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素问》养生的四层次的逻辑分析
2019-10-04 | 阅:  转:  |  分享 
  

类别天地相和整体的气机运动内在的不同阴阳存在的环境的相
的核心的变化关
天地之间自由生化,高度道、无呼吸精气,所有的阴阳与独立守神,在环境之中圣
道生
自洽的自身阴阳之间的得一人无常心而致虚极。自由
转换,变化无常,不畏善
恶不足。
真人勉强实现基于地一之上的神,德蓄之阴阳相和,在环境之中自由,可以摆
天的有限运动,相对自洽脱固定的束缚,只需回避
环境的不良影响
认识道生德蓄的存在,趋智者的知识为核心。通过无法实现内在阴阳所有的必须依赖环境的优势存在
圣人
向天地相德。内在的和与外在的弥合不相和,需要借助于外在的来弥合自身德全的不足。
足相辅助。特定的气机运动,弥合自无法脱离特定的存在的基
身不足础。
认识德全不彻底,仅仅取基于有限的养生观点,法阴阳在整体之上可以实现依赖于环境的之上的生
贤者
法天地变化而无法实现协于阴阳,和于术数象似日月,大部分阴阳属养。无法通过自身天地变
同性固定无法实现相一。化实现与环境的相一。
结论:存在是基于万物的小而大的系统性的进程;这样的进程不断的融合万物负阴抱
阳,不同物基于其运动具有的一般性而有道,朴,圣贤,以及愚者的质的差别。最终的自
由与存在,不是固定的,而是基于物的运动内在性,而不是外在性。物质的内在同一性的
知己者明,不自见而明,才是系统的趋向,而只有走向这样趋向的物才能够实现善为天下
谷而能够实现与物相生,既以与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为而不争,善贷且成,才能
成为系统的孔德之容而长久与天地并生。
用道德经的话归纳: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道生是基于道
生的存在;在道生尚未形成的阶段,基于德蓄之的是真人;而依赖环境的给养而形成相对
有限的自身德蓄之的状态称之为智慧出的称之为圣人;而六亲不和但是基于整体的孝慈而
实现整体上的法天则地的系统运动状态称之为贤者。
从系统而言,系统自身高度的融洽而能够化变无常的是道生;高自由度而有限变化,
以及变化之间相和而一的是真人;系统不完整,相对独立而不伤害系统自身,能够通过环
境颐养天年的是圣人;系统不完整,环境依赖多,依赖环境的生养自身不足,寻找有利于
自身存在的条件,而内在变化有限的,称之为贤者。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人民卫生出版社,田代华整理,2005
[2]庄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战国)庄子著,2004
[3]老子[M].中华书局,饶尚宽译注,2006
[4]樊尊峰,李其忠.道家“无为论”与中医和谐养生观[J].河南中,2009,29(03):234-235.
[5]李其忠,樊尊峰.老庄无为论及其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0,24(02):9-12.
献花(0)
+1
(本文系leaf00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