争讼的事情,轻易封官,也是不恰当的。所以,九五即使有了对上九封赏的意思,也会旋即后悔,取消自己的决定。彖的解释,本来事情就不大光彩,再封赏奖励一些人,这些人也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

【总结】

讼卦说的就是争讼的道理。初六地位低下故而不争,九二争而不胜逃跑,六三得到庇护无碍,九四争而不胜顺其自然,九五公道处事,上九不应该因争讼而得到赏赐。

占得讼卦,非吉卦,有争执之事情发生。占得初六,犯小错而得到批评,最终却吉祥。占得九二,输掉官司,但不要祸及他人。占得六三,虽然缺乏才干,却会得到长辈余荫的庇佑。占得九四,没有平息官司,在于自己的不称职、不当位,因此要幡然悔悟,兢兢业业,如此才会吉祥。占得九五,做一个不偏不倚能够公正处理事情的领导,吉祥。占得上九,靠打官司赢得财富或者声誉,也不会赢得尊敬,因为调解纠纷化敌为友才是正当手段。

遯【卦三十三】天山遯乾上艮下

【题解】

此卦为天下有山、隐士遁迹之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山高而接近于天,必然物产丰厚;从人事的角度来看,物产丰厚,就会有人乐于隐居于此方天地。遯字乃携猪肉而行之象,为隐藏之意。“遯”卦又作“遁”卦,“遁”字是为了防御、防备而隐藏起来。不管如何,都很适合于来到深山之中。杂卦传说:“遁则退也。”退即撤退之意。无论是“遯”,还是“遯”,其目的是共同的,那就是隐居。

【原文】

遯:亨,小利贞。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译文】

遯卦:祭祀,小有利的占卜。

彖说:“遯亨”,因为隐遁而亨通。九五刚爻当位与六二柔爻相应,与现实同行。“小利贞”,阴爻如水浸岸慢慢增高,一旦阴盛阳衰,就无利可言。遯卦的现实意义重大啊!

象说:天下有山,就是遯的卦象。君子借此远离小人,不要凶恶,而要用严肃的态度对待。

【注析】

遯卦从爻象来看,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不断消失在上方天际,因此有隐遁的意思。阳气虽旺,如同午后;阴气虽弱,已近傍晚。阴气将盛,遁走为君子保身之道。因此占卜结果还是小有好处的。

彖对卦辞的注解,其实可以分为前后的两个部分,前部分解释什么是“遯亨”,后部分解释为什么“小利贞”。彖对于“遯亨”的解释不大好理解。要与卦气相结合。“刚当位而应”,能够当位且又相应的,只有九五;奇怪的是为何不用“中正”而用“当位”呢?因为九五要隐遁,地位难保,也就不用再言“中正”了;九五因为能够掌握时机,带领族人隐遁,因此还是很称职的,因此“当位”。“小利贞”的原因,就是阴气的上浸,逼迫着阳气的离开,阳气消弱,阴气自然上长。

象针对卦气之中所表现的阳气开始衰退阴气开始生长的现象指出,作为阳爻的君子,即使与阴爻相应,也要像远离小人一样的远离对方。因为小人是为了谋夺君子的势力。对于这种情况,不要恼羞成怒,用十分凶恶的态度对待小人,那样很容易直接造成小人的反扑;而是要严肃的考虑局势,因为只有严肃,才会冷静,只有冷静,才会做出最正确的决断。

【原文】

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彖曰:“遯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彖曰:“执用黄牛之革”,固志也。

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彖曰:“系遯”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彖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九五:嘉遯,贞吉。彖曰:“嘉遯贞吉”,以正志也。

上九:肥遯,无不利。彖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译文】

初六:隐遁中落在了队伍的尾部,非常危险,不用再有所行动的前往了。彖说:“遯尾”的凶险,不前往会有什么危害?

六二:用黄牛皮制作的革带绑缚着“它”的双手,没有人能够胜过革带的坚韧而摆脱。彖说:“执用黄牛之革”,是为了巩固六二的志向。

九三:被绑着着隐遁,有疾病发生时就会十分危险,不过蓄养臣属和妾室是吉祥的。彖说:“系遯”的危害,有疾病时就会疲惫不堪。“畜臣妾吉”,不可以对这样的臣妾委以大事。

九四:喜好隐遁,君子吉祥,小人背运。彖说:君子好隐遁,小人就会被否定。

九五:嘉奖隐遁的人,占卜吉祥。彖说:“嘉遯贞吉”,是为了确立“它”们的志向。

上九:物质充足的隐遁,将会无往不利。彖说:“肥遯无不利”,在于没有什么疑虑。

【注析】

六二爻,执,为手抟成丸之状,是对手部的捆绑,引申为牵引之意。黄牛之革,为黄牛皮制作而成的革,结实耐用。说,同脱,摆脱之意。九五爻,嘉为奖励。上九爻,肥,《说文》“多肉也”,意思为物质富足。

初六不当位,为最为基层的老弱病残之人。虽然有九四之应,但是在隐遁的开始阶段,就会像队伍的尾巴一样容易为人所发现。隐遁的过程,如果暴露了踪迹,将是十分凶险的事情,也许会导致这个队伍的全军覆没。为了保护队伍,同时也为了初六便于隐藏,不参加隐遁,是最好的决定。彖的解释说的很明白,不管如何危险,不去就不会有灾难。

六二中正,与初六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卦艮止的性格,也不主张隐遁。但是,九五与之相应,六二是九五隐遁时重点要携带的对象,绑也也要绑着“它”一同隐遁;而且用最牢固的黄牛皮革带绑着,想逃脱都逃脱不掉。彖的解释,为什么用黄牛皮革带绑着六二,就是九五为了巩固“它”的志向。

九三本身是内卦艮止的力量,当位,是六二的忠实助手。但是,由于六二的被擒拿,自己不得不投降。系着曾经熟悉的伙伴,再加上来自九四的排挤,身心疲惫,十分容易患上疾病。不过,九三作为阳爻,同样有着积极进取的性格,为了更好的生活,蓄养臣妾就可以在不远的将来,更好的繁衍生息。彖的解释,“厉”是因为疾病的发生,“吉”在于蓄养臣妾并且能够管控住“它”们。

九四为隐遁行动的执行者,直接绑缚了不听话的六二,招降了可堪一用的九三。在隐遁的行动中,如果“它”表现君子的作风,对六二与九三善加对待,就会得到吉祥的结果;如果肆意妄为,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就会受到九五严厉的制裁,那时候就会倒霉运了。彖的解释,君子隐遁,是一种美德,会受到赞美;而小人隐遁,为装腔作势,会得到否定。

九五为隐遁的主导者,九四不大配合,六二与九三是“它”需要的追随者,与其一味的督促,不如通过奖赏的方法激励“它”们的志向。众人心悦诚服的追随,无疑是最好的情形。彖的解释,九五之所以“嘉遯”,就是为了端正“它”们的志向。

上九阳处阴位不当,本身就喜动,一旦让“它”行动去隐遁,“它”的欢呼声最高,作为先头部队,“它”带着最为充足的物质,为即将到来的队伍安营扎寨,做好准备。彖的解释,既然是为了隐遁,唯一的疑虑就是物质的是否充足;物质充足,自然疑虑消除。

【总结】

遯卦说的是如何隐遁。初六为隐遁中掉队的人,六二为被绑缚着隐遁的人,九三为隐遁中出现的疾病,九四为喜好隐遁的人,九五为嘉奖隐遁的人,上九为隐遁的物质准备。

占得遯卦,小吉。占得初六,与其暴露行迹凶险,不如不去。占得六二,有被绑缚之虑,会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占得九三,有得疾之虑,适宜囤积东西。占得九四,胸怀坦荡者吉利,患得患失者不吉。占得九五,作为领导,要有激励属下的手段。占得上九,丰衣足食。

否【卦十二】天地否乾上坤下

【题解】

此卦为天地不交、阴阳否(pi)闭之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天欲上而地欲下,天地分道扬镳,没有交集;从人事的角度来看,外表刚强而内心柔弱的人,应当予以否定。否(pi)字为不由口出,为否(fou)定之意。杂卦传说:“否泰,反其类也。”泰为通泰,而否就是闭塞。

【原文】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译文】

否卦:匪人的否定,不利于君子占卜,大举而往,少有前来。

彖说:“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意思就是:天地不交合,万物就不会通达;上下不交合,天下就没有邦国可言。内卦为阴而外卦为阳,内卦柔弱而外卦刚强,内卦是小人而外卦就是君子,小人道路的延长,就是君子道路的消减。

象说:天地不交合,就是否的卦象。君子凭借节俭的德行辟除生活上的困难,不可以凭借官禄而让自己荣达。

【注析】

匪字,为非之汇聚;匪人为邪恶一类人的统称。“大往”,既是阴爻的上升前往,也是阳爻的向上消失。“小来”,既是外卦阳爻的少有到来,也是阴爻前来入主六五之位。

否卦是阳刚势力的衰退,是阴柔势力的增长,就像君子失势小人得势一样。“否之匪人”,就是匪人对君子的否定。君子被否定,因此“不利君子贞”。“大往”,就是匪人势力的增长。“小来”,就是君子势力的消退。

彖将卦辞的意思理解为:“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否卦上为天,下为地,上下不交,就是天地不交,天地不交,则“万物不通”、“天下无邦”。交就是交往、结合,通就是通达,邦就是国家。至于三个“内”“外”,是彖的读象方法,坤在内为阴、为柔、为小人,乾在外为阳、为刚、为君子。“小人道长”,其实就是对“大往”的解释;“君子道消”,其实就是对“小来”的解释。

否卦的象,很少见的打破了对内外卦象的直接描述,而是发挥了阴阳交合的思想,将天地之所以出现否闭之象归结为“天地不交”。“天地不交”,就象征着社会的黑暗、小人的得势。对于君子而言,社会黑暗,就会让人难以生存;小人得势,就会打击君子。君子如何应对如此局面?象说了:“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节俭是为了辟除生活上的困难,“不可荣以禄”就是不去同流合污,是政治立场上的洁身自好。

【原文】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彖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彖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彖曰:“包羞”,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彖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彖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彖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译文】

初六:拔除长在蔬菜一旁的野草,凭借的是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根部,占卜吉祥,应当祭祀。彖说:“拔茅贞吉”,志向在于君主。

六二:包容奉承自己的人,小人吉利,大人否闭,应当祭祀。彖说:“大人否亨”,是为了不扰乱群众。

六三:包容可耻的事情,无言以对啊。彖说:“包羞”,是位置的不适当。

九四:得到命令就不会被追究过错,就像田畴离开了原来的旧址一样。彖说:“有命无咎”,志向得以施行。

九五:闭塞的事物得到休养,大人吉祥。“它”的灭亡,“它”的灭亡,命运系在百姓身上。彖说:九五的吉祥,在于其位置的正当。

上九:闭塞的局面被推翻,先否定,后来就会有喜庆。彖说:闭塞的终结就会被推翻,怎么可以长久啊。

【注析】

初六爻,茅茹,茅字为矛立之草也,为长势旺盛的野草;茹字如草也,当为蔬菜之类。汇,为交汇,此处当指野草与蔬菜纠结在一起的根部。六二爻,包,为包容。承,以下侍上,为奉承。六三爻,羞字外美而内丑,为可耻之事。(耻字为羞事止于耳朵之外也。)九四爻,畴(chou)字,乃田之寿也,土地可耕作为田,不可耕作为野,可耕作之田地即为田畴。祉(zhi)字,为祈福所止,民众安居乐业之地即为福祉。九五爻,休,为人依于木,有休养之意。苞桑,苞字本义为草包,为秸秆之类的可燃物;桑字本义为多木的地方,为木柴;无柴草不可炊,苞桑当泛指老百姓。

初六为否闭的开始,初六的地位如基层民众,如草木的根部。百姓不与外界交往,自食其力,享受田园之乐,当然吉祥。种菜要懂得管理,就像初六虽然与九四相应,可以长出可食的蔬菜;同样也由于“它”的阴处阳位不当,也会伴生一些野草之类。拔草要除根。无论是为了民众的安居生活,还是为了对天下合理的治理,最终在于君主的志向如何。彖在这一点上认识很深刻。

六二为否闭的主导者,虽然自身中正且与九五相应,但被不当位的初六与六三所包围,自然舍远而求近,在内卦形成独立的盘踞势力。初六日子过的好,自然会感谢六二的无为而治,因此奉承六二,难以避免。因为六二与初六同为阴爻,不结成一体,就会相互排斥。“小人吉”指目光短浅的六二而言。六二顺应民意,就会违背九五的意愿,因此“大人否”。大人则是指九五,站得高看得远的人。彖的解释,大人的意愿被否闭,不去强加干涉,而是祭祀一番,是为了不去扰乱百姓的生活。

六三阴处阳位不当,但能够与上九相应,且与六二为一体,因此为六二所包容。之所以以“羞”字来形容,在于连九五与六二中正之人都没有交合,六三却与同样不当位而前来的九四交合,未婚而孕,简直让人难以启齿,因此连卦爻辞的作者也懒得多费笔墨,志评吉凶。彖是明眼人,六三的“羞”,就是因为处在上下的交界,且本人不当位,意志不牢固。

九四爻辞似乎改为“畴离祉,有命无咎”更为恰当。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上下不交,国将不国。也许出于这样的考虑,九五需要派遣一个合适的代表,沟通与地方的联系。九四虽然不当位,但毕竟与九五为一体,九四离开上卦熟悉的地方,就像耕作熟悉的土地变化了地址一样。九五中正之君可谓洞察人心,既顾全了国家大局,又成就了不当位的九四心中所想,可谓两全其美。如此举动,彖说,志向被施行了。

九五为中正之君,在否闭的大的形式下,既给予了地方休养生息,又预先建立了沟通的桥梁,这样伟大的人物,自然吉祥啊。彖的解释,九五的吉祥,就在于他有才能又处在合适的位置。

上九为否闭的结局。修养生息的结果,就会带来全面的繁荣。就像炖一锅汤,只有将浮沫撇去,才会得到正真的味美佳肴。不交合的态势被推翻,就会形成上下交合的趋势。九四虽然与六三有染,却心仪初六;六二与九五是不二人选;上九本来处境尴尬,最终也可与六三成就姻缘。“先否后喜”,这种状况最完美的出现则是在周代,由这种治理国家的策略,最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势。彖的“否终则倾”,真哲理也,大清王朝无疑就是在印证着这句话,更何况“何可长也”?

【总结】

否卦讲的是国家的腐败。既然国家腐败,匪患就会横生,君子的光芒就会被遮掩。初六为基层百姓,庄稼地中长满野草,自然连根除去吉祥。对于拔除野草这样的事,初六也奉承为六二的功劳,对于平民百姓是谦虚的美德,对于大人来说则是无能的表现。六三做出伤风败俗之事,让人蒙羞啊。九四圈占土地的行为是违法的事情,如果是君王的命令,就不会受到怪责。九五是贤明的君主,应该注意与民休养。上九是对否闭事物的最终推翻与否定。

占得否卦,对谋私利的平民百姓有利,对想要大展宏图的君子不利。占得初六,吉祥,工作顺利。占得六二,包容支持自己工作的员工吉利。占得六三,纵使犯错,也会得到包容。占得九四,不要任意妄为,要服从领导安排。占得九五,要关注基层的心声,要注意民众的休养生息,如此则吉祥。占得上九,旧的事物被推翻,有喜庆的事情发生。

(包岗辉 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