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片、浓缩丸、口服液、胶囊) 方源于汉代《金匮要略》。原名“肾气丸”。将原方桂枝改用肉桂;将干地黄改用熟地黄。即今用之“金匮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胶囊、浓缩丸) 始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药物组成与“金匮肾气丸”完全相同。 虽然两个名称,实际是一种成药。本品处方药物是由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所组成。其功效: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酸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反多,以及痰饮、脚气、消渴等症。此药为温补肾阳的主要成药。肾阳是人体一身之元阳,一切机能活动之功力。肾阳不足,不能温养下焦,则症见腰酸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肾阳衰弱,不能化气行水,则见小便小利,或肾虚不能摄水,则见小便反多;水聚上泛则为痰饮,下注则为脚气;阳虚不能蒸发为津液,则为消渴。方中主以肉桂、附子温补肾阳,鼓舞肾气功能,即前人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意。由于阴阳互根,相互为用,若单补其阳,易伤其阴,而且肾阳也无所依附,故须配伍熟地黄峻补肾阴,山茱萸温补肝阴,山药健脾益阴为辅药;佐以泽泻、茯苓、牡丹皮清热利水,以泻肾浊。如此,阴阳协调,肾气功能自然恢复。 济生肾气丸 方源于宋代《济生方》。本方即金匮肾气丸原方加入怀牛膝、车前子而成。其功效与金匮肾气丸基本相同,但增强利尿消肿作用。 (本文选自《碥石集(第6集)》中国中医药2004版p122-123) 【编后按:目前同仁堂出品的金匮肾气丸实际上成分与济生肾气丸相同。】 长按二维码 关注王里公众号太渔医话 (本栏载方剂仅供参考 使用请咨询相关医生) 欢迎原创稿 本栏邮箱:smlryx@qq.com 信息交流 发稿自愿 恕无稿酬 本公众号仅用于学术交流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