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穆棱河畔的下城子与上城子

 黑龙江波涛 2019-09-24

(文/陈达)

下城子镇坐落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东南部属穆棱市管辖,位于“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上。有两条铁路在该镇相接,即为滨绥铁路(哈尔滨——绥芬河)的东段,也是城鸡支线(下城子——鸡西)的起始点,是黑龙江省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穆棱河畔的下城子与上城子

谷歌地图上的两个城子

下城子的由来,是因为这里曾经是一座古城。浩渺的时间带走了该城曾经的过往,下城子建成具体年代变得不可追溯。仅在民国时期,魏声龢所著的《吉林旧闻录》中的留下这样的文字:

穆棱县:明为木伦河卫,东海野人卫中之一部也。今县境有三古城:在(民国)县治(现兴源镇)正北一里许,曰土(上)城子;迤东三十里许,曰下城子……

可见,因下城子与土城子两个相距三十里的古城毗邻而居,人们把西面的村镇叫做土城子或上城子,下面的村屯叫做下城子

按照现代人喜欢用文字抓人眼球的欣赏习惯,下城子之名乡土气息过于浓重,改为更雅致一点的“地理名片”,更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百年之前,下城子就早已约定俗成,更因此地是交通枢纽、城鸡铁路支线的起始点,比在它东面滨绥铁路线上的马桥河(原中东铁路八站)、西面的穆棱站(中东铁路九站)更为重要、知名度更高,已经成为全国铁路运行图上的关键点之一,若再去修改地名就没太大的必要了。

下城子的近邻上城子,今天在地图上已难以找寻,但它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则是远近闻名的一个处所,上城子因烧锅盛产名酒而享誉三姓、宁古塔、珲春及俄国海参崴。修建中东铁路时,在此施工的俄国工程师伊林因公殉难,铁路通车后,在上城子南面二里处设伊林车站,该镇曾一度被称为伊林。

穆棱河畔的下城子与上城子

百年伊林站

上城子,即为今天穆棱县的兴源镇。在近代,兴源镇很是可圈可点,甚至可以说在东北历史上应留有重要的一页篇章。

众所周知,大明灭亡后发兴于东北的清王朝入主中原,大批东北原住民“从龙入关”,本来人口就不多的吉林、黑龙江广大地区,变得更为地广人稀。尤其是清代初期朝廷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即为保护清皇族龙兴之地而不准许移民、开垦土地)二百年不变,使得这一广大地区始终缺少人力,土地、矿山等资源长期不得开发;甚至不设边防军,有边无防,任俄人随意移动界碑蚕食领土。

穆棱河畔的下城子与上城子

吴大澂像

光绪六年(1880年),时任河北道员的吴大澂,奉圣旨来到吉林,随吉林将军铭安来处理吉林边务。钦差大臣吴大澂看到这一地区有边无防、广袤的肥沃土地遭人废弃,十分痛惜,多次上奏朝廷陈说利害,恳请清政府批准从关内移民到东北垦荒实边。大清终为大澂陈情所动,光绪皇帝下令开禁,准许移民。

吴大澂再次来到宁古塔后,亲自带领官员沿边境北上,爬山越岭,披荆斩棘,沿途选择安置垦荒与建移民村屯之地。

吴钦差见上城子一带穆棱河两岸山环水绕、土地肥沃、地理优越,便决定在这设立民屯,移民开垦土地,同时派驻巡防边境的靖边军。光绪八年春,奉吴大澂之命赴山东招募饥民的副将吴永敖,带领屯兵200人来到宁古塔,有二三十户安置在上城子。死里逃生的百余山东饥民在穆棱河谷的擀面石、上城子、马桥河定居世代繁衍,由此,上城子至穆棱河流域中游地区有了村屯。不久,吴大澂又在这里设立穆棱河招垦局,光绪“九年正月,委办委员王州判国栋到荒经理其事”,继续办理从关里与辽南地区招民垦荒事宜。从此,穆棱河的两岸土地渐渐被开垦,移民陆续增多,上城子遂成为清末宁古塔北部兴旺发达之地。

穆棱河畔的下城子与上城子

吴大澂筹边遗迹碑

因户籍增加、生齿渐多,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上城子设治穆棱河知事厅,纳入国家行政管理序列。六年之后的宣统元年四月(1909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奏请朝廷将穆棱河知事厅“升改为穆棱县”,县衙仍选定在上城子,此举,更为稳固了上城子的中心地位。一去经年,穆棱划归依兰道管辖后,道尹章启槐于民国十六年考察斯土,以上城子“局促荒谷之中”“群山环抱、偏于一隅”不便治理难期发展为故,倡议迁县治到八面通镇。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县城实现了由上城子到八面通的迁移,这也是当年上城子镇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上城子为穆棱县的肇兴发达之源,县治迁移之后此地便去上城子之名更为兴源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