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蛊卦》之上九爻辞“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破解

 莫为天下先 2019-10-08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候,志可则也。

释字(词)

《说文》:“事,职也。从史、之省声”。“事”作动词,就是做、干、当、任、侍奉、奉行的意思,履其职也;作名词,即指其所职也。如“无所事事”,第一个“事”为动词,第二个“事”为名词,指没有可干之事。

“不事王侯”,在这里指不做王侯,即不篡夺王侯之位。

高尚

这里指崇高的意思。高者,高也;尚者,上也。皆有垒积加高之义。这里用作动词,“高尚其事”就是使其事高尚的意思。

这里用作动词,是“以……为则”的意思。“则”就是规则、准则,律条,本义是成文的行为规范,大家必须遵循。

释象

《蛊卦》是由《泰卦》变化而来的。《泰卦》先变为《恒卦》,然后《恒卦》再变为《蛊卦》。《蛊卦》上九是一系列卦变的动爻和主爻,《蛊卦》上九原为《泰卦》初九,又为《恒卦》九四。《泰卦》初九爻辞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其《象传》释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说明《泰卦》初九之志在于外。《恒卦》九四爻辞曰:“田无禽”。其《象传》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说明《泰卦》初九出于外而为《恒卦》九四,然四位亦非其久居之位,故无所获也。《蛊卦》上九爻辞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其《象传》释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说明上位才是其久居之所,志之所向。卦有六位,外卦三位。四是近君之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之位,爵位曰“侯”;五是君王之位;上位比较超然,“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超然于权势之外。《泰卦》变《蛊卦》时,《泰卦》初九“志在外也”。“刚上而柔下”,入于五位则为“王”,达于四位则为“侯”。然其既未入于五位,也未在四位久留,故曰“不事王侯”。《蛊卦》上九从《泰卦》初位而来,一路上行达于极高极上之位,不争王侯之位,只自求高上,故曰“高尚其事”。《蛊卦》上九这种自求高尚,不夺王侯的志向值得尊崇和效法,故《象传》释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从卦象上看,《蛊卦》是由《泰卦》变化而来的,《泰卦》上卦体为坤,“坤为文”;卦变为《蛊卦》后,坤体变为艮体,“成言乎艮”,艮体象征成就,文成为“则”,故曰“则”。“则”的本义就是指刻铸在器物上的文字,引申指不容改变,人们必须遵循的成文律条,即行为规范。

义理

蛊道求久而不求贵。《泰卦》六五为“帝乙之妹”,柔不当位,非为君王也。《泰卦》初九升而为《恒卦》九四,承于六五之下,所事非其君也。事非其君,则无所果也,故四位并非《恒卦》九四久留之地,所以《象传》释曰“久非其位”。既然不是久留之地,那就越快离开越好,于是《恒卦》九四继续上行,成为《蛊卦》上九,不事王侯而超然于权势之外。君子以求久图存为目的,其志不在求禄图贵,故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帝乙归妹,商周和亲,创造了一段商周和平共处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文王不迷恋于帝乙之妹的温柔,也不满足于已有的权势,而是大力“治岐”,发展生产,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同时,在表面上仍然保持臣服于商王朝的关系。这种情况,正是“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真实写照。三国时期,刘备娶了孙权之妹,坠入爱河,乐不返蜀,险些成为东吴长久的人质,误了复汉之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