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志来:平凡岁月中的真情感悟

 李元外文艺评论 2019-10-08

——读郑能新散文集《乡愁里的世界》

李志来

在黄冈我熟悉的一批学养深厚的文化人中,郑能新先生无疑是我最为敬重的一位。认识先生已有好几年矣,是先读其文后再识其人,但平时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好在互联网快速便利,他每有新作发表我都会第一时间在网上阅读关注。我手里的这本散文集《乡愁里的世界》,就是先生勤奋高产的见证。

全书共收录了55篇文学作品,基本上已把作者的情感世界、心路旅程和所思所想、人生感悟囊括其中,溶入其里。其中大部分文字都是游记,也正表现了他能遵循其前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一种践行。如《梁子湖拾遗》、《风情遗爱湖》、《身到蓬莱即是仙》、《武当悟道》、《岱山的诱惑》、《铭心刻骨大崎山》、《行走热河》等篇什。这些文字,不仅记录了他旅行的踪迹,也记录了他的感慨与思索。对作者而言,旅行中最重要的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在对山水景色的凝视中产生的感悟,写这些景观的人文精神,使旅行的意义升华为人生探索。旅行的感悟也是这本文集的重要话题。

书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都是作者亲历、亲为、亲听、亲见的。《不能忘却的纪念》真实地呈现了老同学王光文的喜怒哀乐和短暂的一生。作者体恤社会底层人的平凡,以文人的胸怀和视角,去观察他们的生存状态,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写出了一种敬意、一种善意。作者从小在农村长大,整个童年和青年时光都和家乡的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他都了如指掌,记忆犹新。例如在《故乡有条美丽的河》、《人到天堂即是仙》中,作者通过流畅优美、朴素自然的笔触,多侧面地对地坪河和天堂寨的景观进行描写,以富有个性特征的独到感受,给读者以美的渲示和启迪。真是:墨客足迹烟雨里,灿烂诗魂奇山中。写得情深意切的还有《桃花冲走笔》、《英山有个陶家河》、《印象四季花海》、《又见乌云山》、《五彩云霞天上飘》等作品,既是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用心书写,更是他对故土亲情的真切感悟,从中表现出一种热爱家乡的自豪之情。

《父亲的烟杆》是作者写得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据说被全国20多家权威选刊选发,还入选了教材教辅,并作为全国许多地方中考、高考模拟题例。该作以父亲对祖传的烟杆的珍爱作铺陈,描写了父亲为了让儿子读书,不惜卖掉几次危难都舍不得出手的、珍藏了一生的传家宝——烟杆。通篇不着一字父亲对儿子的“爱”,但读来却潸然泪下,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如山的父爱及父亲的伟大与崇高。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天旷地博。《母亲的心》在作者笔下就像一部博大精深的书,作者让人在这部书里读到了许多人生启迪。尽管母亲的严苛曾经让“我”经受了痛苦和磨难,但在母亲那是非分明的威严中,“我”日渐成熟起来。在这里,我们读到的是另一种母爱。这种深埋在心底的爱,同样给我们以极大的震撼!《姐姐》发现我在写作方面表现出的“兴趣”,就为我购买画册和无数文学书籍,把我往创作这条路上推。姐姐身上的闪光点与母亲一脉相承,相互衬托,使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大放光彩。

《乡愁里的世界》一书,作家除了忆写童年、少年、青年时经历的如烟往事之外,还用饱经沧桑的中年人的视角和感受写出了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深处的亲人、家乡英山的山水风情和发展变化。不论是叙事写景还是议论抒情,作者都能写出自己独到的认知、感悟和见解,把丰富多情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虽不能说篇篇皆为精品,但毫无疑问,字字都是作者内心真情的流露,句句都是作者心血的凝成。作者在描述故乡亲人往事时,那温柔的笔触像紫荆花般敲打着读者的心灵,从他描述的中,我们仿佛又回到那难忘的岁月,重拾起遗失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经济学硕士,湖北省第六届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研班学员,偶尔写点小文自娱自乐,现居广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