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永:政界失意者,词界一达人

 江南皮皮虾258 2019-09-23

他是北宋词人,是婉约派代表人物。

他精通音律,才华横溢。

他混迹青楼,却不是世俗的风流浪子。

他平生与歌伎交好,知己红颜无数。

他写尽世间情爱,描尽市井风情。

他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这一生,他论功名,黯淡无光,论词名,流芳百世。

他就是柳永。

1

太宗雍熙元年(984年),柳永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原名柳三变,三变乍一听感到普通,实质竟出自《论语》:“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如此一个有涵养,又寄予深切期待的名字,说明柳永自降生起,父亲不止希望他成长为一个仪态庄重,举止雍容的翩翩公子,更希望他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谦谦君子。

自幼聪慧有灵气的柳永,10岁作《劝学文》,寥寥数百字,字字珠玑,堪称教子良方。14岁作的《题中峰寺》,令人称奇。柳永的幼年到少年时代,从费县、濮州、全州、扬州,跟父亲多次随迁,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

柳永早年衣食无忧,纵情山水,走遍苏杭,把惬意的生活过了一个遍。然古代读书人大多“学而优则仕”,狂傲自负的柳永也不例外。谁都想凭借一身才华,考取功名,得到赏识。只有报国有门,方可发挥才能济世安民。

从小成名,满怀豪情壮志的柳永,18那年背起行囊,决定赴京城考取功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柳公子在途中路过苏杭之地,抑制不住骨子里放浪形骸的天性,竟逗留下来了,没成想,这一逗留就是六年。浪漫多情的柳公子,自此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陶醉于烟花柳巷之畔。试问,这世上还有比柳永更率性而为,更洒脱不羁的人吗?

20岁那年,柳永在杭州,作《望海潮》一词,首创词牌“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他用慢词的优势极尽铺排,展现杭州的繁华美景。该词音律协调,情致婉转,广为传颂。

2

公元1008年,24岁的柳永结束流浪,由扬州启程,前往汴京,准备参加礼部考试。北宋本就是个重文轻武的王朝,加之自己满腹才华,踌躇满志,这几年又早已声名远扬,柳永相信“定然魁甲登高第”。然自视甚高者,往往跌得太惨,蟾宫折桂之路又何曾都是一帆风顺的。

他以为达则可兼济天下,实现抱负,以为统治者唯才是举,广纳贤良,结果却出乎偶然。

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天不遂人愿啊,傲骄如他,竟被科举拒之门外。愤懑的他牢骚满腹,写下《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自古命运大起大落者,面对不如意,唯有愈挫愈勇,成为抗击风雨的真猛士,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

初试不顺的柳永并未一蹶不振,他仍对科举抱有希望。真宗祥符八年(1015),柳永第二次参加考试,然而结果仍旧惨不忍睹,他再次落第。更可笑的是,这一年,连小自己5岁的范仲淹都进士及第了。

1018年,柳永又悲又喜,悲的是自己第三次落榜,喜的是他的长兄柳三复终于考取。

大概柳永承接了仕途不顺,命运多舛的人生,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据说,是仁宗皇帝愤然用笔墨在榜单上划去了他的名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仰天长叹,绝望之至,眼看自己已经年逾不惑,在科举路上兜兜转转半生,还一无所获,一颗心在这时彻底凉透了。皇帝不止给他判了死刑,更是给他的仕途判了死刑。到底是他能力不行,还是得不到机遇的垂青。

他拿来一块匾额,龙飞凤舞地手书七个大字: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他将一心填词,无心科举,愤而准备离京,告别这个伤心之都。临走之际,昔日恋人赶来送别,泪眼朦胧的柳永写下那首千古流传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行一别,江湖路远,山高水长,还有机缘再相见吗?情词恳切,凄婉声声,写不尽难分难舍的离情。

3

天无绝人之路,上帝关闭了他的仕途之门,却为他打开了社会之窗。他将人生那杯失意之酒一饮而尽,徜徉在烟花之地,市井之乡。繁华烟云,百态人生,意外给予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他性情唯真,心灵敏感,这都促使他写下一篇篇风华绝代的隽永佳作。

决意浪迹江湖的柳永,漫游汴京,苏杭,江南,西北,成都,湘鄂,最常去的地方自然是花街柳巷。他与乐工,歌女们合作,填词作曲,交游唱和。长期往返于社会最底层的柳永,交友甚广,除了许多民间朋友,还包括众多歌妓。

每日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天长日久中,风流倜傥的柳公子深受底层人民的喜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歌女们因唱了他的词而迅速走红,他的人气也越来越旺,一时间达到“凡有井水处,皆能诵柳词”的盛况。从圈子里流传的“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便可窥见一斑。

自古文人多才子,风尘女子最多情。这些坠入红尘的女子们缘何喜爱柳永,是柳永对她们真心真意,尊重且懂得她们。要知道多少男人只是饮酒作乐,逢场作戏,哪有长情的。他们一边醉倒在温柔的美梦里,一边却又在鄙夷她们低贱的出身。这其中唯有柳永视她们为知己,解她们的忧愁。

柳永欣赏她们的才情,因为她们风姿绰约,能歌善舞,琴棋书画皆通。可他又深知这些女子们的不幸,吃青春饭的她们,最好的年华短暂易逝,来日年老色衰,终究还会门前冷落,不是落得被抛弃的下场,也很可能凄苦无依。在《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中,他诉说了这份同情: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

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

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有人说:“柳永或许也是词史上第一位将笔端触到底层女子内心世界的人。”是的,正是如此,他的词越是艳俗华丽,越是充斥着风花雪月,就显得越情深意长,真心满满。

柳永写出歌妓们的心声和苦衷,写出她们的落寞和寂寥。柳永用真实的笔触还原了她们的喜怒哀乐,或优美或哀怨或叹惋或凄惨,他让世人知道歌妓们也是灵肉合一的活生生的群体。

世上真心换取真心,至真至诚的柳永还与歌妓相爱,“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若非爱之深,怎来肺腑言。柳永死后,又恰好是这些歌伎们集资安葬了他,且每逢清明,常常去凭吊祭拜他。这一生,他将一个浪荡公子,都做得独一无二,无人企及。

4

1029年,45岁的柳永返回京师,汴京还如往日那般繁华,只是物是人非,故交零落,触目伤怀之余,柳永最终还是离开了。他开始去西北漫游,在关中一带,秋风吹起,看到黄叶落满长安,提笔写下《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世人都知柳永酷爱写艳词,殊不知他的羁旅行役词也别有风味。“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正欲乘舟离开长安,回望灞桥一带,烟雾缭绕,人们折柳送别亲人,夕照大地,秋光渐消,一首阳关曲,一点断肠声,独倚画船的他是何等孤寂难耐。

“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午夜梦回,寒灯吹熄,残酒渐消之时,屋外凄风苦雨,凉意侵人,飘零许久的天涯客,内心的落寞和孤独几人能知。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清秋经雨更添凉,斜阳洒在高楼上,无声地照着,似乎整个世界是悲秋气象,思念家乡却又不敢登高去望。一片萧索,情境是何等高远雄浑,苍茫辽阔。

5

仁宗景佑元年(1034 ),柳永51岁那年,仁宗亲政后,召回范仲淹等人,同时特开恩科,柳永正好符合“曾五举年五十”的条件。不知,早生华发的柳永是否该热泪盈眶呢,这年他终于考中进士。

命运的起承转合中,柳永从睦州团练推官到余杭县令,后又调任浙江定海晓峰盐场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位,可纵然有政绩,也并没有得到升迁。他一生最高的官职定格于69岁那年升任的屯田员外郎。

约1054年,一代词人柳永溘然长逝。纵观柳永的一生,他是不幸的,在政界,他远远不如同时代的范仲淹,晏殊,王安石,这些人没他年龄大,可都早早中举,一路扶摇直上,直达政治权利的中心。纵然中间浮浮沉沉,起码也亮起了人生的高光。柳永只是峰回路转,年过半百,才得以入朝做个小官,在朝堂上终究是落魄的。

可他才情卓绝,奉旨填词,时运不济,却自成风流。他没成为集功名利禄为一身的政客,却成了词名美名满天下的才子。

人生无常,功名利禄转瞬即消,他真真切切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浅斟低唱,不枉此生。

什么是柳永一生的福气?他告诉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失意时不蹉跎,在最薄情的世界里,也要深情地去活着。哪怕长醉花间,也要活出最纯真的自我。无论如何,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瀚如烟淼的历史里,柳永被记住了。与其在意别人的耻笑和戏谑,不如狂放高歌,我行我素,安心做那烟花巷陌的填词郎。

人这一生,应当如何度过?有些人追求物质的富足,社会地位的优越,有些人追求精神的丰沛,自我价值的实现。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生,功名难得,富贵难求,追求者负累多多,不追者也可能另寻一片璀璨的星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