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人类简史》解读

 GXF360 2019-09-26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想过,人类从何而来,如何发展,又将去往何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尤瓦尔·赫拉利教授或许给了我们大胆的探索和答案。2012年,历史类书籍《人类简史》一经出版便受到了世界的关注,获得了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等人士争相推荐。这本出版三年就被译为30种文字的学术巨作,沿着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以史实为基础,以作者的推演为契机,用恢弘生动的语言,简述了人类的进化与种种选择,令人手不释卷。

一、追溯智人的认知革命

大约七万年前,人类还不是如今意义上的“人类”,它们被称作智人。认知革命前,和智人一同生活在广袤大地上的还有直立人、弗洛里斯人、尼安德特人、梭罗人和丹尼索瓦人。更具体来说,所有这些人都是一种动物——远古的一只母猿生下两个孩子,一只是黑猩猩的祖先,一只是智人的祖先。这些不同的人种在不同的地域生活,具有不同的面貌,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也并不是食物链的第一层。随着智人的繁衍扩大,智人种族逐渐出现了语言和八卦。正如遇到危险狮子出没,智人告知同伴的方式从原始的嚎叫到“有狮子”再到讲述“狮子是森林之王”,于是一场神秘的认知革命悄然发生。

在美国和日本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国家环保部门充分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我们国家必须加强环境执法。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以立法形式使用法律手段,对企业污染物的处理和排放实行强制性管制,并处以同等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其次,它使用经济手段来使用补贴和补贴。税收,费用和排放交易系统形成对企业污染物处置的间接控制。通过加强环境执法和处罚,企业不得不承认环境问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让更多的企业关注环保,接受绿色管理的理念,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和责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共同的认知和“讲故事”的能力使得智人拥有了合作的基础,智人通过这一场认知革命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发挥想象、创造概念,使其在进化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拥有了基因突变、认知的迅猛发展,大规模的迁徙造成了其所到之地当地人种的快速灭绝。智人也因其强大的想象力繁衍进化成为了如今的人类,成为食物链的顶端。然而认知革命的起因仍然未知,在《人类简史》的叙述中,人类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必然。远古的智人一跃成为如今的人类也仿佛是出现在不停的随机和偶然中。

认知革命这一观点带给我们的冲击,不仅仅停留在对人类起源的追溯上。作者并没有言过其实地描述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赞美,它让我们冷静深刻地正视人类本身,也不过是动物界中进化而来的沧海一粟。然而这一观点并不是否定人类主导自然界的崇高地位,而是使我们更加懂得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思考使我们平凡的远古祖先变得如此强大的能力——智人种群的团队秩序与协作共存。偶然而生的想象力一路帮助我们走向秩序社会。人类祖先因其强大的想象力组成了团体、国家,在文明时代发展出宗教、金钱、帝国,正是“偶然”带来的发现与思考使人类得以在地球众多生物中脱颖而出。

本组患者中,糖尿病史与急性胰腺炎病史在MCN-nIC组与MCN-I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研究[8,12-13]表明,MCN-nIC中无症状者较多,MCN-IC中腹痛、腹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糖尿病、胰腺炎等相对较多,尤其是腹痛更为常见,其发生与MCN-IC膨胀性生长挤压周围组织或神经浸润等有关。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痛及食欲减退是MCN-IC的预测因子,提示MCN出现上述症状者合并浸润性癌的风险增加,宜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二、大自然带来的农业革命

大部分的历史学家认为,农业的发展协调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成就了人类的发展。书中关于人类史上的第二场革命,同样提出了新奇的观点。曾经的250万年,人类祖先依靠着采集和狩猎生活,长期以来人类的生活习惯与动植物的生长各自安好。在狩猎时代,人类祖先拥有丰富变化的生活,并且较少地罹患疾病或者被饥饿胁迫。

这里的文化专有项指的是具有很明显的文化特征的词语,比如谦辞敬辞、职官封号、年月日、度量衡、礼仪习俗以及地理方位等。

然而,这一切在约一万年前全然改变,人类开始渴望掌握并操控动植物的生命,并为此投入了全部心力。作者以小麦这个人类自然史上最成功的农作物为出发点,一反传统观点,指出短短1000年,小麦控制了智人为其所用,为自己的大规模生长生存创造良好环境。然而这场由小麦“主导”的农业革命并没有为种植者带来更加幸福的生活,反而因为人类食物的增加带来了人口爆炸和养尊处优的“精英分子”。在恢弘的人类种群面前,作者将重心着眼于微小个体的幸福——农业革命后农民的生活显得比采集时代的人类祖先更加辛苦,饮食和生活也更加糟糕。人类祖先倾其心力的农业追求却带给了一代代人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剧增的儿童死亡率、成人的筚路蓝缕都成为了“小麦”给予人类的压迫。

作者的观点新奇颠覆,又显得悲天悯人。在这场人类社会方式的变革中,人类成为了小麦的奴隶,因此,作者将农业革命称作是一场人类被小麦驯服的巨大骗局。作者依然没有回避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大肆改变。人类创造各种意识形态、创造概念,如金钱、宗教,然而我们始终没有办法预料结果。农业革命无疑带给了人类在生活方式上的巨大进化,然而大获成功的“进化”是否带来了个体绝对的幸福,也是作者不停提出的悖论。个体的快乐被历史忽视了,作者却对其进行了哲学探究。不论作者关于农业革命的观点是否剑走偏锋,但快乐究竟是主观感受还是宗教所推崇的不执著、历史的发展是否仍要建立在遗弃个体的幸福上更是作者希望同我们一起思考的问题。

三、科技革命赋予人类“神的能力”

与人类历史上的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相比,科技革命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利器。作者将科技革命赋予人类的一切称为“神的能力”。这一场工业革命在作者的笔下是喜忧参半的。科技革命成就人类的同时,也成为了威胁世界的武器。它使得人们从神可知论的宗教典籍中突破出来,人类渴望关心宗教典籍中没有提到的地方。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那些历史上为人类认知的巨大改变而努力着的人们: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所有科学事实都冲击改变着曾经的人类认知,指引着人类发展。

在逐渐建立起的认知体系中,人类的知识架构有了爆炸性的增长,人们开始承认并正视自己的无知。人类从渴望认识自己中超脱出来,逐渐认识到人类智慧可以决定什么。科技革命除了更新人类的认知,另一个方面是改变了社会秩序。在认知革命前的人类祖先时期,人类的生活都是在自然选择下的家庭或地域的亲密社群里。尽管认知革命使智人产生了语言、想象,组成了团体,但社群的组成大多仍然是亲戚或亲密关系。然而,工业革命大概花了短短两个世纪就将这些自然社群打乱洗牌,纷纷组成了国家和市场。随之而来的,是远古人类想象不到的财富和资源,正如作者说的,人类获得了“神的能力”。与此同时,人类的意识形态、生活状态和心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逐渐成为神一般的物种,也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简史》以别开生面的史学观点,以尤瓦尔·赫拉利独特的视角关心和回答着人类的过去与未来,甚至将人类社会归结于一场宏伟的想象,并探寻着“小人物”快乐的奥秘。在书的结尾,作者写道:“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既然我们渴望了解人类的过去、探究人类的未来,那么所有的观点都应当给予我们思考和警醒。如今的我们无法想象人类发展是否会如作者描绘的那样,然而恢弘的人类种群正是由每一个如同你我这样的小人物组成的,社会的进步也同样由与自然的共存、对快乐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组成。或许不懈思索、拥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每个人便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