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 当下词典对文明的定义: 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 从定义看,人们倾向于以一种静态眼光看待与享用“文明”,似乎“文明”只是近百年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社会面貌与成果,而对在此之前的人文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不够、关注不多,甚至不屑一顾、漠然视之。 “文明”应该是一个动词,而非纯粹的名词。这一点,从索绪尔语言学的视角来考察,从所谓词汇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来考证,“文明”在很多领域、很大尺度上应该属于一个“历时性”词汇,其动态性、变化性、进程性的特征非常明显。 在西方,所谓“文明”,乃是一个意涵极为错综复杂的概念。 第一种是一种过程论的文明观或文明史观,即把文明看作是一种人类不断脱离野蛮生存状态而持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第二种,是一种衰落论的文明史观或文明衰落论,把文明看作是一个发生、成长、衰落和解体的过程。 第三种,是一种单位论的文明史观,把文明看作是一个分析和研究的“单位”,每一种文明也就是一个文明的“单位”,据此我们可以将从古至今在世界上出现过的文明区分为各种不同的文明单位。 第四种,是一种价值论的文明观,在这一意义上,所谓“文明”乃是指“一个特定人类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者所谓文明“只存在于一种生活态度之中,存在于某些思想和感受方式之中,因而只能用撒播种子的办法达到目的”,“准备让别人也文明起来的人必须允许人家自己去发现他得到的是较好的生活方式”,因此,“文明的主要特征”在于其“价值观念和理性思维”。 文明最早记载在周易中,一共出现6次; 《易经》上说,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古代传统认识论中,“天文”与“人文”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考察天文可以得知时空变化的奥妙,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而考察人文则可以此教化天下、成就和谐社会,这又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二者的相互交融与通汇,则是构筑一个和谐完满的文明社会之基础。古老的《易经》,为现代人展示了全面理解“文明”概念的一种历久弥新的可能性。 “文明以止”的基本内涵。 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和人文精神脉络作一整体的观照与反思,以下六个方面是最为突出和鲜明的: 一是“旧邦新命”的“中国”意识、“与时偕行”的通变思想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二是“和而不同”的和谐观念、多元一体的综合智慧和“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 三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贵仁尚义的道德信念和学行一致的教育思想; 四是“民为邦本”、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和经世济民、天下己任的担当精神; 五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和“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 六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天人协调的生态智慧。 以上六个方面可以说最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在意识特性和思想内涵方面的精华,也可以说体现了中华人文传统最具特色的精神特性。 “文明以止”一词出自《易传》中的一句名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天文”是指阴阳迭运、刚柔交错的自然变化过程与法则,而“人文”是指人类制作的礼乐典章制度及其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教化作用。由“人文”与“天文”并举对称可知,“人文”并不与“天文”相隔相离而形成对立,这一点最能彰显中华民族“人文”意识与精神的特异处。 全文如下:《贲卦》彖辞:“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谈到了社会人生的方向和归宿问题。就是人所应当归至、达到和不迁的地方。而这一问题又是通过对“人文”概念及其精神的阐释而得到具体反映的。《周易》“贲”卦彖辞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此卦的卦象是“下离上艮”。离为火,表示光明和美丽;艮为山,表示归止和安止。意思是指,人应该朝着和安止于光明和美丽之境也。这一光明和美丽的方向就是心性。而能够归止和安止于此的就是“人文”。由此可见,“人文”概念与“文明”概念形成了内在的关联性。“化成天下的责任”。人文的精神体现在它要实现和达到“化成天下”的目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此之谓也。由此可见,“人文”与“化成天下”形成内在关联性。 所谓“天下”概念不是指地域或空间意义上的全世界,而是指构成“文明”的那些要素。所以“化成天下”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淳化世风(我称其为“三化”);成就道德,成长生命,成全人格(我称其为“三成”);和谐社会,和协自然(我称其为“两和”)。也就是说,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当肩负起“化成天下”的责任。简言之,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人要有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