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泰嘉的投标失败说起……

 剩矿空钱 2019-09-29
昨天和今天,书房后台收到很多咨询信立泰的,打开软件看过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支柱产品泰嘉在集中采购中没有中标,导致暴跌几乎两个板。 
由于没有跟踪关注,我其实也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关于信立泰我曾经在书房发表过三篇文章,分别是2017年3月的《投机者信立泰(上)》《投机者信立泰(下)》,以及2017年8月的《信立泰中报速读》。 
在这三篇文章里,老唐梳理了信立泰的发家史,回顾了2016年初买入泰嘉的决策逻辑,指出了2017年信立泰的优势是政府强制推广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而劣势是依然严重依赖泰嘉单一产品。 

经过慎重的思考以后,老唐坦陈自己不具备研究医药股的能力,计划在医药领域里抛弃对个股的研究,转而投资行业指数基金。

在2018年5月,信立泰最高市值达到486亿转头下跌。
老唐在约320亿左右(2018年8月17日30.33元)将所持信立泰清仓卖出——英明吧?英明个毛线,清仓后买入了9.15的分众,跌的更多。 
至于之后的药品集采新政,我没有跟踪,没有能力谈出什么有价值的观点。
我截图揭伤疤,一是回答很多朋友的提问,二是想借机再次演示一个说烂的老观点:不懂不做。 
如果你对以下三个问题 
以及它的衍生问题——参看《看不懂与看得懂》,无法提供有说服力的答案,那么这个公司就属于你“不懂”的行列。 
不懂的企业,不参与是上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看好某个行业,却无法看懂具体企业,比较理想的模式就是直接买行业指数基金,获取行业发展平均收益,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操作手法。 
对于医药基金,老唐的投资逻辑和实战记录,已经在2019年3月27日的《老唐的医药指数基金及逻辑》里分享的清清楚楚,并截图实际持仓给大家。眨眼,半年过去了。情况如何呢? 
这半年里,我没有花一分钟时间在医药股上面,支付宝里任何时候有了零钱,我完全是看也不看就直接买入持有较少的那只指数基金。 
实际上,截止今天,我连这两只医药指数基金当前的市盈率数据也没关心过,更不知道任何成分股的波动,只知道过去半年里医药股爆雷的不少,既有我听过的康美药业、东阿阿胶、信立泰,也有好几家我没听过的企业。 
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妨碍医药指数基金静静地挣钱。以下是此刻的截图。

 
从首次买入算起,大约有10个月时间了,总获利约8%。由于资金是陆续进入的,如果算投资收益率的话,相信应该远高于8%。 
看上去,即便遭遇大批的地雷,也比理财产品强多了。 



图上的红点就是买入位置,基本随机,有顶、有底也有半山腰。 
更重要的是,这俩指数过去一年的涨幅其实是远远小于老唐多次推荐过的沪深300指数基金的。 
对比这个最近一年爆出N个雷的行业,对比这个完全没心没肺的买入和持有,对比这个既不会分析企业也不懂估值的操作手法,再看看你自己的真实账户收益及期间付出,是否会引发你的一些什么思考呢? 
如果有,也算老唐在整理书稿的间隙,抽空码出这么一篇小短文的目的达到了。 
最后,再次提醒
①老唐是医药外行,本文的认识可能相当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我只是分享我的作法,并没有推荐任何投资对象给你。请你自行思考决策,并自负后果
②请注意,用十个月的市场表现来说明问题,完全可能是牵强附会,毫无逻辑;
③聪明的数学家们请不要询问这笔钱占老唐资产的比例,不予回答。这笔钱不在老唐实盘持仓范围内,在可见的未来数年时间里,也没有卖出需求。它类似一个储蓄罐,有小额零钱就丢进去,希望能获得10%以上的复利回报,仅此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