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GXF360 2019-09-28

作文训练是个司空见惯的话题,然而做起来却难上加难,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呢?从我多年执教的经验看,从基本的书写、标点、格式等方面进行训练;从审定主题、结构安排、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训练;从简单到复杂,一次一个侧重点,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大纲反复强调,语文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是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在读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强了,学生在写作时语言的思维逻辑能力就清晰,写出来的文章就思路清晰,前后连贯。

有些课文的语言非常的优美,修辞非常的生动,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反复揣摩句子的优美性,修辞的生动性,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得非常的有道理。如桂文亚的科学小品文《你一定会听见的》中的“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这种诗般的语言,节奏分明,语感强烈,加上排比句的蓄势,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非凡。各种声音交汇成一曲交响乐,时而旋律悠扬,时而激越昂扬;各种物象汇聚一堂,组成一幅动感十足的画卷。日复一日,我相信学生定能够写出语言丰富生动的作文来,学生会信手拈来,挥毫而就。

有的课文结构分明,脉络清晰,这时候也要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结构层次美,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模仿的范本,不至于写出来的作文结构松散,毫无章法。这一步是写作的基本功,需要课课练习,天天训练,日日积累,天长日久方能走出闭门造车的窘境,才能写出彰显自己独特魅力的作文来。

(4) 对任意的b1,L1, y1,R1,若在R中有x1R*x2,则y1(b1*x1)=y2(b2*x1)当且仅当y1(b1*x2)=y2(b2*x2);若在L中有a1L*a2,则(a1*y1)b1=(a1*y2)b2当且仅当(a2*y1)b1=(a2*y2)b2。

加强审题明确写作的范围内容

经过调查发现好多学生根本没有审题,想当然的就提笔写了。大多时候,学生在看到题目时不好好审题,有的断章取义,写得牛头不对马嘴;有的离题万里,不知所云。就好比要做一件事,必须要明确做这件事的目的,不能漫无目的地去做。作文更应如此,所以审题是写作的第一关,不能马虎。

如《×××的一件事》,首先要明确写的是一件事,不能写成几件事。学生作文时往往是“还有一件事”这样的过渡句,这样写就文不对题了!实际教学中发现,大多老师对这种情况是默认的,他们的观点是能写出几件事来就不错了。这是一个误区,必须要克服。这就是说写作内容就是一件事。然后补充题目,快乐的一件事呢还是难忘的一件事呢,还是其他内容的一件事呢……假如说是“有意义”的事,那么就要写清楚为什么有意义,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对你有什么深远的影响,这件事对他人有什么教育意义或者值得学习的地方等,这样就把写作的范围基本确立了,然后沿着这条思路去组织材料,那么写作就水到渠成了。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初学写作,一定要对给学生说清楚,记叙文的要素要交代清楚。如写“难忘的一件事”,那么就要想,什么时间,在哪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这件事为什么让你久久难忘,不能释怀,把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写清楚,撼动你灵魂的地方写清楚,作文就算是完美了。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头开好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加强修辞手法的运用

初学写作,作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知识不宜给学生多讲,因为讲的多了他们反而无所适从。就基本的修辞方法的使用,经常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修辞手法的训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上课时反复朗读,认真体会,然后模仿应用。

再如《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中:“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这段文字读起来亲切感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栩栩如生,一幅幅精彩的画面生动有趣。在农村,庄前屋后,晨曦暮色中,随处可见麻雀的身影,稍加留意,就可以写出麻雀生活的有趣画面来。猫儿打架在乡村那是司空见惯的事儿,母鸡啄食更是非常熟悉的场景,如果用拟人化的语言描写它们的生活习性,就能把作文写活了,问题的结症就在于学生缺少一双生活化的眼睛,缺少一支修辞化的钢笔。如果教师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就能够写出生动形象的语句来。

根据2016年1月至6月对河流水质的调查评价,滹沱河上中游各功能区的水质除滹沱河山西阳泉饮用水源区外均不达标,其中水质最差的为滹沱河山西代县农业用水区(繁峙段)和滹沱河山西原平忻定工业、农业用水区(定襄段),地表水水质均差,主要是氨氮浓度高,超标倍数达到了1.5倍左右。

比喻,也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生活当中人们活学活用,创造出了非常经典的句子。所以把这种修辞手法应用到作文当中,就能使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文采飞扬。引用是一种简单实用的修辞手法,教师鼓励学生把学过的诗词名句,识记的名言警句,唱过的歌词等,适当地引用到作文中,能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凝练不少,还能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涵来。各种修辞手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能使作文文采飞扬,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总之,作文写作的方法千变万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以最科学最实用的方式方法训练,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引领他们走向文学的殿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和学生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作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攻克学习难关的勇气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专业教师的配合。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和知识竞赛,制定奖励制度对有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给予鼓励,对参与教师科研的学生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在学生参与学术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经历刻苦学习、攻克难关、收获成果的艰辛和幸福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为集体奉献的“服务”意识同时融入育人的理念,这样的影响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这种经历对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都将产生巨大的正向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