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离奇的一起强奸案,根据它改编的美剧好评率高达95%

 七侠荡寇志 2019-09-22

唐令


2008年,来自美国林恩伍德市的女孩玛丽报案说,自己在家中被一个蒙面人持刀性侵,但警察觉得她说的都是假的,因为现场找不到任何证据。
玛丽最后只好「承认」自己编造了这个故事,之后她因为虚假报案被指控,为了让检方撤销起诉,她选择了认罪,并支付了500美元的相关罚金。
2011年,在两位女警的持续调查下,退伍军人奥利里因为一桩连环强奸案被捕,警方从他收藏的那个名为「女孩」的受害人文件夹里发现了几张他们从未见过的受害人照片。
那正是玛丽。她没有说谎。
现实中的罪犯
当年那件让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的虚假强奸案,变成了真正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
这是个真事儿,两位记者就此写下《一桩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案》,拿了普利策奖,也改编成了美剧《难以置信》,目前在豆瓣9.2分,烂番茄评分更是高达95%。
剧集从玛丽的报案开始,给人一种强烈的冰冷感,她在男性警察的询问下不得不一遍遍详细讲述自己被侵犯的整个过程和所有细节,画面在玛丽惊魂未定的讲述和片段式的闪回中切换,迅速就把人代入那种受害者片段式的、模糊的、自己都不敢去回忆的主观感受中。
但一切都过于反常,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证据,指纹、体液、毛发、DNA,都没有。说强奸,太难以置信了。
尤其是,玛丽还是一个经历非常特殊的女孩。
她是孤儿,从小就辗转在各种寄养家庭,而她的一个寄养母亲甚至对警方说,她怀疑玛丽是为了获取过度关注才这样说的。
女性观众在看这部剧的时候应该都能感受到切身的寒意,那一次又一次的盘问,浸没耻辱感的医学检查,身边人充满偏见的质疑和指责,你很难说它们和强奸到底哪个的给玛丽造成的伤害更大。
关于玛丽的这条线,几乎全程都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下展开,我们甚至难以判断玛丽说的是否是事实,这一方面切合了剧集「难以置信」的主题,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极其贴近受害者的主观视角,在遭到那样的伤害之后,大量的受害者会开启某种自我保护机制,记忆变得支离破碎,错位,甚至连自己都分辨不清事情到底是否发生过。
这样的设定,让《难以置信》得以同时站在受害者的主观视角和外界舆论的客观视角,来探讨了罪案的「真相模糊性」。
那场犯罪是否真的发生过?它们是以何种方式发生的?受害者为什么会成为被选中的人?这或许是连受害者都不敢去面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难以置信》共情地在对案件真实性的探讨上,具有了「受害者关照」的立场与态度。

剧集的另一条线则在两位女警察拉斯穆森和杜瓦尔的调查中展开,偶然的机会下,本来分属不同辖区的她们发现自己手中的强奸案非常类似。
罪犯身材高大,带滑雪面罩,背双肩包,长时间作案,给受害者拍照,结束后会带走床单等物证,并强迫受害人洗澡以清除DNA特征。
在联合办案以后,她们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受害者。
这是剧集另一个层面的难以置信,罪犯长时间连环作案,侵害了如此多的女性,却因为跨辖区作案而只被警方当做单个案件处理,一番调查后没有证据就草草了之,于是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受害者。

由此,两位女警的查案和玛丽的经历,得以构成了双线对应的女性视角。
一边是破案视角,它并不是那种典型的探案剧样貌,即像《心灵猎人》那样通过展示探案者过人的洞察力,来让我们获得观影快感,《难以置信》的探案过程就像玛丽关于自己被侵犯的回忆一样,是支离破碎的、常有失误、甚至长久以来都毫无头绪的。

在这里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出女性在处理这些案件时和男性明显不同的态度。
她们会彻夜筛查监控只求找到蛛丝马迹,会因为下属不力而对他们大发雷霆,也会更理解同为女性的受害者们,以更包容、认同和信任她们的方式去和她们复盘案件,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有用的信息。
相比之下,处理玛丽案件的那些男警察们的那种怠慢,就显得尤为刺眼。
但更让人痛心之处在于,这些男警察们并非是那种戏剧作用上的反派或者坏警察,他们的怠慢是一种「天然无意识」,甚至带有一种维护社区秩序、教育问题青少年的责任感。
就好像其中的一位男警察在教育玛丽的时候说的那样:「坐在这里和证人交谈所浪费的时间,我们本可以利用来走上街头保护民众的。」
尤其是,当负责玛丽案件的男警察得知真相,并亲眼看到玛丽受害的照片之时,他眼中诚挚的泪水反而更加成为了这种「天然无意识」的证明,他为此真正悔过、心痛、自责,甚至觉得自己不配做一名警察。
但他越自责,也就越反证了他之前行为的「理所当然」,可想而知,有多少受害者的案件,就在这样的「理所当然」中沉寂了。

剧集的另一条叙事线,是玛丽的受害者视角。报案之后,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她不得不表示自己说的是谎话,并因此一步步让自己的生活滑入无助的深渊。
她因为行为不端被告上法庭,失去了政府原先提供给她的一切援助,更失去了朋友和家庭。与此同时,关于性侵的回忆还在不断地折磨她,而她还必须一次次地重复:「我说谎了,强奸并没有发生过,我认罪。」

这是从身体到精神上,对性侵受害者最终极的摧残。

性别与真相是《难以置信》中两个并置的主题,但其也并非只局限在这桩案件上,比如在随之铺开的叙事线里,我们得以看到散落在生活各处与性别强权相关的真相。
比如,当警方向社会发出罪犯侧写,因此调查到一个嫌疑人时,发现他曾经有多次借助聚会、酒精诱骗女孩发生关系的行为,但因为当事人从来不报案,又没有明显强迫的证据,只能不了了之,那男生甚至还视自己的行径为一种「能力」,经常拿出来作为谈资炫耀。

又比如,认罪的玛丽必须接受心理疏导,只有她的女性疏导员相信她说的话:「你要是认为它发生过,那我就认为它真的发生过。」
再比如,女探员们在调查中因为怀疑一个男警察作案继而发现有家暴史的男警察,居然有超过30%都还能继续留在警队。相比之下,如果有40%的女警被发现虐待子女,那40%的女警都会被辞退。
虽然《难以置信》的主角都是女性,但它要说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女性拯救女性的故事。
它要说的,是整个社会机制下对受害者的敌意。
这也是为什么拉斯穆森会因为自己和一位男警察在办案时出现的争议说:「他是有敌意的程序的一部分。」

那些难以置信的,从来就不仅仅是一桩案件,几个受害者,无数还没有被抓捕的罪犯,而是整个社会、强权、受害者有罪论所铸成的那个「有敌意的程序」。
我们所能做的,是不要让自己成为这个程序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