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三率?
世界卫生组织已确定高血压是全球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病率2.3亿, 居世界之首。有数据显示7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用药不合理,其中75%不达标,明显影响患者的存活期和生存质量。
人群高血压三率(%)调查显示(2010年)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美国 80 75 40
中国 48.4 38.5 9.5
二、降压目标值?
2013 ESH/ESC新版高血压指南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修订对降压目标值的推荐。
新指南推荐:
收缩压 (SBP):<140 mmHg (心血管高危患者、低危患者统一目标值)
舒张压 (DBP):<90 mmHg (糖尿病患者尽可能控制在80~85 mmHg)
老年患者(SBP):<80岁尽可能<140 mmHg;≥80岁尽可能140~150 mmHg。
三、降压原则?
㈠长期治疗原则
㈡逐渐增量、缓慢降压原则
㈢联合用药原则
㈣个体化原则
四、一线降压药?
国内外一线降压药物
分类 代表药
普利类:〔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开博通)
沙坦类:〔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科素亚)
地平类:〔CCB、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心痛定)
洛尔类:〔β-B、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心得安)
利尿类:〔HCTZ、利尿药〕 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纳催离)
2013 ESH/ESC新版高血压指南:
㈠ACEI、ARB、CCB、β-B、HCTZ五大类药物均是起始及维持单药或联合治疗的适宜之选。
㈡不推荐首选某种利尿剂,不认为与其他利尿剂相比,某种利尿剂更具临床优势;
㈢钙离子拮抗剂疗效及获益是否优于利尿剂或ACEI等尚需验证;
㈣ACIE与ARB显著降低尿蛋白,改善心衰结局,但两者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新指南未就降压药物的选择进行一线、二线、三线的层次性推荐,而是强调个体化治疗由医生根据临床及人
口学特征决定选药。
五、联合降压?
由于高血压的机制多元性,降压治疗的趋势是联合用药,可以二联也可三联。
联合降压指证:
㈠Ⅱ期高血压(血压比目标水平高20/10mmHg以上);
㈡存在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㈢伴有心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等;
2013 ESH/ESC新版高血压指南:
㈠联合治疗优势在于机制互补,不良反应减少,疗效更强,依从性更好,获益更多;
㈡不达标可三药或换药联合治疗;
㈢不推荐RAS阻断剂联合治疗;
㈣联合治疗的获益与降压程度成正比;
㈤应首选临床试验中成功应用的组合方案;
㈥单药复方制剂可减少每日服用片数,提高依从性,应被推荐应用。
六、如何选药?
2013 ESH/ESC新版高血压指南:对某些特殊患者而言,某些药物更具靶器官保护效应而被优先推荐。
选药参考:
㈠高血压伴糖尿病 →可选普利类/沙坦类
㈡高血压伴肾功不全 →可选普利类/沙坦类
㈢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可选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
㈣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 →可选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
㈤高血压伴心梗后 →可选普利类/沙坦类/洛尔类
㈥高血压伴心衰 →可选普利类/沙坦类/洛尔类/利尿剂
七、用药注意?
㈠初始剂量及增减剂量宜小,不可乱停药;
㈡定时测血压,首选长效药,降压需达标;
㈢长期、连续、平稳、有效、联合降血压;
㈣关注各类降压药不良反应,避免禁忌症。
八、治疗新理念?
㈠治疗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总危险。
㈡与"降压治疗越低越好"相比"J型曲线"理念似乎更为合理和流行(2013ESH/ESC新指南)。
九、治疗新策略?
㈠降低升高的血压本身;2013ESH/ESC新版高血压指南强调降压药物的获益多取决于其降压作用。
㈡逆转所有相关危险因素。
十、降压治疗的启动?
2013ESH/ESC新版高血压指南:更多循证医学标准,对正常高值血压不推荐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