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质小记| 你注意过公园里那种灰突突的石头吗?

 风吟楼 2019-10-04
有这样一些石头,你一定见过。
它们灰突突、形态迥异、易被行人屁股摩擦而产生包浆。它们一般围在小湖的四周,一是供人们坐着小憩,而来有一种类似于栏杆,保护游客的作用。

                (图1:小湖四周的碳酸盐岩)
它们叫做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在公园这么受欢迎有这么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它们硬度相对较低而容易经过人们手、屁股等部位的不断打磨而变得圆滑,更加方便人们在上面舒舒服服的坐着;

                 (图2:包浆的石头,请坐!)
再者是因为它们由于被溶蚀而产生的形态迥异的外貌,更加具有观赏价值。

                        (图3:溶蚀产生的洞)
碳酸盐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石灰岩,主要成分是方解石(碳酸钙);一种叫做白云岩,主要成分是白云石(碳酸镁钙)。
由于白云岩中经常混入方解石,而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抗风化能力不同,方解石被风化、溶解带走,而形成了白云岩独特的特征—刀砍纹。

                             (图4:刀砍纹)
碳酸盐岩性脆,受力易产生节理,我们要注意区别节理和层理,层理是岩石沉积时形成的原始地层面。

                               (图5:层理面)
而节理是受力破裂产生的面。

                             (图6:节理面)

       (图7:也是节理面,与图6是一组共轭节理
碳酸盐岩易被水溶蚀,尤其是沿着受力产生而的裂缝,比如说这些垂直的圆圆的洞。

                  (图8:还是我—溶蚀产生的洞)

这些缝和洞在地下提供了很好的储集流体(石油、天然气、水)的空间,因此它是非常好的油气储集层。
(所用图片摄于济南大学甲子湖)
怎么样,这些家伙你们一定见过吧,下次去公园、小湖边是不是会更加仔细地瞅瞅它们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