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三种常见病例的超短波疗法

 张秀勇图书馆 2019-09-26

三种常见病例的超短波疗法.m4a 来自治疗师来啦 08:07

作者:蒋忠杰  荆楚理工学院

审稿:李方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一、超短波疗法定义

频率为 30-300MHz 、波长为 10-1m电流为超短波电流,应用它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

二、作用原理

人体在超短波电流产生的高频电场作用下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一)热效应

产热深度可达深部肌肉和骨,产热均匀且可控。
产生的原因有两种:
1、人体内的自由电子、离子在外加的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振荡形成传导电流,与体内其他原子、分子发生碰撞时,由于欧姆损耗而产热;
2、由于体内极性分子在外加的高频电磁场作用下产生旋转,形成位移电流与周围分子发生摩擦而构成介质损耗以产热,同时也是超短波热效应的主要原因。

(二)非热效应

指在使机体发生温度变化之前,体内已发生诸如体内离子移动、偶极子和胶体粒子移动,膜电位改变、膜通透性变化,细胞的蛋白成分造形改变等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代谢变化的效应。

三、临床宜与忌

适应症:超短波疗法主要适用于急性、亚急性炎症,损伤疾病(软组织感染、烧伤,阑尾囊肿、附件炎,面神经炎、肺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禁忌症:恶性肿瘤、出血倾向、结核病、妊娠、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局部金属异物、颅内压增高、青光眼、植入心脏起搏器者、感觉障碍者等。

四、临床病例应用

在经手很多病例后,分析总结面神经炎、小儿支气管肺炎、急性关节软组织损伤较常用到超短波治疗,在此谨向大家分享临床中的应用与感受。
(一)面神经炎的治疗
1、理论基础: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通常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 导致组织缺血水肿, 受压迫而致病。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时期:急性期(7-14天)、恢复期(14天-1个月)、恢复后期(1-3个月)、后遗症期(3个月以后)。常常在采用五官超短波治疗仪进行治疗。

2、操作方法简述:
(1)开机预热选择体位
(2)在面神经分布区域垫上毛巾采用并置法 
(3)选择无热量(患者无温热感,氖光管若明若暗)处方每次治疗 5-10分钟,每日一次。
3、治疗原理:急性期(7-14天)进行超短波治疗,可控制消除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及其并发症神经水肿;14天以后进行超短波治疗可促进神经的生长。

(二)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

1、理论基础:患儿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肺部组织的充血和水肿,并有炎性细胞浸润等情况出现。患儿的年龄较小,咳嗽无力,肺部痰液较难排出,迁延不愈,直接影响患儿的生命质量,甚至会导致患儿的死亡。若患儿体温过高,需经过抗生素或解热治疗等措施,待体温降至38℃之下,症状体征仍未消失的情况下,超短波疗法较为有效。
2、操作方法简述:
(1)开机预热选择体位。
(2)在肺部垫上毛巾采用对置法或并置法。
(3)急性期选择无热量(患者无温热感,氖光管若明若暗)处方,每次治疗 8-12分钟,每日一次。对于慢性的患儿则可选择微热量(有刚能感受到的微热感,氖光管微亮)处方,采用对置法或并置法进行治疗。
3、治疗原理:
(1)改善局部微循环及淋巴循环,使病变部位白细胞和抗体增加,炎症迅速局限化,病理产物细菌毒素得以排除;激活机体的应激反应,使机体免疫活性增强.
(2)使用超短波理疗的方法,会对人体产生高频电场作用,并有效提高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促进抗生素滲入到病灶内,药物吸收更高。
(3)超短波理疗还可以促进淋巴回流、血液循环更快,局部组织药物浓度提高,抗炎药物更容易滲人到病灶内,药物吸收效果好。

(三)急性关节韧带扭伤的治疗

1、理论基础:参加各种赛事或自我锻炼时,可能会出现关节韧带的扭伤,其中踝关节最为多见。根据国家运动教练员协会踝关节扭伤诊疗指南,在损伤 24h内遵循 PRI CES (保护、适度休息、冰敷患处、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支撑)原则进行处理与治疗。24h后则用超短波来进行治疗。

2、操作简述:
(1)开机预热选择体位。
(2)在踝部垫上毛巾采用并置法.
(3)选择微热量(患者刚能感受到微热,氖光管微亮)处方治疗每次 10-15分钟,每日一次。
3、治疗原理:改变细胞通透性加快细胞间物质交换,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生长,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被损伤的结构、程度及其功能设计合理的功能锻炼方案。
超短波主要有消炎、止疼、解痉、提高免疫力、改善内脏功能、加速组织生长等作用。在治疗时我想很多人会遇到有和我一样的情况,患者往往会以没有感觉或者感觉不热为理由要求加大剂量,这时候就要注意了。我们一定要按照治疗处方严格执行医嘱,然后立马再次评估治疗区域的感觉功能,并做好与患者的沟通说明原因。

参考资料:

1、燕铁斌.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7-381.

2、邓淑坤.短波和超短波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观察.南通大学(医学报)[J]. 2018,38(3):184-186 .

3、白碧瑶,吴曙粤.肺部超短波治疗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的疗效探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2):128

4、刘红,李劲薇,赵光风,等.69例小几支气管肺炎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分析.中国药业,2014.23(4):60-62.

5、李晓兰,曹茜,王继宏,等.超短波理疗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内蒙古中医药,2014,33(6):90.

6、汪燕,马秀林,燕金海.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肌电分析[J].中华理疗杂志. 1992,22(1):18-19

7、YangY, Xu F, Shi L, et al. Efficacy and significance of various scores forpneumonia severit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 inChin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2,125(4):639-645.

8、GaetaM Ascenti G, Mazziotti S et al. MRI differentiation of pneumonia-lik mucinousadenocarcinoma and infectious pneumonia.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81(11):3587-35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