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文献中的早期佛教建筑

 古建秦 2019-10-10

本文节选自梁思成先生所著《中国的佛教建筑》一文,于1961年12月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第8卷第2期,后收录入《梁思成全集·第5卷》。原文是为信仰佛教的外国读者写的一篇简要历史叙述,将佛教建筑在中国发展的全部过程做了概括性的介绍。本号在编辑时增加了配图。音频引起喜马拉雅,朗读“大豆佛”。

文献中的早期佛教建筑 来自北京交大古建筑 00:00 04:09

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佛教建筑,经过一代代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丰富起来,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遗产。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由于不同的社会的需要,不同的技术科学进步,佛教建筑也同其他建筑一样,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结构布局和不同的形式、风格。 

▲[隋]莫高窟420窟壁画描绘的佛寺院落(线图引自 萧默《敦煌建筑研究》)

▲[晚唐]莫高窟85窟壁画描绘弥勒经变中的佛寺院落

▲[五代]莫高窟61窟壁画描绘的五台山全图(局部)

从敦煌的壁画里,我们看到,从北魏到唐(从第五世纪到十世纪)这五百年间,佛寺的布局一般都采取了上面所说的庭院式的布局。但是,建造一所佛寺毕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规模比较大,工料比较好,艺术水平比较高的佛教建筑,大多数是在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力量比较雄厚的时候建造的,佛寺的建造地点,虽然在后代有许多是有意识地选择远离城市的山林之中,但总的看来,佛寺的建造无论从它的地点来说,或者是从它的建造规模来说,大多数还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里,或者是沿着贸易交通的孔道上。

▲唐长安城里坊

▲天宝14年前长安新建佛寺分布图(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

▲唐代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大型廊院式寺院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建康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以及洛阳的一千三百多寺之外,在唐朝长安(今天的西安)城里的一百一十个坊中,每一个坊里至少有一个以上的佛寺,甚至于有一个佛寺而占用整个一坊的土地的(如大兴善寺就占靖善坊一坊之地)。这些佛寺里除造像外大部份都有塔、有壁画、有佛像。这些壁画和造像大多是当时著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美术史《历代名画记》里所提到的名画以及著名雕刻,绝大部分是在长安的佛寺里的。

▲北魏洛阳城佛寺分布(《洛阳伽蓝记校释》)

在此以前,例如在号称有高一千尺的木塔的洛阳,也因为它有大量的佛寺而使北魏的一位作家杨炫之给后代留下了《洛阳伽蓝记》这样一本书。又如著名的敦煌千佛洞就位置在戈壁大沙漠的边缘上。敦煌的位置可以和十九世纪以后的上海相比拟,戈壁沙漠像太平洋一样,隔开了也联系了东西的交通。敦煌是走上沙漠以前的最后一个城市,也是由西域到中国来的人越过了沙漠以后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因为这样,经济政治的战略位置,其中包括文化交通孔道上的战略位置,才使得中国第一个佛教石窟寺在敦煌凿造起来。这一切说明尽管宗教建筑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建筑,但是它的发展是脱离不了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条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