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断难,治疗难!MDS是一种治疗起来并不轻松的疾病

 压下影响力基本 2019-09-2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血液科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相比其他的血液系统疾病,MDS无论是从诊断还是治疗手段,目前还都算是棘手的问题,无论是对于病方还是医方,都是一种治疗起来并不轻松的疾病。

诊断难,治疗难!MDS是一种治疗起来并不轻松的疾病

诊断难

主要难在分型和预后的判断上。传统上将MDS分成五种亚型,而随着对MDS的认识不断深入,对MDS的分类也在发生变化。按照08年WHO的分型,已经将MDS分成7种类型。

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其分类的基础。不经过系统全面的检查,仅凭借骨髓穿刺结果而做出的诊断和分型是不准确的,不能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甚至起到相反作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对怀疑MDS的患者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但是现在很多医院,检查项目缺失不全,或者不能或不会做免疫分型(无流式细胞仪),或者不能做染色体分析,或者不能做FISH。从这个角度来讲对患者是不利的。

治疗难

是因为不同类型的MDS,其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不能笼统。比如对高危患者目前主张以类似于白血病的治疗方案给予治疗,高强度治疗进行。如原始细胞比例超过10%的患者,RCMD伴有重度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年轻的患者等等,甚至可以考虑移植。但因为目前移植条件局限,这部分病人多进行中西结合的治疗。

此外,对低危但又输血依赖的患者,强调给予支持治疗。比如阿杂胞苷(达珂)、地西他滨两种药对MDS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缓解率、有效率明显提高,是目前治疗MDS的有效药物。但遗憾的是这两种药物都很昂贵,完成治疗要30万左右,并且存在毒副作用明显的情况,不是多数人都可以应用以及撑到最后。另外,虽然可以缓解病情,但这两种药物并不能阻断病情发展。

诊断,治疗选择是主要影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两大要点,多位医者建议,在治疗阶段必要采取辅助治疗思路,特别是对于老年MDS病人,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