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瑾瑜匯】玉雕螭紋淺說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9-30


若龍而黃

北方謂之地蝼

從蟲,離聲

或無角曰螭

螭,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身世”撲朔迷離,古籍中對螭的定義大致有四種,分別爲“似虎的猛獸”、“龍的九子之一”、“無角的黃色的龍”和“雌龍”。

長安博物館藏 螭虎紋玉劍璏

螭的形象,似龍而又非龍,尤其是早期的螭紋,更接近于蛇,故世人多將一種與龍相似而無角的四足神獸稱爲螭,因其造型多呈盤曲蜿蜒或攀援葡匐狀亦稱其爲蟠螭,又因它面如虎形的相貌,將其稱之爲螭虎。最初的螭紋,作爲龍的附屬,同樣活躍在中國遠古文化之中,尤其是在中國玉雕傳統圖紋裝飾藝術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萌芽與發展期

春秋戰國之際,這只“神靈”活躍起來,它不僅常用作青銅器的裝飾,而且還出現在各種玉雕藝術品的圖紋中。戰國時期是螭紋玉器的出現時期,它爲螭紋日後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螭紋玉飾

戰國時期的螭紋,造型多樣,呈盤曲狀。最初的螭紋似龍像蛇,直到戰國中晚期才與龍區別開來,逐漸成爲一種獨立的圖案裝飾。戰國玉工多以镂雕的手法來表現螭的形象,玉器上的螭紋皆作扁平形而未見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體除特定的器物,如沖牙等外,均呈S形,彎曲自如。

故宮博物院藏 玉螭鳳云紋璧

如曾侯乙墓出土的“白玉镂雕螭食人紋佩”,此佩長6.2厘米,寬3.8厘米,厚0.4厘米,呈片狀。此佩中間雕出一只盤成一圈的螭,軀體與螭尾融爲一體且雕刻絞絲紋裝飾。螭張口咬住一個赤裸的人,一只爪抓臂,一只爪抓腿,似乎想一口吃掉此人,在螭的兩側,分別雕了人首蛇身的形象。此件玉佩中的螭與其他部分均在一水平面上,技法多采用镂空雕的技術,這也是戰國時期琢刻螭紋玉器所用的主要方式。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白玉镂雕螭食人紋佩

螭首是戰國時期螭紋玉器的重點刻畫對象。初期的螭首多小而似蛇頭,後期則多圓潤,類似虎頭,造型則多爲側面剪影。此期的螭首均琢細眉、圓形或橄榄形眼,鼻長而直,雙耳豎起,嘴巴微張、露齒。戰國時期螭的頸部粗長且飾有花紋,螭身有四足,腿部強壯有力如騰雲駕霧一般,尾部向上翹起,且向內卷曲飾絞絲紋,螭整體呈現出強勁威猛之感。

故宮博物院藏 玉鏤雕螭龍合璧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戰國玉螭紋觹,整器長6.7厘米,寬6厘米,厚0.6厘米,新疆和田玉材質。螭身呈轉首側身之態,透露著幾分虎的姿態。螭的頭部呈桃形,具明顯的貓科動物頭部特征,眼尾上挑,眼梢用細長的陰線延伸,下颌短小,耳朵上翹,脖頸長,身飾花紋,尾部與身體沒有明顯的區分。此玉螭紋觹線條流暢,將螭威武的神態及靈動的身形表現得淋漓盡致。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玉螭紋觹

在裝飾紋樣上,戰國時期玉器上的螭紋常以細陰刻線勾勒出花蕾紋、雲紋、滴水紋等,尾部常以絞絲紋裝飾。螭紋在戰國時期已經成爲一種獨特的玉器裝飾圖案,墓葬中出土的大多螭紋玉器都有獨特、精美的雕文圖案。總的來說,此期的螭紋玉器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可謂是螭紋藝術的裏程碑。

鼎盛期

漢代是螭紋最鼎盛期,數量多,螭紋在許多玉器上都能見到。漢代螭紋一般飾于玉佩、劍飾、帶鈎、玉璧等玉器上,到了東漢,玉瑗、玉環上也有了螭紋作裝飾。此期的玉螭,從以往的側視形態轉化爲正視和表現俯視能見的正面形態,螭的四足分列驅體兩側,而不是戰國那樣四足都在身下,每側各兩足,呈爬行狀,也不見或少見扭絲式尾。

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藏 螭虎紋玉佩

西漢螭紋在造型上多爲“S”形,身軀逐漸擺脫了蛇的形態,更接近于虎。螭頭較小、一字眉、方鼻是此期螭紋的典型特征。如故宮博物院藏的白玉镂雕螭虎紋劍珌,器身三面圍外框,框邊緣呈凹凸狀,並陰刻“二”字紋。框內兩面镂雕螭虎紋,正面稍弧凸,高浮雕,背面稍內凹,淺浮雕。螭虎圓眼,大鼻,扭身上卷,絞絲形尾。兩面螭紋略有不同。此件玉劍珌中螭的形象已幾乎完全脫離了龍的外觀,虎的特征清晰可見。

故宮博物院藏 白玉镂雕螭虎紋劍珌

此時的螭紋常與龍鳳、熊、虎、四靈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組成圖案。如故宮博物院藏的玉龍螭紋洗,是螭紋與龍紋結合的一件作品。此器選用青色玉料,玉質細膩,左側手柄處雕飾一螭一龍,螭頭更接近虎頭,但仍保留了角。螭身作匍匐狀,後腿支撐,強壯有力。 螭身在雲中時隱時現,身後藏有一隻龍,只露出一個張著嘴的龍頭。右側的手柄處裝飾一隻龍,龍身亦隱與雲中。從此類作品可以看出,螭與龍作為權利和野心的代表,備受皇室青睞。

故宮博物院藏 玉龍螭紋洗

東漢時期,螭紋的特點與西漢基本一致,只是在局部器官的特征以及藝術風格上略有不同。表現在外形上的不同是,東漢時期的螭的耳朵不再上翹,而是如小狗一樣下垂。在藝術風格上,西漢玉器中的螭紋常以圓雕、高浮雕的形式出現,裝飾紋樣以陰刻線爲主,而東漢時期的螭紋,生動立體的風格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豐富多變的布局,紋樣上多以平行排列的短直線作爲裝飾。

中山簡王劉焉墓出土 螭紋玉璧

如故宮博物院藏的“宜子孫”出廓玉璧,璧頂棲息著一只鳳凰,鳳身臥于“宜”字之上,姿態優美,壁內雕有對稱的雌雄雙螭,呈“S”形棲息于璧內兩側,螭首銜接于“子”字,螭紋銜接于“孫”處,造型極富動感。此件作品將镂空雕、陰刻線、淺浮雕等多種技法相結合,整體圖案布局合理,對稱的雙螭,既符合了審美,又彰顯了高超的技藝。其生動的造型、獨特的設計、精致的紋飾,可謂是東漢時期螭紋玉器的上乘之作。

故宮博物院藏 “宜子孫”出廓玉璧

漢代結束後,隨著時代的變遷,玉螭紋歷經日陵月替,直到明清時期,這只好動的神靈才又開始活躍起來,並一發不可收拾。此時它既不是圖騰崇拜物,也不是威武的象征,更談不上人們對它的敬畏和崇仰,而是完全變成了人們抒發懷古之幽情的一種吉祥物。

螭紋玉器在中國古代玉器史上延續了兩千多年,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其表現出的不同的形象結構和豐富多變的紋樣,都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文化生活和人們的審美觀念的變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

國外博物館螭紋玉器

大英博物館

實際尺寸:長5.7釐米,寬3.8釐米

實際尺寸:高5.1釐米

實際尺寸:長9.2釐米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實際尺寸:高11.3釐米,寬6.7釐米

實際尺寸:長5.5釐米,寬2.5釐米

實際尺寸:長6.3釐米,高3.5釐米

美國芝加哥博物館

實際尺寸:長6.5釐米,寬4.2釐米

美國塞克勒博物館

實際尺寸:長11.4釐米,寬3.8釐米

實際尺寸:長7.4釐米,寬2.4釐米

實際尺寸:長8.7釐米,寬2.3釐米

實際尺寸:高22釐米,寬15.2釐米

實際尺寸:長11.3釐米,寬3.8釐米

實際尺寸:長8.3釐米,寬2.4釐米

實際尺寸:直徑5.3釐米

實際尺寸:長9.5釐米,寬2.7釐米

實際尺寸:長10.4釐米,寬2.1釐米

實際尺寸:長10.9釐米,寬2.8釐米

實際尺寸:長5.9釐米,寬4.5釐米

實際尺寸:長9.2釐米,寬2.8釐米


實際尺寸:長10.4釐米,寬2.5釐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