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睡地底数千年的三星堆:古蜀国太阳神崇拜的代表之地

 小佛说史 2020-12-21

小佛家住鸭子河旁,这是一条起源于彭州,在流经什邡、广汉后与石亭江一同在金堂汇入沱江,最后再汇入长江,流向大海。

1934年,在鸭子河畔,三星堆遗址被首次发掘,最后由于抗战等各种原因,发掘一直出于滞留阶段。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陆陆续续的发掘,可能当初谁也没有想到,三星堆的发掘结果震惊世人!

三星堆一带的遗址非常的密集,有大型城址、大面积居住区和几个祭祀坑,这就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距今时间大概是3000到5000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星堆出土的三种文物:金壳竹杖、青铜神树、青铜立人,这两个珍贵的文物无不代表了古蜀国对太阳神的崇拜,三星堆文化也就毫无例外的称为古蜀国太阳神崇拜的代表之地。

金壳竹杖,出土于1986年,是用纯金皮包着竹芯做成,金壳上有一些雕刻的图案,图纹包括了人头、鸟、鱼和羽箭。人头就是太阳神的重要象征;鸟则是代表着太阳神鸟(金乌负日的传说在《山海经》中有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乌即太阳鸟);鱼则是黑暗和阴气的象征;羽箭经考古专家们分析认为是表示阳光升腾,在每只鸟的身上都驮着一枚羽尾、长梃的平头神箭, 直插到鱼头上方,金壳上的人头、鸟、鱼就在羽箭的连接下构成了一个整体,一个由飞翔的太阳鸟带着黑夜走向白天的寓意。

青铜神树,我们也称之为摇钱树,同样是1986年在三星堆出土,一共有八棵,其中最大的一棵接近4米。这棵最大的青铜神树,树干上有一条头在下面、尾巴在上面的神龙,而树枝分为三层,每一层上有三个枝桠,每个枝桠上都站了一只太阳神鸟。

考古专家们认为这就是《山海经》中所记录的扶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青神树上的九只鸟就是三足乌,太阳的象征,当一只三足乌飞升在天充当太阳的时候,其他九只三足乌就在树上休息,和《山海经》上的记录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青铜神树是让太阳鸟栖息休息的地方。

最后我们来说说青铜立人,那尊最大的青铜立人身材修长,站在方凳上,双手紧握一个东西(出土的时候已经完全腐蚀),头上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长长的衣服,尖尖的耳朵,两眼直视远方那个,神情庄重。

部分考古学家认为,这个青铜立人和青铜神树一起出去,都是古蜀先民们祭祀的重要物件,是日月之神帝俊,是太阳和月亮的父亲,是古蜀先民的崇拜。不过,有些考古学家是不同意这样的推测,他们认为青铜立人是古蜀先民的信奉的祖先,商周时期的古蜀国本来也是黄帝的孙子颛顼之后裔。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商周时期崇拜的日月之神帝俊正是商周的祖先——黄帝,既然古蜀国是黄帝的后裔,那么崇拜黄帝,就是崇拜日月之神帝俊。

从这三种文物我们不难看出古蜀先民对太阳神的崇拜,他们将细节融入其中,小佛都不得不赞叹我古蜀先辈真是有才!

参考资料: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星堆图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