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700年“上海县”历史,闵行博物馆新馆明起正式开馆

 李平东方明珠 2019-10-09

历经半年多的试运营和闭馆维修,闵行博物馆新馆9月26日起终于正式开馆迎客。闵行博物馆位于闵行文化公园西南角,建筑围绕"与城市文化融合、与自然共生"的建设理念而成。博物馆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共三层,设三个常设展厅。除了年初已开放的《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展厅外,常设展《马桥文化展》和《上海县七百年展》,以及临展《丝路启航——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也于同日开放。

在查看一些老资料、老物件时,常看到“上海县”的名字,它与今天的“上海市”有着什么联系?上海旧名华亭海,又称上洋或海上,南宋时始设上海镇,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立县。1928年县市分治,上海特别市成立,上海县成为郊县,功能发生转变,乡村面貌初步改观。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县发展成为大上海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与工业卫星城,贡献卓著。1992年,上海县与闵行区合并,700年上海县历史宣告结束。

在闵行博物馆的《上海县七百年》展中,可以了解上海县700年的历史浮沉。据闵行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徐迪介绍,该展展陈面积约2400平方米,内设序厅、东南壮县、江海通津、海纳百川、独立发展、城乡融合六个展区,以上海县各时期的300余件文物为依托,通过全息投影、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等手段,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来讲述故事。“公正和平”银爵、明代蓝印花布被面、清代胭脂红地粉彩折枝石榴花卉纹瓷碗等都是其中的重点文物。

谈及上海的悠久历史,避不开“马桥文化”。马桥遗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俞塘村,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桥文化展》主要展出距今3900至3200年前马桥文化时期的150余件器物。展览分为“依海而生”、“始生之物”、“造物以术”三个部分,通过多媒体投影、模型、场景复原等手段,重现了马桥文化时期先民傍海而生的生活。展览中可见原始瓷豆、铜镞、铜刀、叶脉纹陶罐等马桥文化时期先民制作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从中可辨识先民用以传递生产与生活信息的独特符号和各种纹饰。

《中国民族乐器文化》主要展示与中国民族乐器相关的器物200余件。展厅分为序厅及“传统乐器”、“大同乐会”、“乐器制作技艺”、“少数民族乐器”四个主题陈列,展现乐器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特征和历史文化。展陈集实物、声音、图像、动态3d展演于一体,让观众了解中国民族乐器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亲身体验动人的乐器之声。 

此次推出的临展《丝路启航——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将通过精美的实物和图片等,反映广西北部湾地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览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跨洋过海”,透过广西出土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物及其他包含不同文化因素的文物,初步复原这段中外海路贸易交往的辉煌篇章,并带领观众了解伴随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而出现的技术传播与文化交流;第二部分“江海相连”展示广西汉墓出土的包含不同文化因素的文物,体现了广西与中原地区、两湖、西南及沿海等地的密切往来;第三部分“延续传承”,展现隋唐至明清时期,北部湾地区继续发挥桥头堡作用,延续与传承丝路对外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

栏目主编:李君娜

本文作者:钟菡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曹立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