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一浮先生:圣贤垂教,总为此事,犹佛所谓大事因缘也

 lwdalian 2019-09-26

马一浮先生简介

马一浮先生(18831967),单名浮,字一浮,号湛翁、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化宗师。十六岁应试,名列会稽县案首(第一名)。二十岁赴美日欧留学。回国后“自匿陋巷,日与古人为伍,不屑于世务”,潜心研究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抗战爆发后,先生忧愤于民族危亡,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出山讲学。1939年,在四川乌尤寺创建复性书院,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培养人才。抗战胜利后,先生回杭,重居林下,主持智林图书馆。建国后,任浙江省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


六经所示,皆修德之门,学道之事。修德者先务知德,而后能成德;学道者先务明道,而后能行道。圣贤立身垂教,总为此事,此犹佛氏所谓大事因缘也。道、德并为玄名,学者先须明其义相,验之身心,实在践履,方可入德,方可闻道。……《系辞》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孔子复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孟子曰:“行之而不著,习矣而不察,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此并谓知德者鲜,道之所以不行也。其实在心为德,行之为道,内外一也。德是自性所具之实理,道即人伦日用所当行。德是人人本有之良知,道即人人共由之大路,人自不知不行耳。知德即是知性,由道即是率性,成德即是成性,行道即是由仁为仁。德即是性,故曰性德,亦曰德性。(即性之德,是依主释;即德之性,是持业释。)道即是性,故曰性道,亦曰天性,亦曰天道,亦曰天命。德、行对文,则德主内而行主外。道、德对文,则德为隐而道为显。性、道对文,则性为体而道为用。性外无理,道外无事。离性而言理,则理为幻妄;离事而求道,则道为虚无。故六艺之教,总为德教。六艺之道,总为性道。……故知六艺之要归,即自心之大用,不离当处,人人可证,人人能行,证之于心为德,行出来便是道,天下自然化之则谓之教。
 
——马一浮先生《释至德要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