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戏图鉴》:会玩的孩子,到底有多赚?

 爱读书的二小姐 2019-09-23

  侦探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在自传里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自己的童年。

  她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庭院中的一草一木,身边所有的能用来当成玩具的小玩意,和自己尽情玩耍的那些场景,并无不感慨地表示,这段充满趣味的童年生活曾多次浮现在脑海中,成了自己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之一。

  你瞧,童年玩耍的时光多重要呀。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长大后混得开的人,大多都拥有一个玩得自在的童年,在玩耍中,他们认识了规则,交到了朋友,学会了合作,还用眼睛和手发现了世界。

  但是,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这种无忧无虑充满玩乐的童年时光,不知不觉被各种电脑游戏,电视节目,做不完的作业,还有形形色色的兴趣班填满了。

  以前的孩子,讨论的是今天我们要玩什么?还要约上哪个小伙伴?现在的孩子,讨论的却是你也玩吃鸡吗?你参加了什么兴趣班?

  不光是孩子们,有不少家长也经常会问:我不知道要和孩子玩什么游戏,有什么推荐的吗?玩具孩子都不感兴趣,我觉得没有什么能吸引他,这该怎么办?

  如果你有同样的困惑,我推荐你翻翻看《游戏图鉴》这本书。这本书,由热爱生活的散文家奥成达和充满童心的插画家永田晴美合作完成,书中囊括了800种常见的游戏,全部玩完需要好几年。看完这本书,你再也不会为玩什么烦恼了。

  

  一、会玩游戏的孩子,玩商更高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说:“人生要区分好ON和OFF两种模式”,这里的OFF模式,指的就是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休息,会玩。

  会玩的人,能够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能够随时捕捉身边的精彩,能够把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过成趣味盎然的日子。

  但是,在繁重的学业和容易沉迷的电子游戏的双重压迫下,现在的孩子,却渐渐丧失了玩的天性,就算有心想玩,也不知道玩什么、怎么玩、去哪里玩。

  拿我身边的真实例子来说:

  小表妹放假了,经常宅在家里玩电脑游戏。我问她:放假了很开心吧?她却摇了摇头,回答我:还好吧,作业那么多。

  我又问她:那你干嘛一直玩电脑?她呆呆地看着我:不然很无聊啊,不玩电脑玩什么?

  我说:你怎么不出去玩?或者去找同学?她回答:大家都没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玩电脑。

  你看,如果没有玩商,生活变得多么无趣。

  作家林语堂说:“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且无聊。”

  一旦小时候把玩的天性扼杀在摇篮里了,长大后,就会觉得空虚寂寞冷,无法享受到人生畅快淋漓的滋味;无法体会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所有的事情,都被“没什么意思”盖章定论。

  哎,这哪里是什么人生,根本就是混日子呀。

  推荐游戏:

  三叶草拔河比赛

  路边的三叶草,绝对可以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代表,用它来玩一点也不用太心疼。

  趴在草堆里,翻开一簇簇鲜绿的叶片,记得要找那一根最粗壮的茎。

  欢天喜地摘下来,小心翼翼地去掉外面包裹的膜,和小伙伴的三叶草缠在一起,用力一拔,看谁的三叶草最坚强。

  当然,大自然好玩的还有很多。你也可以试试用豆荚吹出好听的声音,把山茶花编成好看的花环,用紫茉莉把指甲染成靓丽的颜色。

  

  二、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情商往往也不错

  会玩的孩子,不只赢在玩商,也赢在情商。

  艺术家蒋勋曾说过:对于人和人性太陌生,就完全不懂得感情是什么。

  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能让孩子们置身于与其他人的交流,沟通和协作中。这样一来,也就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沟通。

  经常一起玩耍,孩子们很快就能交上朋友。童年时的友谊,不掺杂半分人情世故,不带有半点利益关系,简单而纯粹。哪怕在长大以后各奔东西,这也能成为一段无比珍贵的回忆。

  经常一起玩耍,能让孩子们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游戏里破坏了规定就输了,就要出局。想要一起参加游戏,只能乖乖遵守大家的约定。

  经常一起玩耍,还能磨去孩子娇惯的脾气。游戏里没有谁能得到特别的迁就,家里的“小皇帝”脾气就会自然而然被收敛。

  游戏是一个人的小世界,更是一群人的大乐园。在这个乐园里,个人能得到成长,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推荐游戏:

  ①跳房子

  玩“跳房子”,只要在地上画上一些小格格,然后捡几块石头,就可以开始了。

  以前一直在想,这个简单的小游戏,怎么就一直玩不厌呢?

  直到后来,没有人陪我玩“跳房子”的时候,我看着地上画得笔直的线和手中的石头发呆,一时间觉得没有什么玩的兴致了。

  可能,“跳房子”玩的不是输赢,而是热闹吧。

  ②S阵

  所有人排S形,S形的上半部分为第一组,S形的下半部分为第二组。

  S形的开口为出入口,只能从开口出去进攻对方,同时还要保持S队形。

  每组可以自己规定一个宝藏存放地,这个宝藏地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游戏的输赢。

  游戏开始后,先碰触到对方宝藏存放地的一方获胜,游戏结束。

  S阵游戏对成员间的配合度要求非常高。当有组员出去进攻对方的时候,其他组员要注意保护宝藏存放地,还要注意保持队形的完整。

  

  三、经常在游戏中思考,能够提高智商

  有趣的是,玩游戏同样能够刺激大脑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智商。

  英国皇家科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经常玩益智游戏的孩子,与不玩益智游戏的孩子相比,平均智商要高出11分左右。

  2岁的孩子,可以玩玩搭积木,这会让他们学会创造;

  3岁的孩子,可以扮演各种角色,这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6岁的孩子,可以进行棋牌游戏,这会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

  在游戏中,要观察,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要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要判断,才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出奇制胜。

  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就是在探索世界的真相,就是在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智慧和经验。我们不仅不能打断他们的探索,还要多创造条件让他们探索。

  推荐游戏:

  摆木棍

  小木棍能干什么?

  能摆出好看的图案。把小猪变瓢虫,把鱼儿变屋子,总之,想象力有多丰富,小木棍就能有多好玩。

  还能用来做数学题。动一根小木棍,让等式成立。连讨厌的数学题的我,一下子也变得跃跃欲试起来。

  周国平在微博上,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公式:

  人 = 吃饭+睡觉+上班+玩

  猪 = 吃饭+睡觉

  代入: 人 = 猪+上班+玩。即:人-玩 = 猪+上班

  结论:不懂玩的人 = 会上班的猪

  这个有趣的公式虽然只是个调侃,却也不乏道理。说到底,我们觉得日子乏味无趣,往往正是因为我们自己缺少一颗玩心,缺少一个爱好。所以,你在忙着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和逆商的同时,千万别忽略了同样重要的玩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