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88年,康熙大帝和路易十四的世纪之交(上)

 RK588 2019-09-26




在十七世纪的东西方,同时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君王:康熙大帝和路易十四。路易十四奢靡无度,喜爱舞蹈,一天要换七套衣服,因矮小的身材一生钟爱高跟鞋。他期望成为亚历山大那样的欧洲霸主,又因崇尚希腊神话太阳神阿波罗战无不胜的神力,自诩为“太阳王”;康熙则一生节俭勤政,对西方科学颇有研究。他以大禹为自己的治国偶像,倡导用知识、用爱而不是用暴力来治理国家和人民,被西方传教士称作“哲人王”。

十七世纪后半至十八世纪初期,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与西端的法国,各自引领着东方与西方科技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风潮。此时中国的君主是清圣祖康熙大帝,法国的君主是太阳王路易十四。康熙皇帝开启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而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法国一度称霸欧洲,伏尔泰曾把这个时期称为“路易十四时代”。两位君王虽远隔万里,但他们的生平事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惺惺相惜的二人在彼此的人生轨迹中都分别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路易十四少年戎装像 凡尔赛宫藏

或许历史上很难再找出像康熙皇帝和路易十四这样,具有太多相似之处的君王了。他们不仅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都是各自国家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康熙皇帝在位61年,路易十四在位72年。更巧的是,两位君王去世的时间也相差无几,路易十四死于1715年,康熙皇帝死于1722年。

除了生卒年限的巧合外,两人都有着传奇般的童年经历,两位君王都是幼年丧父、幼年登基、少年亲政。康熙皇帝因其父顺治皇帝病逝而荣登大宝,年仅8岁。路易十四登基时的年龄则比康熙皇帝还要小,年仅4岁。

因为都是幼年君主,路易十四遂由母后—安娜皇后摄政,康熙皇帝则是祖母孝庄太皇太后训政。因此,路易十四亲政前由首相马扎然枢机主教主持国政,康熙初期的朝政几乎全由鳌拜主导。路易十四的登基更为离奇,民间相传路易十四并非路易十三的亲生儿子,其生父另有他人。

路易十三(1601~1643),法国波旁王朝第二任国王,生于巴黎枫丹白露宫。路易十三亲政后,依靠红衣主教黎塞留的襄助,开启了法国的盛世之史。当时,欧洲大陆最强大的两个王国——法国的波旁王朝和德意志的哈布斯堡王朝之间展开了长期的角逐,开启了长达30年的争霸战争,最终以法国的胜利宣告终结,法国成为新的欧洲霸主。

路易十三在位期间,一直对母亲和弟弟怀有戒心。路易十三的母亲玛丽·德·美第奇宠爱幼子,阴谋废黜路易十三,欲立其弟奥尔良公爵为国王。路易十三在红衣主教黎塞留的铁腕政策下,使奥尔良公爵一派最终失势,其母也逃至布鲁塞尔,置于西班牙人的庇护之中。此后,安娜王后生下皇储,王室方才趋于稳固。1643年,路易十三因骑马落水引发肺炎,不幸离世。

据传,路易十四的生父是羁押于巴士底狱内赫赫有名的“铁面人”多热。路易十三与出生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安娜王后一直感情不合,无奈安娜在与情人多热的交往中怀有身孕并生下私生子路易十四。为了严守秘密,路易十四出生后,多热就仓皇逃出巴黎,远走他乡。

后来,路易十四登上王位,多热又秘密潜回宫中,以生父之名向路易十四索要封爵。路易十四既怕丑闻暴露,又恐其威胁自己的王权,遂密谋加害多热。但念其为自己的生身之父,动了恻隐之心,将多热押入巴士底狱之中,头戴铁面具,使其沦为终身囚徒。巴士底狱的典狱长和狱卒或许是了解内情,因此对铁面人格外关照,典狱长马尔斯还时常陪铁面人共进午餐,一直到铁面人去世。 

凡尔赛宫的喷泉 

吉恩-巴蒂斯特·马丁

1670-1700

康熙皇帝和路易十四作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两位君主,在执政之初都感受到来自辅佐大臣的压力。康熙皇帝幼龄即位,辅政大臣鳌拜专权跋扈,结党营私,目无君王。少年康熙最后用计擒下鳌拜,重新夺回大权。路易十四也有着颇为相似的经历,直到首相马扎然寿终正寝时才真正执掌大位,此后再未设首相一职。

他们在母后与太皇太后的精心抚育与教导下,获得完整的君王教育。两位君主各自擅长骑射,并熟悉多种语文。路易十四终身使用优雅的法文,还能说流利的义大利与西班牙语,并理解基本的拉丁语;康熙皇帝精通满语、蒙古语、汉文与汉学根柢也十分深厚。

二人亲政后,都勤勉于政务,戮力国事,因此文治武功同称显赫,并且各自巩固了爱新觉罗家族与波旁王室的帝王权力。康熙皇帝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勤政皇帝,他在位61年,除生病和重大节庆外,几乎无一日不听政。康熙皇帝曾发布上谕,让群臣知晓自己励精图治的愿望,他说:“朕夙夜图治,切念民生艰难,必加意抚绥,各俾安居乐业,乃成久安长治之道。”

康熙帝读书像 北京故宫藏

康熙皇帝将平定三藩、整顿河务、治理漕运作为亲政后必须做好的三件政务,并将“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时时观看以自警。行如其言,康熙皇帝最终力排众议,撤三藩(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收复台湾,六下江南巡治河道,指授方略。

《圣乔治屠龙》路易十四收藏

拉斐尔

路易十四虽生性奢靡,但对于政务却丝毫不马虎。每天工作长达10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从不间断。他在位期间,躬亲政事从不松懈。1686年,路易十四做完一次肛瘘切除手术后,当晚就主持参政院会议。期间,他汗流如注,仍坚持开完会议。翌日,他带病会见外国使节,病痛使他的脸都扭曲了,但他一直坚持到仪式结束。

路易十四王者雄鹰

17世纪中期

材质:钙铝榴石、镀金、红宝石、珍珠、祖母绿

当然,他参加会议绝非摆设,每次参会都会准备妥当,与大臣认真商讨,绝不因一时冲动而做决定。他还经常突然走进大臣办公室,查看他们的工作情况。连荷兰大使都对路易十四的勤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称赞他: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位年轻的君王以何等迅速、清楚、决断与智慧来署理公务。他以真诚的态度待人,以极大耐心听取意见,仅这一点就足以赢得人们的好感。”

同时,路易十四还表现出一种亲民的姿态,他说:“我赐予臣民不分贵贱,都有在任何时候亲自或书面向我进言的自由。”尽管很少有臣民会这么做,但他的态度却博得人民的极大好感。

除了勤政之外,康熙皇帝和路易十四都是颇具艺术才华的君王,他们为本国的文学艺术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康熙虽生在东方,却十分痴迷于西方的艺术和科学,他喜爱西洋乐,当时宫中有许多西方管弦乐器,还有法国传教士南广国专门为康熙制造的钢琴。康熙不仅爱听,还常常亲自演奏,他最爱的是小提琴和钢琴。

尼霍夫笔下的中国

路易十四出生在西方,但对神秘的东方一直有无尽的向往。当路易十四从首相马扎然的后人手中买回来一只精美的白玉杯时,他似乎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自此,路易十四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中国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对中国的了解只停留在“听说”,好不容易1654年,有个叫尼霍夫的人看到了“活的”中国,回来后还把自己所见所闻都画了出来,编成了书,他终于可以看到更加真实中国了。

尼霍夫笔下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当路易十四听说中国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有146盏明灯,他十分向往,于是花重金在凡尔赛宫建了一座“特列安农瓷宫”,目之所及全是“中国风”:宫殿栏杆用青花彩釉瓷装饰,花园、喷泉到处是瓷瓶瓷砖,绸帐是中国的丝绸,说他是最早的“中国痴”也不为过。

欧洲首个中国元素建筑——特列安农瓷宫

此时欧洲的“中国热”在路易十四等王权贵族的推动下方兴未艾,分居东西两地的君王经由法国耶稣会士架起的无形桥梁,有了间接的接触。透过传教士们的推介,路易十四对康熙皇帝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法国朝野人士也兴起对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好奇与模仿。在传教士的讲授下,康熙皇帝认识了西方的科学、艺术与文化,并推而广之,使得当时清朝臣民中不乏潜心西学之士。

尼霍夫笔下的广东藩王平南王尚可喜

不久后的1688年,一封信正在从法国巴黎寄出。谁也想不到的是,这封信的目的地竟然是相隔11739公里外的北京紫禁城:

至高无上、伟大的王子,最亲爱的朋友,愿神以美好成果使您更显尊荣。获知在陛下身边与国度中有许多饱学之士倾力投入欧洲科学,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我们的子民,六位数学家,以为陛下带来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但海路之遥不仅分隔您我两国,亦充满意外与危险;因此为了满足陛下,我们计划派送同样是耶稣会士,即我们的数学家们,以及叙利伯爵,以最短与较不危险的陆路途径以便能率先抵达您身边,作为我们崇敬与友谊之表征,且待最忠诚见证者叙利返回之际能发表您一生非凡的作为。为此,愿神以美好的成果使您更显尊荣。1688年8月7日写于马利。

您最亲爱之好友

路易

路易十四致康熙帝之书信
1688年8月7日写于马利
手稿(复制品)
法国外交部档案处藏

落款的这位“路易”不是别人,正是“太阳王”路易十四,这是一封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皇帝的亲笔信。此时是康熙二十七年,康熙34岁,平三藩、收台湾的功业已经完成,两年前的雅克萨围城战又把沙俄打的溃不成军,正是大清朝一帆风顺国力最强盛的时刻。在得知康熙对西方科技颇感兴趣后,路易十四在这时率先抛出了橄榄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