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红:一路不幸相伴,她却将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泰山书馆abc 2019-10-07

《商市街》精读第1天 来自麦家陪你读书 16:36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杨枪枪的领读

音乐 | 罗大佑 - 只得一生

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与你的约定:20年共读1000本好书。

每天清晨6点30分,邀请你共赴阅读之旅。

后台回复【读书计划】,领取我们为读者朋友准备的福利~


新的一周,我们陪伴大家共读的是著名作家萧红的散文集《商市街》。

本书收录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即使是一些鸡毛蒜皮、日常琐事,也能被她写得入木三分。


只有真正经历过悲戚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萧红骨子里是个乐观的人,在这样冷涩的日子里还能写出有活力的文字,犹如嫩芽破土而出所拂面而来的女性力量。

萧红是在用生命写作,文学就是她的命。

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共读,感受流浪在生活中的萧红。
 


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无疑是最特别的一个,才华横溢,颠沛流离,情感丰富,经历曲折。
 
上世纪三十年代,她被称为“文学洛神”。


其诞辰8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曾评价她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当代女作家之一”。

美国人称赞她:如流星划破天空,光芒四射。

能获得这样多的赞誉,足见萧红这个看似小众的作家在广泛意义上的影响力。
 
出生于1911年黑龙江省呼兰河畔的萧红,早年间家庭条件还算优越,幼年时跟随祖父玩乐、修习古典诗歌,后来她也入学接受了一些正规教育,甚至还因学业问题,和父亲有过抗争。

但总体来讲,萧红算不上知识丰富、见闻广博的一类。
 
同为“四大才女”之列的张爱玲,虽然也和萧红一样经历过情感纠葛,但从创作角度而言,二人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萧红的源头性显然没有那么强,若说灵感来源,或许她自身就是一座素材库,其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不少苦痛和困顿,她将它们磨砺成文字,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萧红短短31年的生命历程中,很多时候她都是孤独的,缺少关爱的。

八岁时母亲病故,父亲迎娶后母,幼子出生后,萧红不再受到关注,与祖父二人相依为命,安心求学。
 
可以说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祖父的影响颇深,无论是坚毅、善良、热情的性格形成,还是国文基础的培养,他都是萧红生命里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她短暂生命里少有的亮色。
 
萧红的父亲虽然是个读书人,也算开明人士,却也不能免俗地认为女孩子读太多书是无用的,嫁作他人才是正道。

于是,他不仅反对萧红小学毕业后继续上学,甚至还帮她许配了当地著名的乡绅——汪姓人家,俨然为她规划好了“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人生道路。
 


受过新式教育的萧红,最终在抗争中争取到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却在订婚问题上有所妥协。

和很多同学一样,她开始边上学边谈恋爱,甚至于对家里安排的这门亲事不那么排斥了,渐渐地还对汪恩甲这样的纨绔子弟产生了幻想。
 
然而,在逐步深入的交往中萧红发觉,汪恩甲这位富家子弟身上有很多陋习是她不能容忍的,比如:抽大烟。

慢慢地,这个曾经为心上人织毛衣的少女产生了离开的念头。


刚好有段时间娘家表哥要去北平,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她便毫不犹豫地逃离了这座小城。
 
兄妹二人离开后,最初的一段时间,一切都是新鲜而美好的,萧红像刚出笼的鸟儿,终于找到了自由翱翔的那片天空。

然而,好景不长,家里知道他们偷偷跑出来后,很快断绝了经济来源,二人只得又回到故乡哈尔滨。
 
后来,祖父去世,家里没有任何温暖可言,也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值得她留恋。

于是,萧红在朋友的资助下再次离家前往北平。
 
家里人虽然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不得已,他们找到了汪恩甲前往北平劝解。

缺少经济资助的萧红,在遇见汪恩甲时又不争气地生了病,无奈之下,她只得投向这个曾经厌弃之人的怀抱。

和汪恩甲的态度不同,汪家并不能接受这个叛逆又败坏门风的准儿媳,两家人甚至还为此闹上了法庭。
 
在那个年代,萧红无疑成了败诉的一方,成了所有人控诉的对象。

父亲颜面无存,又被降了职,心中大为不快,他把萧红关在乡下老家的一间屋子里托人看管、不准出门。

就算这样,也没能困住萧红,她再度出逃了。
 
这一次,她的境遇更加悲惨,落得街头流浪、无人照拂的地步,再三犹豫之下,她还是找到了汪恩甲。

不久,二人在哈尔滨一家叫东兴顺的旅馆里过起了同居生活。


此后,萧红怀孕,汪恩甲谎称回家拿钱,就再也没有回来。
 
挺着大肚子的萧红,被店主催债,处境艰难,她设法给报刊杂志编辑部写信寻求帮助,由此认识了萧军,并成功被救了出来。

自此,萧红开始了和萧军的恋爱生涯,创作热情也日趋高涨。
 
《商市街》这本书的相关内容,就是从萧红认识萧军前后开始书写的,书里还涵盖了他们后来认识鲁迅先生,萧红与之深交,及至先生去世后产生怀念心绪的种种。
 


在完整地了解了以上前情之后,我们不妨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在动乱年代,应对贫穷和疾病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对一个女人来说,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3、一个人在情感上遭遇背叛,到底应不应该继续相信他人?

4、爱与不爱的区分标准是什么?

5、社会对女性成功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这本书中。

苦难,作为苍白人生的试金石,无疑是萧红生命的主旋律,她一次次被打击,又一次次艰难的爬起,这样的勇气和毅力,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和萧军的交往,自然掺杂了他们互相之间拯救的感激和同情的成分,然而更多的是源于欣赏。


他们欣赏彼此的才华,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由此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文章偶有发表,给了他们继续创作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不过,在现实的柴米油盐侵袭中,为了生计问题而犯愁。

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中,两个个人主义倾向较重的人,难免会产生纠纷和矛盾,甚至于还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争吵。
 
虽然我们不否认,萧红和萧军即使在后来分开后依然爱着彼此,但也必须承认: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不单单需要激情,更需要相濡以沫、日复一日的坚守。
 
多年来,他们辗转各地,多次体验搬家,始终处于漂泊状态,寒冷、饥饿几乎成了常态,为此萧军不得不同时做几份工作,有时候还要靠别人的接济和去当铺换钱艰难度日。

最困难的时候,有可能一天只吃一顿饭,甚至那一顿饭都不是饱腹状态。


情况稍稍好转的时候,他们也会偶尔下馆子开个荤。
 
这听起来倒也算和谐美满。

不过,遇到鲁迅先生才算是他们创作生涯的转折。

特别是萧红,在被很多人不看好的情况下,是先生一直在背后关怀、支持和帮助她,甚至还自费帮她出了书。
 
这份关爱、这份知遇之恩,一直留存在萧红心里,她仿佛又感受到了年幼时祖父给予她的那种温暖感。

为着这份崇敬和亲近,萧红经常去鲁迅先生家走动,由此得以了解先生的另一面:

生活和创作习惯,与人交流的状态,幽默感的彰显等等。
 
正因为这份亲切,在鲁迅先生生病及至去世的那段时间里,萧红是沉默而不知所措的。

她回忆起与鲁迅先生交往的种种,不禁悲从中来、难以自持。


她把情感寄托在字里行间,为我们真实还原了一个立体的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纪念之作,情感自然流露,虽略显松散,却瑕不掩瑜,依然可以称之为优秀的作品。
 
实际上,萧红的很多作品都来源于现实,比如:

第一篇纪实散文《弃儿》,就是以她自身经历为蓝本改编而成的,其后的部分作品甚至直接将生活中的点滴写入作品,使之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作为《萧红全集》中的其中一部,散文集《商市街》不能算是其最著名的作品。

长篇小说集《呼兰河传》才更为广大读者所熟知,我们从中可以更好地了解萧红的童年,了解萧红的故乡。

除此之外,她的作品还集结成了长篇小说集《马伯乐》、短篇小说集《小城三月》,以及收录其诗歌、戏剧、书信作品的集子《八月天》。
 
这些作品的创作周期不过十年上下,占据了萧红生命历程的三分之一。

而且还是在颠簸流离、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这就不能不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佩服。

《商市街》作为其后半生经历的见证,同其小说一样,有着诗化的语言,同时也不乏对于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上乘之作。
 
萧红的一生,几段情感经历都还算脉络清晰,她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活得明明白白的人。


随着汪恩甲的逃离,萧红不得不彻底与第一段恋情告别,这意味着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独立于过去家庭的人生阶段。

想知道萧红被她的第一段恋情所伤之后都经历了什么吗?

想了解在她的笔下苦难是如何的触目惊心吗?

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的共读。

第118本书回顾:

《人类简史》精读第1天:每一页都是知识点,这本人类科普太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