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园林景观 回归自然,致敬人生 几声婉转清韵曲廊回转 独倚在静谧的时光深处 缓缓流淌的绵长幽柔 一瞬间袭击了灵魂的故乡 写满惆怅的音符 重重地叩击心门 牵起数个芳菲的美丽与哀愁 越过水墨江南的青砖瓦墙 在一帘烟雨的诗韵里艰难蹒跚 风景,是大自然对我们最美好的馈赠 最美的风景我们去发现,我们去创造 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一思想在造园当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 “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中式园林是一种特殊的出于人对大自然的依恋与向往而创造的空间,它是人对大自然欣喜的回 眸与回归。 其艺术特质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就是任其自然之意,即重自然,抑人工,强 调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园林文化美学命题,其精神涵义便是“道” 之境界。“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对自然人性化的审美境界的追求。 在中国,生活方式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修养与追求。在汉代刘劭所编的《人物志》中,提出观察人的“八观”、“五视”,其中第一条“ 居,视其所安”,指的就是通过一个人的日常居所,便能判断此人的品位、情调、艺术修养、文化熏陶等。 因此,但凡古代文人的住宅,往往如诗如画,渗透出玄妙的东方智慧,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的隐居之所,又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刻画的交往之处。 那么,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又该如何让社区环境释放出中国智慧?如何通过对环境的营造使人”慢下脚步”,获得多一些禅意?我们从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中找到了思路。 《道德经》中有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器皿中空,才使器皿具有了盛东西的用途。 建造房屋要开门窗,人才能得以进入。房屋内有了空间,才形成居住的属性。而在现代的人居环境中,建筑是“实”,景观为“空”,因此我们在追求智慧居所的营造时,景观的提升才是关键。 新中式风格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 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展现“水、桥、房”的空间格局、“轻、秀、雅”的建筑风格、“情、趣、神”的园林意境。 它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 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新中式景观为营造丰富的景观空间,将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融入到现代景墙、廊架、景观亭等的设计中,以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用色彩表达情景主题 色彩元素是景观设计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新中式”景观设计常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色彩,以大面积的长城灰、玉脂白、原木棕或静谧黑为主色调,局部缀以中国红、琉璃黄或国槐绿,再根据时代、地域与文化的差异,加入富有时代特色的色彩进行适当调整,形成尊贵、祥和、内敛的的景观效果。 ▲长城灰 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构件、座椅等小品上,形成宁静、典雅的环境。 ▲中国红、琉璃黄 一般运用在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构件上,凸显高大上档次。 ▲玉脂白 主要运用在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 ▲国槐绿 主要是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适当点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静谧、优雅的空间做铺垫。 ▲黑色 常用于铺装、水景饰面、小品等,沉稳、内敛乍现。 传统符号的现代运用 传统文化符号代表最具象的文化特色,如象形文字、太极符号、祥云瑞兽等。 在“新中式”景观中应对这些元素进行抽象或简化,利用现代构图与案例进行结构重组,镶刻在铺装、坐凳、景墙、廊架上,或单独以灯饰、雕塑的形式出现。 中式造园手法的延续 “新中式”景观保留借景、框景、障景、对景、漏景等传统造园手法,结合现代技术从高低、虚实、曲直、大小等角度来营造景观,强调空间的层次与对比,通过现代材质的混搭与冲击达到新奇又多变的视觉效果。 新中式园林设计,是繁华过后归于心底的一种平静与淡然;是隐于暄嚣之外的一种禅意与安宁。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和多元性,在与现代风格的碰撞交融中,可产生丰富多样的景观形式,将为世界景观带来一股清新的东方之风,为当代生活注入一股全新的智慧能量。 东林春景:专注庭院设计、施工、养护 东林春景:做庭院行业的“海底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