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奇书《四圣心源》解读:用阴阳观演绎世界的起源

 三和行者 2019-10-05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假说。那么古人对此又是如何认识的呢?


我们知道,古人并没有什么高科技,他们对事物的研究多偏向于观察宏观规律。从《易经》和《道德经》可以看出,事物都遵从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且任何事物都含有阴阳两个层面。根据这个规律,《四圣心源》很形象地演绎了世界从无到有的过程。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是清朝御医黄元御集毕生所学之大成,其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的见解可谓独树一帜。只可惜因书中言辞太过犀利,受到了同行的一致排挤。好在历经辗转,此书还是流传了下来,本人深感能见识黄师大作实是此生幸事。

中医奇书《四圣心源》解读:用阴阳观演绎世界的起源

书中言:在这个世界诞生之前,也就是阴阳分离之前,世界还只是一个混沌的状态,为了方便讨论,给它命名为“一气”,“一”就是“初始”之意。没有人知道“一气”中到底含有什么具体物质,但是根据已知的规律可以推测,在“一气”中同样含有阴阳两类不同状态的东西。一类比较轻清,一类比较重浊。根据自然规律可知,轻清者渐渐上升,名而为“阳”。重浊者缓缓下降,名而为“阴”。这便是一气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道德经》中把这种气的自我运动方式命名为道。

中医奇书《四圣心源》解读:用阴阳观演绎世界的起源

《四圣心源》认为,这种分别阴阳的力量叫做“中气”,从五行的角度命名为“土”,所以也叫“中土之气”。概括来说就是:“中气”将“一气”分成了阴阳两种状态,清轻者上升为阳,重浊者下降为阴,“中气”就是阴阳产生升降的枢轴。至此,就引出了“中气”和“阴阳”两个概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