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叫人家胖子,人家是个400斤重的宝宝

 零壹贰012 2019-10-02

6000万年以前,河马和鲸曾拥有共同的半水栖祖先,如今它们中的一支在水中徜徉,另一支选择留在陆地。这两个家族也不都是庞然巨物,河马中也有激萌的小不点——[wō]河马Choeropsis liberiensis)。

与生俱来的可爱气质

倭河马属于古老的偶蹄目,是河马科现存两个物种中的一个,与“堂兄”河马(Hippopotamus amphibius)不同,它来自倭河马属。“倭”字在古时用来描述身形矮小的人,的确,与大块头的河马相比,倭河马的体型小巧很多,因此又称为“侏儒河马”。

说“啊!”图片:Cyril Ruoso / Minden Pictures

河马属的属名源自希腊语中的“ιπποπόταμος”,取“河中之马”的含义。在英语世界,“河马”叫“common hippopotamus”(普通的河中马),简称“hippo”;倭河马则是“pygmy hippopotamus”(侏儒河中马)。

我们熟悉的河马主要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体型仅次于白犀牛和大象。它们体长约3~4米,肩高1.5米,平均体重1500公斤,成年雄性能长到3000公斤。与之相比,倭河马的个头迷你得多,成年倭河马的体长仅1.5~1.7米,肩高还不足1米,体重“仅仅”200公斤

虽然有400斤重,但人家还是个宝宝。图片:Edwin Giesbers / NPL / Minden Pictures

倭河马皮肤为黑色或棕色,腹部灰奶油色,眼睛、嘴、鼻孔和耳廓几乎堆在同一平面上,有几乎等长的四趾,略生有蹼,趾尖有蹄,短尾巴末端有毛。

从身形上看,倭河马也“倭”得名副其实,河马的头部呈扁平状且较长,而倭河马的头部趋向于圆形且较短,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河马霸气十足,倭河马又憨又萌。河马双颚完全张开将近150°,它们的四根獠牙有50cm长,而倭河马的嘴要秀气不少,牙齿也显得短小。

“我敲凶的!”图片:Gerard Lacz / FLPA / Minden Pictures

西非丛林里穿行的精灵

呆萌的倭河马直到19世纪才被人发现,它们仅生活在非洲西部的热带丛林和沼泽里,是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和科特迪瓦等少数国家独有的物种。与河马相似,倭河马也长期生活在水中,以保持皮肤湿润和身体凉爽,但它们有着更强的陆地适应度,对水的依赖性也远低于河马。举例来说,遇到危险时,它们第一反应是躲进丛林,而不是跳入水中。

河马和倭河马的皮肤都会分泌一种神奇的红色液体,使表皮呈现粉红的色调,这种液体既不是汗液也不是血液,而是一种高碱性的液体,它能起到防晒杀菌的作用。虽然它们的皮肤厚实,但烈日和干燥很容易使皮肤皴[cūn]裂,这也是它们喜欢伴水而居的原因。不过,相比于河马超过10厘米的厚皮,倭河马的皮肤算薄的,“只有”几厘米厚

出汗的倭河马,汗血宝马是你了!图片:Edwin Giesbers / NPL / Minden Pictures

倭河马不像河马那样通常好几十头聚集在一起,它们喜欢独来独往,或是由母倭河马带着倭河马宝宝一起生活。它们也不像河马那样在水中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陌生的倭河马相遇时基本会选择高冷地无视对方。它们多数时候在河流或沼泽中隐蔽,在同一个地点连续休息几天,再迁移到新的地方,少数倭河马还会躲藏在河岸的洞穴之中。

河马的眼睛更靠近头顶,这有利于它们从水下观察四周;倭河马的眼睛靠近头两侧,帮助它们在陆地上获得更加宽阔的视野。倭河马与河马都喜欢在夜间活跃,它们通常在黄昏以后从水中爬出觅食,按照自己熟悉的路线穿行于茂密丛林,往前倾斜的背部使它们更从容地在植被丛生的环境中穿行,奔跑时速可达20公里。据说,它们还能通过摆动尾巴泼洒粪便来标记路线。

你的黑芝麻糯米团悄悄出现。图片:雪梨

倭河马是草食动物,每天会花费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去寻觅食物,虽然生活在水边,但它不喜欢啃食水生植物。倭河马的食物主要包括林间的阔叶植物蕨类植物和零星掉落在地面的果实,伙食要比它们的大块头堂兄美味丰富得多。

希望可爱能为它换来明天

据记载,1873年第一头由殖民者在塞拉利昂捕获的倭河马被运往欧洲,但在抵达后不久便宣告死亡。直到1911年,倭河马才被人类成功地圈养在欧洲的动物园中,今天它们已经能够在圈养环境繁衍。倭河马每胎仅产一仔,幼仔会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大约3年,圈养条件下最高寿命可达55年。如今,有将近200头倭河马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它们憨态可掬的形象使它们成为了动物园中的明星,也让人们了解到这些来自西非丛林中的精灵的存在。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0年,这是第一头在动物园出生的小倭河马。图片: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倭河马受到的威胁无处不在。战斗力方面,它们和堂兄河马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河马性格暴躁且攻击性极强,冲刺时速可达40公里,半米长的獠牙和数吨重的体型,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之一,更是非洲每年杀死人类最多的动物,在野生环境下几乎没有天敌。倭河马就不同了,它们体型小巧,性情相对温和,因此会遭遇豹子、蟒蛇和鳄鱼的猎杀

但倭河马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自然,栖息地的逐渐丧失和屡禁不止的偷猎行为才是它们最大的梦魇。在西非,倭河马生活的丛林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砍伐,被毁坏的森林又转化为农地,它们原本的家园永久性丧失,不断缩小的栖息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时刻威胁着倭河马的野生种群。

动物园中的倭河马母子。图片:Ignacio Yufera / FLPA / Minden Pictures

它们是西非地区偷猎者的目标之一,虽然它们的牙齿并没有商业价值,但倭河马的肉却被人类垂涎,人们像猎杀野猪一样捕猎倭河马,这使得倭河马的野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如今,野生倭河马的数量已经不足3000头,被《华盛顿公约》列入附录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级。

作为仅剩的两种河马科物种之一,倭河马与鲸类有着亲密的血缘,它们是从远古走来的生灵,它的小巧玲珑给它带来了诸多威胁,也给它赢来了更多珍惜它的目光,希望它的可爱能为它换来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