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历史(公元前300-公元元年):5、孔雀王朝

 Ztiger1980 2019-10-07

公元前327年, 亚历山大大帝在灭亡波斯帝国之后,侵入了印度西北部。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河流域撤走,但留下了一支军队。约在公元前317年,一名出身贵族的青年,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击败了西北印度的马其顿人的部队,并宣布了印度的自由。之后他建立起一个国家,定都华氏城,因其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所以这个王朝称之为孔雀王朝。这个青年我们称之为护月王。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 阿育王在位初期很残暴,曾经专门挑选最凶恶的人去残害人民。在正式即位后8年,阿育王征服了印度南部的一个国家羯陵伽。据他自己所刻铭文的记载,在这一次战争中,羯陵伽有15万人(畜)被掳走,10万人在战争中被杀,还有若干倍于此的人死亡。这时孔雀帝国至此达到了极盛阶段。

羯陵伽战役对阿育王影响极大。在羯陵伽之战结束后,阿育王转变了原有的治国方针,放弃了一切侵略性的军事行动,并致力于政治稳定和发展经济文化。他采用佛教作为他的宗教哲学,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去宣扬佛法的高僧,其本人的形象也变成了慈悲为怀的仁爱之君。阿育王不久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下令在王宫和印度各地树立石柱,开凿石壁,将他的诏令刊刻在上面。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长老召集信徒,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又派许多大德高僧,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弘扬佛教,这些传教高僧及大臣,东从缅甸,西到埃及,阿育王还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印度公主在去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传教时,不仅带去了许多僧侣和佛典,还带去了一枝神圣的菩提树的树枝,并亲自种植在锡兰。经过一番宣传和使节往来,佛教不仅传遍了锡兰,而且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由于阿育王为佛教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所以他被人们尊为——护法名王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采用了各种人道的统治方法,他建立医院和政治保护区,修订法律。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在阿育王死后不久,孔雀王朝王权衰落,印度重新分裂为许多国家。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巨车王在阅兵时被大臣所杀,孔雀王朝正式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