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历来被视为是诸葛亮缺乏奇兵制胜思想的范例。同时代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似乎也能印证他在用兵打仗上,存在着不敢冒险的短板。 司马懿说:“诸葛一生唯谨慎”。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记载:“(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指出他管理百姓的才能,优于当军队统帅的谋略;随机应变的本领,不是他的特长。 然而我们翻看地图,仔细观察横亘在关中与蜀地间的秦岭山脉,再结合诸葛亮北伐时期蜀魏两国的综合国力对比分析,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有可操作性吗? 按照魏延的设想,由他单独带领1万人马,一半当成作战部队,另一半搞沿途后勤,从最右边的子午谷穿越秦岭进入关中,杀魏军统帅夏侯楙一个措手不及,夺下长安打开蜀军在整个关中盆地的局面,再以关中为根据地向东攻打建都洛阳的曹魏政权。 看起来计划挺好,而且还有当年战神韩信暗度陈仓,击败章邯夺取关中的成功先例,诸葛亮不采纳实在是太没冒险精神了。 实际情况真就这样简单吗? 先来看韩信的暗度陈仓。 韩信出从陈仓小道进兵,的确杀了章邯一个措手不及,使得汉军得以顺利进入关中战场。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刘邦与章邯争夺关中的废丘之战,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进行到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几乎打了10个月! 这10个月,章邯都是在以一己之力对抗刘邦,根本没得到彭城大本营项羽方面的任何支援。这个时候的项羽,正在攻打齐国的田广、田横,没来得及抽出手来帮章邯一把,结果眼睁睁看着刘邦占领了整个关中。 而且刘邦之所以能够顺利占领关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当年进入关中时,与民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赢得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反观章邯,作为项羽在秦国故地的势力代表,老秦人将巨鹿之战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的仇恨,一股脑儿发泄到了章邯身上,纷纷支持刘邦打击章邯。 相比于刘邦,魏延显然不具备肃清关中曹魏势力的足够时间。 在子午谷奇谋这场豪赌中,即便魏延夺取了长安,也只是得了一座孤城,外围都还是曹魏的地盘。这个时候,他急需的是来自于蜀汉国内源源不断的兵员辎重、后勤粮草支援,随后以长安为大本营四处出击扩大战果,肃清关中地界曹魏势力。 但现实情形是,从汉中出发翻越秦岭到达关中的子午、祁山、陈仓、褒斜、傥骆5条道路,均是崇山峻岭密布、险要难行的地理环境,转运物资十分困难。况且除长安城外,关中各地都还在魏军手里,只要他们封锁5处谷口,阻断汉中蜀军的后续支援,便能对魏延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长安城是西汉的国都,城池规模必定数一数二。魏延手里的那点兵马,恐怕安排布防长安四面的城墙都很勉强,更别提抽调兵力拓展战略空间了。 魏军有大把的时间侦查魏延军的实情,到时候回过神来搞一出“农村包围城市”,魏延孤军的压力可想而知。即便魏延战斗力爆表扛住关中地带魏军的围攻,他也要面对曹魏来自于洛阳方面的援军第二波攻打。 被封锁5处谷口,进入不了关中的诸葛亮,整个过程都只能干瞪眼。 魏延与赵云是夷陵之战后,蜀汉政权极少数能拿得出手的武将。马岱、廖化并非上将,关兴、张苞等第二梯队将领又略欠火候,如若魏延在子午谷的冒险中被斩杀或被活捉,对蜀汉政权来来说都是伤筋动骨般的巨大打击。 “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这也是孙子兵法里的精髓。诸葛亮考虑魏延万一战败,对蜀汉政权政治、军事双重打击的严重后果,也算是方方面面全都周到考虑的大局观念,不见得就是胆小不敢冒险。 况且,以诸葛亮的精明,应当清楚曹魏非速亡之国。蜀国虽然在政治上高喊“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但私下里就连诸葛亮也不得不承认,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俱是英主。 三代人的休养生息,给了关中百姓安定和平的生产生活环境,他们对那个充满腐败欺压、天灾战乱,导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东汉王朝,早就已经没有了感情,还兴复它汉室干嘛! 所以,单就关中百姓人心向背层面来说,蜀汉并不占据任何优势。现实的情形,使得诸葛亮不得不在北伐曹魏的问题上,尽量谨慎再谨慎,魏延豪赌型的子午谷奇谋,自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其实第一次北伐,应该是最有希望成功的一次。 当时在曹魏政权内部,主流意见认为夷陵之战蜀国军力大损,且开国皇帝刘备也已经去世,诸葛亮几年来忙于南征孟获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因此放松了警惕。如今突然看到诸葛亮出兵伐魏,曹睿君臣很是有些措手不及。 这意味着什么? 里头的门道,就是曹魏中原地区的军马,来不及驰援西面的关中战场,关中守军在一段时间内要单独面对蜀军的进攻。 诸葛亮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 依照当时的蜀魏两国实力对比,曹魏综合国力、军队数量的确要比蜀汉强出许多。但在诸葛亮的突袭下,大部魏军总不可能立马汇集到关中战场,如此蜀军在跟关中魏军的作战中,就能形成势均力敌甚至以多胜少的局部优势。 可即便如此,诸葛亮仍然觉得不够稳超胜券,以蜀国全部加起来也总共才11万少点的军队,要一口气吞下广袤的关中平原恐怕有难度。于是,他又布置出一个连环局,在“中原——关中”两处魏军间打时间差的同时,还要把陇右地区与整个关中盆地隔绝开来,单独开辟为战场,用把握更大的优势兵力拿下这块地盘当根据地。 诸葛亮的战略构想,是先耍一招声东击西,由成名武将赵云以疑兵出褒斜道(斜谷),造成蜀军要进入关中威胁长安的巨大声势,吸引魏军在关中的大部分人马,自己则率领大军由最西边的祁山道进入陇右地区,以绝对优势兵力夺取天水、南安二郡,进而经略整个雍凉地区。 雍州(陕西凤翔)是秦国古都,曾是周、秦两朝的发祥之地。周人凭借岐山的丰饶物产,终能灭商;秦人自雍城崛起,历经几代与戎狄厮杀,也逐渐形成了据有关中、向东窥视天下的基业。 凉州地区的河西走廊,自汉武帝、霍去病开边以来,经过将近300年的开发,以酒泉、武威、敦煌、张掖四郡为中心的绿洲农业已经极具规模。其境内祁连山脚下的天然牧场,自古出产优质战马,西汉初年的乌孙人、月氏人、匈奴人,以及东汉末年的董卓、马腾、马超,均得益于该地战马组建的精锐骑兵称雄一时。 依照诸葛亮的规划,只要蜀国夺得陇右经略雍凉,再辅之以温和的民族政策,就能整合河西走廊的战马和遍布祁连山南麓的羌人部落,组成最精悍的骑兵。继而效仿秦朝借夷狄(义渠人)之力统一六国的成功先例,先向东拿下整个关中盆地当跳板,下一步进军中原攻入曹魏腹地,完成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夙愿。 可以说,诸葛亮全盘的规划确实精妙,而且北伐战争打响的初期,形势也是一步步朝着蜀军有利的方向进行。曹魏忌惮赵云赫赫威名,果然将大部分人马布防在了斜谷一线保护长安。蜀军主力开到兵力单薄的陇右,立马就有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归蜀。 接下去的关键,是诸葛亮能有一支劲旅,依托安定郡以西险峻的秦岭支脉陇山,将魏军死死阻挡在街亭以东,为蜀军主力肃清南安、天水两郡的曹魏残余势力争取宝贵的时间。等两郡彻底平定,诸葛亮再聚集主力支援街亭守军,魏军想要翻越陇山重夺陇右,就几乎不可能了。 只可惜紧要时刻,马谡没能守住街亭。魏军大部人马沿着街亭缺口源源不断进入陇右,与本地的郭淮部魏军合兵一处,蜀魏兵力对比迅速扭转。诸葛亮的全盘计划被打乱,形势急转直下,根本容不得蜀军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南安、天水两郡。 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得携带投靠的三郡百姓,全线收兵结束这最有希望成功的第一次北伐。 往后的五次出兵祁山,诸葛亮执行的也是声东击西、夺取陇右的老套路。曹魏有所防备,充足的兵力和以守为攻的防御战法,使得蜀军基本没有占便宜的机会,生生将诸葛亮拖死在五丈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