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 洪武瓷器赏析

 芝润斋 2019-09-25

洪武朝正处于元明交替之际,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景德镇设置了御窑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官窑。它由朝廷督办,集中全国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专门生产皇家使用的瓷器,烧制手段和配方都严格保密,对器物的器形,纹饰、品种都有严格的规定,禁止民间使用。

明 洪武瓷器赏析

洪武时期瓷器的造型多多少少都具有元枢俯窑古朴浑厚的遗风,特别是民窑瓷器最多。民窑撇口瓶,碗类,中腰以下胎体渐厚重,有的和元瓷一样,或折腰,或器心留有叠烧的垫饼痕迹。官窑器则锐意创新,迅速摆脱元瓷厚重粗苯的风格,孕育着以造型秀美飘逸著称于世间的永乐瓷卓型,从而体现了明瓷的新风貌。

明 洪武瓷器赏析

洪武 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明 洪武瓷器赏析

洪武一朝,因仰赖海外贸易进口之钴蓝料,受海禁影响,洪武瓷器釉里红多于青花。当时人们刻意追求一种青料发黑,可让画面像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这与传统青花料截然不同,乃是当朝意识形态使然和统治者喜好所致。此时期之瓷胎,一般较为厚重,呈白色略带灰色;釉面肥丰腴,传世洪武瓷器之造型、风格均带有元代遗韵。元代梅瓶器身修长,比例均匀;洪武则宽肩细颈,腹颈较元代梅瓶丰满;元代梅瓶底足微微外撇,而洪武时期则渐收到底;圈足早期为平底,中后期则为宽足平底,此种圈足唯洪武一朝独有,此为洪武梅瓶之造型特征。

明 洪武瓷器赏析

此梅瓶器型典雅、画工精美,纹饰层次分明舒朗,青花色泽沉静,青料聚集处有凝滞的黑斑。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口边自上而下绘如意云纹,双龙戏珠纹,缠枝莲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团花纹,底部以仰莲纹为饰,主题突出,主次分明。

明 洪武瓷器赏析

通体青花纹饰色度偏暗,图案虚实深浅分明,肩部以龙纹象征着皇权,彰显霸气。瓶体釉质肥润,瓷胎洁白,笔法流畅,充分反映了烧造者的独具匠心。此器不仅是洪武时期的精品典范,且又符合现代人对艺术的审美观,时隔六百余年任然保存如此完好,将是人类永恒的艺术瑰宝。

明 洪武瓷器赏析

洪武 青花花草纹大盘

洪武官窑瓷器中有青花、釉里红、红釉、蓝釉、白釉等品种。目前,传世品中最多见的是釉里红瓷,青花器较少。且洪武青花瓷器在装饰题材上,基本以花卉为主,如本品此类青花花草纹大盘,国内外博物馆及收藏机构都鲜有收藏,尤见珍贵。

明 洪武瓷器赏析

大盘敞口,折沿,弧腹,圈足,细砂底呈火石红色。通体施白釉,里外绘青花花草纹纹样。折沿处绘卷草云纹一周。内腹绘缠枝石榴、菊花及牡丹纹。盘心绘折枝莲花、缠枝菊数枝,枝叶繁密,灵动隽永。

明 洪武瓷器赏析

此盘胎重体大,形制完整,反映出洪武时期制瓷的风格与水平。所绘花卉纹饰笔法流畅,充满活力,特别是盘心的折枝莲花,别具清淡高雅之韵味。这种豪放潇洒、疏密有致的装饰风格充分显示出明初青花艺术的特色。

明 洪武瓷器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