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文明和冲突

 Tomsp360lib 2019-10-06


文化、文明和冲突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柏林墙倒塌后,就如何认识未来世界新秩序,提出的一种以文化认同的冲突来取代意识形态冲突的政治思维新框架。他认为,在冷战结束后,冷战时期相互对立的意识形态冲突已经为文化认同的冲突所取代,未来整个世界将会是几种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与冲突。

该书甫一问世就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较的大争议。引起争议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因为“文明”一词,目前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关于文明的定义有160多种。另外,在许多场合人们也常常将文明与文化不加区分的使用。亨廷顿在本书中采用的是一种包含了人类一切相关活动和产物的庞大复合体的概念,以这样一个内涵宽泛、外延模糊,无所不包的概念作为判断和划分世界不同人群的标准,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问题,引起较大争议。因此,要真正读懂《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对亨廷顿在书中提出的观点进行审视,就需要首先厘清文化与文明这两个基本概念。


文化,有两层意思:一是人类和动物出于本能在自然世界打上自己的标记——也就是“纹化”,以确定自己的地盘,生存空间,将自然的世界转化为我的世界;二是人在“纹化”自然物的同时,也在刻画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抽象的思维能力,能够在将自然世界转化为我的世界的同时,将其抽象化、符号化,也就是文字化,简称为文化——将自然的世界转化成为人的精神世界、文化的世界。依靠抽象化的文字、符号形成自己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非在场性的记忆,使人可以依靠这些抽象的文字符号对过去的事物进行回忆和改造,可以对未来的事物进行想象加工,从而形成了脱胎于自然世界又不同于自然世界的人的精神世界,使人可以根据自己建构的精神世界对自然的世界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了自然世界所没有的人类文明。

后来,亨廷顿在2002年出版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的进步》一书中承认,不应该将文化与文明相混淆,他说:“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


文明是指当人类将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用语言、行为活动,以及文字、图画、艺术和劳动产品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或事物。文明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一种社会生活发展的状态。

文明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作形容词,与野蛮、矇昧等相对立;二是用作名词,表示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两种用法都不能与“冲突”共用,冲突在古希腊是战争的同义词,是野蛮人解决矛盾的特有方式,文明就是要避免野蛮的冲突和战争。将文明和冲突放在一起来使用,是对文明的误解。

文明是人进化后的行为特征,冲突是动物的行为特征。文明是相对野蛮而言的,是超越动物本性的行为方式。文明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倾听、交流、尊重、对话、包容、理解、真诚、合作、开放和共同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分歧;而与之相反的是以骄傲、狭隘、虚假、欺骗、封闭、鄙视、攻击的方式解决矛盾。因此,人类的各种冲突正是人类还没有完全脱离动物性的表现。人类学家在考察了人类有历史记录的三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后说:在这近四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人类没有战争冲突记录的年代很少,只要在人类行为中还存在着依靠冲突、战争和杀戮解决争端的行为,就很难说人类已经摆脱了动物的习性。在任何冲突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披着文明外衣,拿着文明武器相互厮杀的动物,是“沐猿而冠”的猴子,而不是进化出理性,可以依靠理性对话解决争端的人。


本书关于冲突来自于文化的差异的观点,只是关注了人类冲突中与文化差异相关的表面现象,若深入到冲突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任何冲突,无论国家间的冲突、民族间的冲突、宗教间的冲突,还是同一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冲突,都是人的欲望和意志的冲突。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永恒发展的,而能够满足人类欲望的时间、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时空、资源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矛盾引起欲望的冲突。

一个人不同欲望之间的冲突会造成自我的内在纠结、焦虑与痛苦,个人多种多样的欲望经过理性思维、文化观念的过滤、选择之后,就会形成个人的意志。当两个人不同的意志在争夺相同的时空与资源时就会产生人与人的冲突。由于每个人自身力量的有限性,所以在面对比自己更加强大的意志冲突时,就会本能地依赖群体意识,期望依靠血缘、亲缘、地缘和信念、宗教等观念建立各种各样的组织、群体、族群和国家,以凝聚更多的意志,发明各种各样的工具、方法,来提高自己战胜自然、战胜他人意志的能力。这就产生了国家、民族、宗教和群体之间的种种冲突。


文化包含了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文化观念的差异可以引导、扩大、转化人们的意志,文化的产物——武器同样可以强化或弱化人类的意志,但文化和文明自身不会产生冲突,就像两辆停在军营的飞机本身不会产生冲突,只有当人为了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某种意志使用它们时,才会产生冲突。冲突是一种强权意志,期望通过武力镇压、武装威胁来消灭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差异,这是野蛮人的行径,不合文明的本义。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概念掩盖了国家、民族、群体、阶级和个人意志冲突的本质,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找到化解冲突的办法。

人类是能够思考的动物,以人类所特有的文明方式解决冲突,重建世界秩序,就不能依靠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为了寻找文明解决冲突的办法,东西方文化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过数千年的思考与实践。东方文化认为,既然个人的私欲是造成人类冲突的根本原因,那么就应该从抑制个人无穷的欲望着手。为此,儒家提出了“克己复礼”,道家提出了“无为、不争”,佛教提出了“无我”等思想观念,试图从根源上化解人类的冲突。而西方文化,譬如康德则从人的理性能力出发,提出充分运用人类唯一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能力——理性,进行充分的对话与交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行动,而不要出于个人、民族、国家的私利狭隘的运用人类的理性。


从人类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仅仅依靠东方或西方的文化都无法从根本上化解人类的冲突,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五千年的冲突史、杀戮史,让人误以为文明的历史就是冲突的历史。但通过仔细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文明不是造成冲突的原因,而是冲突的结果。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冲突或战争是万物之父,是各种观念、发明、制度和国家强有力的来源。”人类正是在面对一次次血腥的冲突之后,才开始寻找避免被野蛮杀戮的文明工具,从而创造了人类更加辉煌的文明。但更加辉煌的文明不但没有化解了人类的冲突,反而使人类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恐怖组织无孔不入,文明发展出来的核武器足以摧毁整个人类,而创造了人类辉煌物质文明的科学技术也正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在这个互联网 全球化的时代,现代化的通讯与交通工具极大地缩小了人与人物理上的距离,也加剧了各种冲突。为了从根本上化解冲突,人们正在进行着各种有益探索。人们意识到,将东西文化整合起来,或许就是一种智慧的方法。一方面在关涉全体人类福祉的问题上公开的运用自己的理性,充分发挥全人类每个人的智慧,进行广泛而有深入的对话,避免因人类自身有限的理性而给自己带来的危害;与此同时,以东方文化引导和克制个人无穷发展的欲望,整合个人私欲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德胜读书会对这本书的分享与讨论,是我们对文化、文明和冲突的一次深入思考,是各种不同思想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也是我们对于重建世界新秩序的有益探索。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现场版

撰文:冀成 

配图:花瓣  

小编:Clai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