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肉桂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gouqinanren 2019-10-07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多于秋季收取,阴干。生用。

【处方用名】肉桂、官桂、桂心、桂皮、板桂。

【饮片特征及鉴别)肉桂呈不规则的碎块或片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性味归经及功能】本品味辛,甘,性火热。归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源。

【用法用量】2~5g,水煎服或入丸散。研末冲服,每次1~2g。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及孕妇均当忌用。

【药理作用】桂皮醛能抑制中枢而表现有一定的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桂皮油为芳香性健胃祛风剂。对肠胃有缓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并能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缓解肠道痉挛性疼痛。桂皮醛还能抑制小鼠刺激性胃溃疡的形成。肉桂煎剂能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兔急性心肌缺血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实验还表明,肉桂可能有预防动脉或静脉血栓的作用。其对冠脉及脑血管有短暂的扩张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有一定升高白细胞及抗放射作用。煎剂对真菌有抑制作用。桂皮油有较强杀菌力。肉桂尚有一定抑制黄曲霉苗生长的作用。

【临床应用及配伍经验】1.阳痿,宫冷本品味甘火热,为纯阳之品,能补脾肾阳气,益阳消阴为旨,命门火衰之要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阳痿宫冷,腰膝软弱,畏寒滑精,夜尿频多,用肉桂补命门之火,常配伍附子、熟地、山茱萸等;脾肾阳虚,食少便溏,完谷不化者,配伍附子、干姜、肉豆蔻。

2.心腹冷痛,寒疝本品甘热助阳以补虚,辛热散寒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寒邪内侵,脘腹冷痛,用肉桂温助散寒止痛,常配伍附子、干姜、吴茱萸等;寒疝腹痛者,配伍吴茱萸、小茴香。

3.寒痹腰痛,胸痹,阴疽本品辛散温通,行气活血,温经通脉能消沉寒痼冷,用于阳气不足,寒湿内盛之证,用肉桂活血散寒,温经通脉,常配伍附子、独活、千姜等;寒湿痹痛者,配伍独活、杜仲、桑寄生、牛膝;胸阳不振胸痹者,配伍附子、干姜、川椒;阳虚阴疽,漫肿不溃者,配伍熟地、麻黄、炮姜、鹿角胶。

4.闭经通经本品辛散活血,行瘀,温通经脉,用于妇女经寒血滞,经闭不行。用肉桂散瘀,温经通脉,常配伍当归、川芎、小茴香等。5.虚喘本品入肝肾,甘热温补肾阳,使上浮之虚阳重归于肾,用于元阳亏虚,虚阳上浮的虚喘,汗出,心悸,失眠,常配伍入参、五味子、山茱萸、牡蛎等。

6.气衰血少本品辛甘火热,温营血利血脉又能振奋脾阳,用于气血衰少之证,用少量肉桂鼓舞气血,常配伍入参、黄芪、当归等补益气血的药物。

)【 单味药方】1.腰痛属肾阳虚者,取肉桂250g,研为细末,装人瓶内密封备用。每次5g,每次2次,口服,连服3周为1个疗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2):115)2.治神经性皮炎,取肉桂200g,研为细末。用时根据病损大小,取肉桂末适量,用好米醋调成糊状,涂敷病损处。2h后药糊干即除去。若不愈,隔1周后再依法涂敷1次。(辽宁中医杂志,1984,(4):封三)3.治小儿流涎属脾阳虚,肉桂100g,研为细末,装瓶密封。用时每次取药末10g,醋调至糊饼状,每晚临睡前贴敷于双侧涌泉穴,胶布固定,第2天早晨取下。(中医杂志,1983,(8):78)4.治产后腹中瘕痛,,肉桂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5.治九种心痛、胸闷,桂心半两。末,以酒一盏,煎至半盏,去滓,稍热服。(《太平圣惠方》)。

【常用药对】1.肉桂配黄连肉桂温营血,助气化,通血脉,散寒凝;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肉桂温热,擅长和心血,补命火,黄连苦寒,善于清心热,泻心火。二药配伍,寒热并用,相辅相成,并有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之用。李时珍日:“一冷一热,一阴一阳,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胜之寒也。”治疗失眠,证属心肾不交,临睡前精神兴奋,心悸不安,不能入睡者。

2.肉桂配生姜产后胃气虚寒,寒邪直入血分,气不得下降而呃逆不止。肉桂温经暖血以散寒邪,生姜温胃散寒以和逆气。二药伍用,温胃降逆,则呃逆自除。治疗产后胃气受寒呃逆者。

3.肉桂配炒牵牛子肉桂辛甘热,温肾阳,暖脾胃,散阴寒,除结冷;炒牵牛子行气降逆,破寒积。二药伍用,冲逆降,寒结散,阳气布,经脉通,腹痛立止。治疗肾阳不足,寒聚下焦,上下攻冲而致奔豚,疝气者。

4.肉桂配白术房劳损肾,疬疫伤脾,精气不足,又受风湿,内伤外感,留着肾府,故致腰痛沉重。肉桂温肾壮阳祛风,白术健脾益气燥湿。二药伍用,则脾胃健而精气足,风湿去而腰痛除。治疗房劳力役,又感风湿,两腰沉重,又能俯仰,兼腰痛者。

5.肉桂配丁香肉桂辛甘热,功善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作用,常用于治疗寒邪内侵或脾胃虚寒所致脘腹冷痛、呕吐;丁香辛温芳香,既能温中散寒止痛,尤善治疗胃寒之脘腹冷痛、呕吐、呃逆。二药配伍,相须为用。治疗胃脘寒痛,呕吐、呃逆等。

【名方应用】1.阳和汤(《外科全生集》):本方所主治的阴疽,属于阴寒证之类,是由营血本虚、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关节而成。方中重用熟地温补营血;鹿角胶填精补髓,强壮筋骨,藉血肉有情之品助熟地以养血。然寒凝痰滞,非温通经脉不足以解散寒凝,故以肉桂、炮姜温中有道;麻黄开腠理以达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与温补药同用,可使补而不腻。生甘草有化毒之功。全方组成,一以温补营血不足;一以解散阴凝寒痰,使其阴破阳回,寒消痰化。正如王洪绪所述:“阴疽治法,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

2.右归丸(《景岳全书》):据《汤液本草》肉桂“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方中由肉桂、附子加血肉有情之品的鹿角胶,均属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之类;伍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子、杜仲俱为滋阴养肾,养肝补脾而设;更加当归补血养肝。全方以温阳益肾,填精补血以收培补肾中元阳之效。本方所主治诸证,虽有病起中焦或下焦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但患者的病因病机仍如原方所说:“元阳不足”。故本方立法“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培补肾中元阳,必须“阴中求阳”,即在培补肾阳中配伍滋阴填髓之品,方中具有培补元阳之效。

3.桂心汤(《姚僧坦集验方》):据《药性论》肉桂“主九种心痛,杀浊,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2气,拥痹,止腹中冷气,痛不可忍…”方中由肉桂伍入吴茱萸、干姜以温中止痛。以治寒凝胃肠绞痛,冲心而痛者。

4.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所治喘咳证乃属上实下虚者。需治上虚为辅。正如汪昂所说:“苏子、前胡、厚朴、橘红、半夏,皆能降上逆之气,兼能除痰,气行则痰行也。数药亦能发表,既以流内壅,兼以散外寒也。当归润以和血,甘草甘以缓中,下虚上盛,故又用肉桂引火归沅也。”

5.桂附汤(《东垣试效方》):据《医学启源》肉桂“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及表虚自汗。”方中由肉桂伍入附子大补元阳、大补肾气;黄柏、知母以清热利湿,以治白带腥臭、多悲不乐诸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