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的降糖效果并不是好事,糖友要注意!

 尚振奇 2019-10-10

这样的降糖效果并不是好事 来自糖尿病网 04:39

不可否认,严格控制血糖对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是不是血糖降得越快越好呢

答案,当然不是!

病例1 

张阿姨:65岁。体胖,退休职工。空腹血糖12.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0mmol/L,确诊有2型糖尿病十多年。一旦她的空腹血糖降到8 mmol/L时,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出现头昏、心悸、乏力等。按道理,她的血糖降到8仍然是超标的,更没发生低血糖,为何会出现这些不适症状呢?

病例解析:这是由于患者此前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机体对这种状态已经比较适应了,一旦血糖在短期内快速下降,患者反而很难一下子完全适应,于是就会出现轻度头晕、头昏;此外,随着血糖进一步下降,还会诱发交感神经兴奋,使患者出现心悸、乏力、出汗、手抖、面部潮热等不适。

临床把这种具有低血糖症状但血糖值正常的现象,称之为“反应性低血糖”。这是机体对内环境剧烈变化尚不适应的一种表现,症状轻重也因每位患者年龄、基础血糖水平、自我调节能力、机体敏感性等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上述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事实上,循序渐进地降糖,完全可以避免上述症状的发生。

病例2:

李先生确诊糖尿病3年多,没重视治疗。最近因应酬多,工作忙,还熬夜,饮料当水喝,突然有一天,出现剧烈呕吐,送往医院,急查随机血糖24.0mmoIL,尿酮体(+++),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值班医生立即给予快速大量补液,静脉点滴胰岛素,3小时后患者症状好转。

可随后不久出现乏力,心慌、手抖严重。急查血糖为2.2mmolL,经内分泌专家会诊,考虑可能由于胰岛素用量过大、血糖下降速度过快,导致严重低血糖。经过治疗后,李先生感觉症状有好转。 

病例解析:在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这类危重患者时,虽然要求把病人血糖尽快控制下来,但对降糖速度也有一定限制,治疗过程中需加强血糖监测(每1~2小时测一次血糖),每小时血糖下降速度不宜超过5.6mmol/L,否则,由于血液渗透压的改变,从而加重意识障碍。此外,快速降糖还可能矫枉过正,导致严重低血糖。

从以上案例来看,降糖治疗并非越快越好。如果血糖降得太快,不仅病人身体难以适应,而且很容易矫枉过正引起低血糖,患者轻则出现心慌、出汗、手颤、全身软弱无力,重则导致意识障碍、昏迷乃至死亡。低血糖还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律紊乱,诱发心肌梗死和猝死。不仅如此,低血糖还会引起反跳性高血糖,使血糖忽高忽低,不利于对血糖的平稳控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调节功能下降、神经感觉衰退,比年轻人更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危害更大。

有鉴于此,老年糖尿病病友的血糖控制标准宜适当放宽,即空腹血糖小于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目的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本篇文章内容转载改编自糖护士App并由北京糖护科技有限公司授权本平台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